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在承載國家文化形態的同時,已然發展成為龐大的經濟實體,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併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反映。文化具有強滲透、強關聯的效應,在國內產業大融合背景下。


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文化產業呈現出“文化+”新的發展形態。文化創意產業可通過跨界融合、延伸擴展、滲透植入等途徑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賦予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產業融合,打造企業新的競爭優勢,提高盈利能力。


1.傳統制造業競爭激烈,盈利水平持續下降

當前,我國傳統制造業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生產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同質化、新型業態興起等多因素影響,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內生動力明顯不足。如何提高創新能力,如何保持或提高盈利能力?是多數製造業面臨的緊迫問題。


多數企業往往強調技術創新驅動,然而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並非只有技術創新是唯一動力,其內涵在於推動製造業從低技術合量、低附加值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轉變,而提高製造業附加值。


僅可以依靠技術,還可以通過與知識密集型產業如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融合來實現。從產業鏈的視角來說,文化創意產業與製造業是互為需求、協同發展的關係,兩者的融合發展是驅動傳統制造業從“製造”到“創造”、“智造”的重要升級路徑。


2.“製造業+文化”產業融合,對於傳統制造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年均增長保持在兩位數。


國內文化產業可劃分為三類:

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影視、音像製品等行業);


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


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


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2018年實現增加值38737億元,較2004年增長10.3倍,年均增長18.9%,高於同期GDP現價年均增速6.9個百分點;佔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逐年提高。


(二)我國經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形成新發展趨勢。

2014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文化產業也首次提出了融合發展的理念和設想,標誌著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若干意見》提出,文化產業要重點促進創意設計與裝備製造業、消費品工業、建築業、旅遊業、信息業、體育業、農業的融合發展,並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積極推動文化創意在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增強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若干意見》的指引下,近年來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已經遍佈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的各個領域,呈現出多向多元多層次交互融合的發展態勢,已經成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內在動力。


(三)“文化+”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我國產業融合大背景下,跨界融合已經成為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常態,產業結構、發展模式、構成業態等等正在不斷髮展變化,日漸充實、豐富和完善。文化產業推動製造業發展,主要表現如下:


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1、引入文化理念,打造產業優勢。“製造業+文化”產業融合,鼓勵基於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需求的設計應用研究,促進工業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推動工業設計服務領域延伸和服務模式升級。


2、賦予文化內涵,優化產業結構。文化具有個性化的特質,近50%的世界知名品牌,是靠文化內涵而形成。文化的跨界融合,使文化符號價值、文化經營理念等向製造業滲透,實現“美學增值”和 “品牌塑造”,提升製造業的文化內涵和邊際效應。


3、激發創新創意,增強產業活力。文化產業天然具有創新驅動的特點,促進生產製造企業自主創新的氛圍營造和能力提升。


4、引導消費升級,拓展產業空間。文化消費需求具有很大彈性,往往不受客觀條件承載量的限制,“製造業+文化”產業融合,其中文化具有誘導效應,在產品銷售的同時,也在銷售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消費理念,一種生活文化。文化變遷與國民消費理念改變是一脈相承的,消費理念往往決定產業發展空間。


3.“製造業+文化”產業融合,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化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強融合性等特徵,是促進產業創新和結構優化、有效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引擎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可通過跨界融合、延伸擴展、滲透植入等多路徑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甚至在產業融合中催生出新制造模式和新的生產性設計服務等創意經濟,通過文化產業與製造業融合,打造企業新的競爭優勢,提高盈利能力。


(一)跨界融合,再造商業模式。

傳統制造業與文化產業融合,挖掘相關歷史文化底蘊,通過形成、提升和提煉企業文化、產品文化,實現傳統制造業與文化產業的對接。通過對傳統制造業所擁有的傳統工藝和歷史文化底蘊的合理保留和運作,使之轉化為文化產業的基礎元素。


舉例:傳統制造業跨界融合文化產業,煥發新的生命力。

1、濟南宏濟堂藥業有限公司,做為一家百年藥企,通過興建企業博物館、開發廠區和生產車間旅遊項目,不僅深化了企業文化,展示了企業形象,衍生新的商業模式—工業文化旅遊,增加了企業效益。


2、青島紅領服裝廠,將企業打造成智能製造標杆,跨界培訓,開展廠區參觀收費模式,宣傳塑造企業品牌的同時,增加企業盈利。


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3、原青島刺繡廠舊廠房基礎上改建成的創意100產業園,在原青島國棉一廠基礎上改建的“紡織文化”風情商業街區一一“紅錦坊藝術工坊”等,都催生出新的產業業態一一創意產業或企業博物館,提升了周邊地區的商業價值。


貴州省內許多老三線工廠,過去為國家發展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深厚的年代感,建議企業也可跨界文化旅遊產業或文化服務產業,讓老工業煥發新的生命力。


(二)延伸擴展,打造設計服務平臺。

面向製造業,大力發展生產性設計服務業。設計服務是連接文化創意產業和製造業的中間環節,生產性設計服務業是將文創產業和製造業融臺進行產業化,從而為二者融合提供長效的動力機制,也是當下文化創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舉例:建設文創產業平臺,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1、廣東佛山目前家電、陶瓷、傢俱、珠寶等多個產業領域,已經形成多個省、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平臺,利用文化創意為產品提升附加值,成為佛山各個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如廣東工業設計城、中國陶谷、美的全球創新中心、色彩創新中心等。


廣東工業設計城2009年1月開園,現有253家企業進駐,擁有來自國內外設計師8195名。到目前擁有發明專利和授權專利3191項,創新設計產品轉化率近85%,累計設計服務收入近30億元,2017年榮獲國內外設計大獎21項,為珠三角乃至全國的製造業提供了豐富的創新設計資源。


2、近年來,杭州市持續加強文創產業和製造業融合。整合在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力量,大力培育專業設計研究機構,加快杭州創意設計中心建設,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圍繞先進裝備製造、輕工業等優勢行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設計業、包裝與模型設計業、家電輕工產品設計業、運動器材設計業等工業設計業。


增強全市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杭州製造”向“杭州創造”轉變。創新管理經營模式,參與標準制訂,鼓勵知識產權保護與轉化,加強廣告營銷策劃,促進傳統文化和時尚消費、電子商務相融合,促進創意和設計產品的生產、交易和成果轉化,搶佔“微笑曲線”兩端,加速傳統制造產業轉型升級。


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3、浙江大學在全國主要城市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工研院,浙大組織學校優秀研發團隊、優良科研成果,吸引社會資本,在本地進行研發及產業化。其中2017年,浙大和和棗莊市政府合作建設山東工研院,迄今已建成10個研究中心,有20項標誌性產業化技術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成立1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


研發經費累計支出達到5000萬元,在棗莊科技轉化實現社會產值10億元以上,申請發明專利200件。山東地區內企業與工研院合作共建各類研發機構和創新服務平臺。預計到未來2年,山東工研院成為具備強大造血功能的創新服務群體,與企業聯建研發中心10個以上,爭取培育1-2家省部級研究機構;在山東科技轉化實現產值20億元以上。


(三)滲透植入,塑造知名品牌。

滲透植入,在產品中加入文化元素或者創意設計,這種用創意融合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方式是製造企業採用最多的方式。在製造業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大潮中,家電、傢俱、食品、珠寶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牢牢抓住了文化創意設計的核心理念,在傳統制造工藝基礎上,融入高新技術和現代文化創意元素,推動企業實現新騰飛。


成為傳統產業向創意設計方向升級發展的標杆。這種方式在運用中主要體現在產品前端設計階段對不同文化元素的運用,如在產品外形、結構、功能、材料、工藝等方面進行文化創意設計,使其具有文化特色,塑造知名品牌。


舉例:植入文化創意,提升產品文化附加值。

(1)佛山石灣酒廠有著180多年曆史,且保持原址生產發展的傳統制造業。近年來,石灣酒廠通過文化創意設計全面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突破產品長期低價徘徊、企業低效運行的發展瓶頸,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37%; 


(2)廣東蒙娜麗莎陶瓷有限公司設立專門的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在生產設計上賦予產品文化意義,在建築陶瓷基礎上,走出一條了“藝術陶瓷”之路。


文化產業融合激發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製造業+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將文化元素植入、融合、滲透到製造業價值鏈中,賦予企業文化內核、文化屬性、文化精神和文化價值,賦能傳統制造業,提升企業創造能力和盈利能力。產業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新增長極,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