全家都是醫生,疫情當前,她說,我要上戰“疫”一線

“今天是來這裡隔離休養的第二天,緊繃的神經忽然放鬆,似乎有些不習慣,有些懷念在發熱門診戰鬥的日子,每當穿上防護服,感覺自己就變成了一個戰士……”2月18日,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軍醫李琳像平時一樣,在她的日記裡記錄了自己的心情。

全家都是醫生,疫情當前,她說,我要上戰“疫”一線

全家都是醫生,奔赴戰場救人是本能

李琳的父母都是軍人,也都是醫生,父母曾出征參加了唐山大地震和“九八”抗洪醫療救援,還在醫院傳染科一線工作過,父母的堅毅勇敢深深感染著她。李琳從小立下誓言:長大後也要做一名像父母那樣不畏犧牲的白衣天使。

2000年,李琳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05本科畢業特招入伍,成為了一名軍醫。2008年和2015年,先後去301醫院讀了碩士和博士。

“當了醫生,一輩子都要想著救死扶傷,再大的困難和風險都要勇於戰勝,絕不能退縮!”父母的這番話李琳一直銘記在心。

李琳和她老公是大學同學,倆人相儒以沫。老公是一名退役軍人,如今在東方醫院當醫生。疫情發生後,她和老公都寫了請戰書,倆人約定:如果去了武漢,一定要平安歸來。

李琳的母校就在武漢同濟醫學院,她在那裡度過了五年的青春時光,對武漢這座城市有著“第二故鄉”的情感。如今,許多同窗正戰鬥在武漢抗疫一線,看著一批批支援的同行走上戰場,她多想前往武漢和他們並肩作戰,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作為一名軍醫,沒有在戰場上經受過洗禮,軍旅生涯終有缺憾。李琳時刻等待著上戰場的那一刻。

全家都是醫生,疫情當前,她說,我要上戰“疫”一線

雖不是武漢最前線,但也是醫院最前線

2月2日下午,李琳接到科室主任杜瑞琴的電話:暫時沒有去武漢的命令,目前先調你去發熱門診增援,明天一大早前往發熱門診報到。

雖然不是武漢最前線,但也是醫院的最前線。發熱門診是封閉式管理,統一住宿,不能回家,幸虧李琳提前把個人物品備好了,多年在部隊的薰陶,讓她學會了凡事提前準備。

“孩子,快去吧,做好防護就沒事兒!”這不僅是父母對女兒的叮囑,更是老軍醫對後輩的期許。

2月3日,李琳挺進發熱門診,和其他醫生一起衝在醫院前線。整個發熱門診分為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三個區域,人手很緊張,大家都是滿負荷運轉。白班早8點到晚6點,夜班晚6點到次日早上8點。因為診室冷,護目鏡內外溫差大,李琳一進診室不久護目鏡就開始起霧,眼前模糊不清,下醫囑是個很大的挑戰。她總結經驗:越急越深呼吸霧越大,只有平靜呼吸,慢慢等霧氣消散。因為一個班次的時間很長,如果班次中間去廁所,就需要重新穿戴一套新的裝備,為了節省物資,一進病區,李琳不敢多吃東西不敢多喝水。口罩和護目鏡佩戴需要很好的密閉性,而且戴好進入汙染區就無法再調整,時間一長,面部受壓部位非常疼,只能堅持再堅持。

全家都是醫生,疫情當前,她說,我要上戰“疫”一線

再苦再累都要挺住,醫生就要敢打硬仗

自從李琳衝進發熱門診那一天起,老公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這一次我做你最堅強的後盾,老婆,加油!”

在發熱門診戰“疫”,防護服裡悶熱潮溼,連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汗水流到李琳的眼睛裡,痠痛難耐,她只能拼命地眨眼睛,用眼淚把汗水衝出。在隔離區,李琳每次看到那些因病情抑鬱的患者,都會多停留一會,和這些親人無法陪伴的患者聊聊病情,安慰他們不要擔心。都知道長時間待在隔離區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李琳說:“疫情當頭,我不能當看客。醫生現在是一線最需要的,是杜絕交叉感染的關鍵力量,這個時候我就應該在最需要的地方。”

就這樣,在發熱門診,李琳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加之照看的病人又多,她不敢喝水,口乾舌燥、嗓音沙啞,還儘量忍著不上廁所。上夜班累到極點就靠在椅背上調整幾分鐘,然後繼續工作。

全家都是醫生,疫情當前,她說,我要上戰“疫”一線

夫妻醫生同心戰“疫”,前方後方心手相連

夫妻倆都是醫生,工作黑白顛倒,結婚9年,總是聚少離多。記得在婚禮上,倆人承諾:會做彼此最堅強的後盾。

自從李琳去了發熱門診,當初這句承諾得到了驗證。

一對5歲的雙胞胎兒子只有老公一個人照顧,去發熱門診前,李琳怕一時見不到孩子,就在家裡客廳安了一個監控攝像頭,綁定在自己的手機軟件裡,下班回到宿舍,李琳與兩個孩子視頻,孩子不停地喊:“媽媽,給你送點零食過去!”聽到孩子這番話,李琳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透過手機屏幕,李琳對孩子說:“媽媽不吃零食了,你們在家裡好好待著,不要出門,聽爸爸的話,等媽媽把病毒都消滅了就帶你們出去玩!”兩個孩子直點頭。

這一頭,戰“疫”時間緊迫;另一頭,在家帶孩子忙碌不已。夫妻二人只能抽空匆匆發幾條微信,等到一方終於有空回覆,另一方卻又“消失”了。

全家都是醫生,疫情當前,她說,我要上戰“疫”一線

幸福彌足珍貴,戰“疫”光榮一生

2月8日,元宵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李琳這一天是夜班,夜班前,老公在家煮了湯圓送到宿舍樓下,為了防護要求,李琳讓老公走開後再去把湯圓拿上來,她站在六樓窗前,和老公靜靜地相望了10秒鐘,遠遠望著老公漸漸遠去的身影,李琳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幕,此時的這份幸福顯得彌足珍貴。

2月17日,根據醫院統一安排,發熱門診開始輪崗,經過組織討論,李琳在第一批隔離輪休的名單裡。她覺得有些突然:“家裡有事的先休吧,我可以下一批。”

在組織的要求下,李琳最終服從安排先輪崗隔離,她相信隔離之後,還會有新的任務等著她。

一次戰“疫”,光榮一生。“唐山大地震和九八抗洪,我父母衝在前線保護人民;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該是我擔當的時候了,我在發熱門診保護人民!”從李琳的實際行動中,我們看到了使命的傳承,看到了軍醫的擔當。

擁有夢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擁有戰鬥的經歷是驕傲的。對於李琳來說,此次戰鬥在發熱門診疫情第一線,是光榮的,自豪的,在她的從醫生涯中,圓了一個軍醫的戰鬥夢。李琳帶著這份光榮出發,伴著希望起航,不斷走向成熟、成長、成就。

(解放軍報客戶端·軍委機關網 記者 張立超整理)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莫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