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秸稈機械離田回收利用 不誤農時保衛藍天--吉林--地方--首頁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4月16日,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村的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秸稈回收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大型作業機器正在打碎秸稈 季芳旭 攝

在太興村和勤勞村的農田裡,村民們開著拖拉機,紛紛將捆紮好的秸稈統一運往回收點,大型作業車依次將圓柱狀的“秸稈墩”排隊擺放,等待相關企業回收再利用。“我們鎮共有大小打捆機25臺,成立了專業打捆隊伍,助力秸稈離田。”朝陽川鎮副鎮長全明權介紹,從秸稈打碎、打捆到統一運送回收點,一系列程序都採用了大型作業機器,非常便捷。

“以前都採取焚燒秸稈的方式進行處理,現在集中打捆集中處理,不僅讓秸稈再回收再利用有了價值,更讓空氣不再受到汙染,保護了環境。”趙鐵鋼是太興村村民,家裡共有10多公頃的田地。他說,作為新時代的農民,就是要響應國家和政府號召,科學合理耕作。

大型抓機正在擺放秸稈墩 季芳旭 攝

為了鼓勵村民自行利用拖拉機進行離田作業,朝陽川鎮政府為村民和企業搭橋牽線,按照每天500元或每捆8元的標準給作業農戶以補助,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確保不誤農時。目前,朝陽川鎮共有旱田8000餘公頃,水田2600公頃。旱田作業大概在4月22日左右結束,預計5月初旱田、水田秸稈離田全部作業完畢,隨後將正式開啟備春耕的相關工作。

擺放整齊的秸稈墩等待企業回收再利用 季芳旭 攝

其實,朝陽川鎮的秸稈離田工作順利有序進行,只是延吉市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為做好秸稈禁燒和離田工作,2020年以來,延吉市先後召開5次專題會、2次現場會,深入研究部署秸稈禁燒工作。延吉市委、市政府成立專門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統一組織、協調、督查、指導,在全市範圍內劃定4773個監管網格,形成網格化包保責任制。並由農業、環保、林業、公安、鄉鎮等部門組成聯合巡查組,定期、不定期進行巡查,及時發現並制止“燒荒”行為發生。2020年以來,共出動1000餘人次、車輛300餘臺次,進行日常巡查。

同時,延吉市大力扶持秸稈年處理規模2萬噸的延邊創明生物質開發有限公司、秸稈年處理規模1萬噸的延邊三豐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秸稈年處理規模1萬噸的延邊永發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將秸稈綜合利用到燃料、肥料和飼料三大領域。

截至目前,延吉市應離田面積18588公頃,秸稈量11.18萬噸,已打捆面積11375公頃,離田面積7584公頃,現已完成總量的61.2%,通過扶持三家秸稈顆粒加工企業,提高全市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預計2019年延吉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