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場直播銷售近30萬,大叔轉行做直播,村裡的“帶貨王”

單場直播銷售近30萬,大叔轉行做直播,村裡的“帶貨王”

梁麗雯曾幻想過自己婚禮,可能有鮮花,有音樂,可能會在燈光下,走過婚禮T臺

而現實的場景卻有些簡單,新郎李文傑站在門口。沒有想象中的浪漫場景,父親把手交到新郎手中,當婚禮主持人文醫生,喊出“禮畢”的那一刻,直播間的彈幕裡出現此起彼伏的“恭喜”。

文醫生本名劉建國,江西人,原本的職業並不是醫生,文醫生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之前電商創業時的品牌名字。

如今,作為一名職業村播,文醫生夫妻倆的日常,是在直播間推廣農土特產及相關產品,進行直播帶貨。

而疫情時期,一場特殊時期的婚禮,卻改變了文醫生的直播間。

“村播”變“婚播”

今年的情人節,對於江西上饒玉山縣的李文傑和梁麗雯這對新人來說,是難忘的一天。

他倆原本打算在大年初六舉辦婚禮,在原本的設想中,過年期間家人朋友都能聚齊,村上的鄰居也都在,正好辦一場熱鬧的婚禮。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新人不得不將婚期改到2月14日。“原本想著疫情很快就能散去”。但各地反而加強了防疫措施,連家庭聚餐一律取消。

一拖再拖,但婚還是要結。李文傑和梁麗雯夫婦作出了一個重大而特殊的決定——在直播間舉行婚禮。

而在背後操刀的,則是新娘的妹夫,文醫生。

作為一名職業主播,文醫生一直在當地做“村播”,小有名氣,他的雲店加直播賬號也積累了接近7萬的粉絲。

“當時在線下聚集那麼多人不現實,但放到網上,不能來現場的親朋好友還可以在線上觀看。” 劉建國乾脆的提議,“那就辦一場婚禮直播吧!”

文醫生平常就在家裡做直播,家人對直播這種形式不陌生。直播婚禮,小兩口也覺得非常新鮮。

“村播”劉建國就這樣成了一名“婚播”。

決定要做婚禮直播之後,新郎和新娘馬上就在朋友圈裡發了預告,要辦一場特殊的雲婚禮。在婚禮當天,沒有親友圍繞,沒有長排車隊,一輛普通的家用車,成了這場婚禮中唯一的婚車。

在出發接親環節,新郎李文傑開車,文醫生則舉著手機邊拍,邊向網友講解。“新進直播間的朋友們,這裡是李文傑和梁麗雯的婚禮,我們即將去到新娘家。”

“恭喜新人,一定要百年好合。”在直播間的彈幕上,親友們以及素不相識的網友,都在線上發出祝福。

除了調動直播間氣氛,文醫生還負責給這對新人串場。迎親、拜堂、遊戲,文醫生介紹著各個環節,兩個新人完成了全部的流程。

在拜堂環節,兩位新人也在直播間內,玩起了當地的小遊戲,對著幾萬人同吃一個蘋果,同吃一顆糖,直播間也迎來了這場雲婚禮的高潮,十幾萬人同時觀看。

在直播間上架商品的鏈接處,也改為了婚禮“席位”,例如一號鏈接是家庭席位、二號鏈接是親戚席位,五號鏈接是朋友席位。

雲婚禮不僅給兩位新人留下了特殊的回憶,也讓雲店加直播注意到了這個小小的村播。雲店加直播負責人玄德也在朋友圈中為文醫生的直播間打call,雲店加直播MCN機構負責人新川當天也在朋友圈調侃說,我應該是坐五號席位。

大叔轉行做主播

“這算是我直播生涯裡最高光的時刻了。”文醫生笑著說。

在這場“雲婚禮”受到廣泛關注前,文醫生已經做了近兩年的村播,算得上是第一批加入“村播計劃”的主播之一。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做電商相關的項目,與直播這個行當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2003年雲店加網建立,文醫生就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其實最開始,文醫生做了一個竹炭製品品牌的代理商,有著線下店,但在開店的過程中,網購的需求不斷湧現。

“經常會有顧客過來說,能不能幫忙代買某個品牌的化妝品,“就這樣,文醫生開始對電商有了最初的認識。

加上線下店鋪經營狀況並沒有那麼好,文醫生決定把精力放到線上,開出自己的雲店加店,緊跟著雲店加的步伐,又將自己的店鋪升級為天貓店。

2016年,在會場裡,坐滿了商家,現場鬧哄哄的,現場的商家們都有這個特殊的習慣,每年開一次會議。

“當時雲店加釋放一個信號,就是所有的商家都要做內容”。在這次會議上,文醫生第一次聽到了直播這個詞。

在“村播”計劃推出後,他決定放手一試。

80後的文醫生已經是妥妥的大叔了。“當時好多主播都是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我的外形就是硬傷。”

沒有退路,只能再博一把,文醫生開始向雲店加申請直播權限。單單是主播認證的資料,就提交了近一百次。

文醫生拉著老婆走上了村播之路。

縣長帶貨也瘋狂

“一開始我覺得特別簡單,但真到了直播的時候,才發現在鏡頭前說話非常難。”

重新起步的代價是昂貴的。最初,直播一兩個小時也沒人進來,目睹一切的他回憶起過往,有些心酸,“那時候每天堅持開播10小時以上,但不知道怎麼才能留住來看直播的粉絲”。

第一週,只有兩三份訂單,夫妻倆晚上睡不著,開始在直播過後分析各種情況。第二週,有了五六份訂單,文醫生開始在直播間發福利來吸引粉絲。逐漸的,訂單量開始慢慢上去。

“哈嘍,同學們好,我現在正在貴州省習水為大家直播,我們這裡一年四季有很多原生態的土特產,比如有淋灘紅糖、黔北麻羊羊肉乾、紅稗、古樹茶等......”。在文醫生的直播間,慢慢加入本地特色食品。

在粉絲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文醫生也在當地成為小有名氣的主播,連縣長也開始進入他的直播間帶貨。

在文醫生的直播間中,貴州省習水縣縣長來到直播間一起助農扶貧,甚至當場唱起了歌曲“歡迎你到習水來”。

在習水當地,直播氣氛濃郁,隨處可見招聘雲店加主播的海報,許多農產品透過著這塊小小的屏幕與世界發生連接。

當地的縣長、副縣長開始不斷地做客文醫生直播間,在接近六場的直播裡,共銷售了習水本地農產品80餘萬元,其中單場直播銷售近30萬元。

直播改變了習水的生意模式,也在改變著村裡的每一個人。

戰火在村裡燃起

高峰期,文醫生的直播時間是早上9點一直到晚上12點,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直播,幾乎記錄著這位村播一整天的生活。

“現在我老婆出鏡多一些,而我退居幕後。”

這兩年,一群來自下沉市場的村播們打響了反向回擊,他們開始在田間地頭、竹林果園、介紹售賣著面前的農產品。

文醫生順勢做起了村播培訓業務。“我想通過直播,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咱們農村原生態的東西,可以把農村最好、最優質的這些東西賣出去。”

讓農民在鏡頭前勇於表達並不容易,相比城市年輕人,大山裡的農民大多靦腆,鄉野生活養成的鬆弛,在屏幕前卻變得無所適從。

“只能反覆鼓勵,讓他們知道自己一點也不差。還有就是時間戰術,每天最少要開播六小時,這是一個及格線。”文醫生說。

大嗓門、無濾鏡、不加修飾、濃重的口音... 不需要額外的包裝,村播的直播間,展現的是最原始淳樸的樣貌。

在文醫生培訓的主播裡,有賦閒在家的二胎媽媽,有下班開播的上班族,上到50歲,下到20多歲的年輕人,直播給了這些年輕人一個銷貨渠道,也給了他們探頭看外界的窗口。

“2019,只忙了一件事,做直播。”在新年的時候,文醫生寫下了這麼一條朋友圈。對他來說,村播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就處在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農村的那麼多產品,就是我的優勢,這是我的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