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爆文、社會養老保險和投資理財,告訴你一些人所不知的真相

不當大哥好多年,不出爆文有半年。

上週末看到人社部官網信息,從2020年1月1日起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

對此有感而發,寫了一篇《16連漲!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應更大程度地促進社會公平》,兩天之內閱讀量近50萬,意料之中地成為今日頭條平臺上的爆款文章。

關於爆文、社會養老保險和投資理財,告訴你一些人所不知的真相

關於社保話題能夠出爆文,這一點絲毫不令人感到意外和驚喜。

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社保話題本身就是社會關注焦點,是普通老百姓議論的熱點,有時還是意見分歧、矛盾隱患的緣起。

同時,這也跟今日頭條這家媒體平臺的受眾有密切的關係。在今日頭條上呆久了,大家就可能會感覺出來:今日頭條更接地氣,更有煙火氣息,充溢其間的都是普通百姓、中下階層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喜怒哀樂。

或者我們換一個角度,假如此類文章發表在某球、某星球、某之乎者也上,看似高大上充滿知性的觀眾,可能對之根本就是不屑一顧。

作為一個獨立研究基金定投的自媒體,我無意於去蹭社會熱點博人眼球。

但是,關注和了解我的粉絲朋友們,或者大家有興趣翻一翻我的歷史文章就應該知道,本號在2020年之前的近兩年時間裡,深入地研究了社保問題,通過大量數據給出了社保經濟性分析結論。

所以,我主張普通投資者要投資理財、要定投寬基指數基金,但是我更建議普通老百姓一定要參加社會保險。

投資,不管是炒股、玩幣還是買基金等等,無非是金錢的遊戲,而且往往是零和博弈。增量盈利就100元,不可能你賺50、我賺50皆大歡喜,很可能是少數人賺200、大多數人賠100,結局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投資的世界,滿眼都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贏家通吃。就算是定投寬基指數基金,投資者能夠忍受得了逆人性、耐得住寂寞,長期下來年化收益率也不過是8~15%的水平,更不用說這其中存在不確定、無法掌控的變數和風險。

專欄

寬基指數及基金定投數據分析

作者:顏開文掄基金

49幣

10人已購

查看

關於投資收益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辯論的,投資者也不需要把自己的投資記錄拿出來炫耀和證明什麼。

長期而言,巴菲特投資的收益水平也就是20%上下,而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其他人自以為是巴菲特第二、第三……都不過是風光一時。

投資,不管你是賺多賺少,始終面臨的是不確定風險,不可能獲得所謂的安全感。然而,參加我國的社保就不同了。

大家口頭上談論的社保,是狹義的概念,一般就是指“社會養老保險”。除了養老保險,與老百姓息息相關、至關重要的還有“基本醫療保險”。

社會保險,最突出的特點是公益性和普惠性。它天然具有全社會性的“互助共濟”、“損有餘補不足”功能,保障公民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生而為中國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達到退休年齡後可確保粗茶淡飯吃飽肚子,得了病能夠住得起院得到醫治。這是一個人最基礎的、解決後顧之憂的託底保障,這種絕對安全感很難用金錢多少來衡量,因為它是絕對的確定性、沒有任何風險。

當然有些人會不滿足於這一層,他們還要算計繳納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在經濟上是不是划算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正是本號在2018~2019年期間著重分析研究的課題。

分析這個問題,要解開這部分人的心結,我們只能用歷史數據和事實來說話。

我們以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為例來說。假想有一個人參保繳費最低年限15年,以社平工資為繳費基數,退休後按照平均壽命年齡領取養老金15年,這就算是他的一筆投資行為。

那麼,他這筆投資週期15年、受益週期15年,總共長達30年時間內的投資收益是什麼水平呢?

專欄

靈活就業者參加職工社保必讀

作者:顏開文掄基金

9.9幣

100人已購

查看

我們具體到QD市,下圖給出了一個參保人自2004~2018年參保繳費(按照歷史數據)、2019~2033年領取養老金(按照年增5%測算)的現金流數據,即2004~2018年繳費合計100918元,2019~2033年領取養老金325749元。

關於爆文、社會養老保險和投資理財,告訴你一些人所不知的真相

基於以上數據,運用內部收益率計算公式,可以得出年化收益率為8.8%。也就是說,基於正常的情況,把參加養老保險繳費、退休後領取養老金視同投資,其長達30年投資週期內的年化收益為8.8%。

這個水平,如果是對投資理財有靠譜概念的投資者,應該能夠給出比較客觀的評價。實事求是地講,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就算是退休之後養老金不增長,按照退休時的養老金水平拿15年,計算下來年化收益也有6.4%,也遠遠超過銀行存款利率、銀行理財收益水平。

當然,這個養老金水平不算高。養老金的水平高低,我們會使用一個“養老金替代率”的概念,即養老金相比於社平工資的比例數。

養老金的高低,是由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原則來決定的。如果參保人提高繳費基數、增加繳費時間,那麼退休時養老金替代率水平就會提高。

根據QD市歷史數據進行理論計算,我們可以得到不同繳費基數、不同繳費時間下的養老金替代率數據(未考慮過渡性養老金),詳見下表。

關於爆文、社會養老保險和投資理財,告訴你一些人所不知的真相

我們舉其中的一個數據來說明:繳費基數為社平工資的100%、繳費時間15年,該種情況下的養老金替代率為22.29%。

對此的詳細解釋為:正常勞動者在其工作壽命期間,拿出相當於社平工資20%(或者24%)的錢繳納養老保險15年,則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水平相當於社平工資的22.29%。

以此類推,如果繳費基數為社平工資的100%、繳費時間30年,則退休養老金替代率為39.55%……而養老金替代率40~45%,才算的上是我國養老金目前的平均水平。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結果,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

眾所周知,退休基本養老金的來自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分別被稱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與社平工資掛鉤,而社平工資過去二三十年的增速一直是8~10%以上;個人賬戶會有利息產生,且記賬利率最近四年開始一直高於6~8%。

關於爆文、社會養老保險和投資理財,告訴你一些人所不知的真相

對此,當然還會有抬槓協會的人繼續不服,最常見的論調是:萬一不到退休年齡早亡,或者剛拿退休金幾年就去見馬克思了,沒有拿到15年養老金,而退錢的話只退給個人賬戶中的餘額,那樣豈不是很不划算?

回答這個問題,要是不厚道的話,那就說自認倒黴吧。社保確實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是一項社會福利,保障的是全體參保人的利益,只要參保人活著就會得到相應保障,而不是參保人去世之後還得把國家給的福利轉贈給後代子孫。

如果我們客觀冷靜理智地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家應該運用概率思維方式看待意外情況。

一個人出生之後,需要學習知識、技能,大概20多歲開始工作,工作幾十年後大概50~60歲退休,退休之後大概再生活15~30年。這是正常情況,這是大概率事件。

一個正常勞動者,工作壽命期間繳納社保三四十年,退休之後領取養老金、享受醫療保險待遇15~30年,這是大概率事件、正常情況。而諸如不到退休年齡就早亡、領取養老金不足15年等等,只能算是“萬里挑一”的小概率事件,不能作為普遍情況來對待。

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出門會不會遇到車禍身亡、會不會碰巧被誰家陽臺上掉下來的東西砸死?這當然有可能,畢竟世界上天天發生車禍,也有很多人遭遇不幸。

但是,從概率論的角度而言,這些意外情況都是小概率事件,不應該作為一個人正常思考和行動的制約因素。難道就因為有車禍風險,一個人就不出門了嗎?難道因為有人吃東西噎死了,就該擔心得吃不下飯嗎?

同樣的道理,就是因為擔心所謂的“萬一”,怕自己早早見馬克思,覺得投保不划算,就置自己的養老和醫療保障於不顧嗎?這不是典型的“因噎廢食”嘛。

好了,我也不是書記,也不是政委,我就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小小自媒體,其他高深的大道理也不去說什麼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我主張普通人要投資理財、要定投寬基指數基金,但是我更建議普通老百姓一定要參加社會保險。

關於這兩個主題,我終於有機會把它們有機統一起來了,那就是:投資以追求資金的效率,社保以追求社會的公平。

諸位如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歡迎你點個關注,閱讀我在今日頭條的歷史文章和專欄作品。

本文為顏開文原創作品。原創不易,請幫忙轉發擴散,幫我增加三五個粉,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