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當初最要好的朋友?你們有多久沒聯繫了?

我說的是那些真正的“老友”,

美劇“老友記”總是看不厭,卻唏噓,為什麼我的老友,

都已漸行漸遠...

我們的友誼,始於初見,止於時間,葬於朋友圈。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看朋友圈,Yuki已經二胎,想發個私信恭喜她。

打了幾個字“女流氓,你動作快的嘛...”想想,我們好像已經沒有那麼熟了,

又打了“親,恭喜哦”...還是刪了,“親”來“親”去,俗得像淘寶賣家。

最後只是點了個贊。

曾經我們一起開著手電筒看書,會考9門課。

九門課,我們倆一人四門,然後抽籤比大小,哪個輸了,就多承包一門課。

分頭讀完,再彙總,核心重點+考點......

Yuki睡我上鋪,天冷的時候,我們還試過兩個人擠一張床。

曾以為我們會一直這麼親密無間,我叫她女流氓,她叫我女瘋子。

沒想到今天,只是“一讚了之”。

哼起陳奕迅那首歌:解散後 各自有際遇作導遊, 接受了各自有路走 。 來年陌生的 是昨日 最親的某某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時間和距離是橫在感情上的兩把刀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每年同學聚會,難免心生感嘆,追憶往昔:那些一起走過的路,一起笑一起哭的日子,那首單曲循環的《朋友》......

不冷不熱的寒暄,能帶起高潮的,還是那些年的那些事、那些梗

相信不止我一個,希望能夠重拾那份單純的友誼,但總免不了被幾個做微商、做保險的同學,破壞了氣氛。

全職媽媽,經常讓你幫忙砍價,拼多多魔性的主題曲又在耳邊響起。

聚會結束,多少有一些失望和落寞。

許多新添加微信的老同學,最後,對話框還是隻停留在添加好友......

曾經歡笑與共過四年甚至八年的人,曾經關係特別要好的老友們,多年不見,各自生活,再次交集,相顧無言竟只剩下一份尷尬。

果真最後,我們之間只剩下:在嗎?點個贊,砍個價、幫娃投個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偶爾,你想了解他們的近況,發現”僅三天可見“。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我們就這樣什麼都沒有做,感情卻變淡了

偶爾非常想念,卻始終找不到相聚的理由

時間和距離是橫在感情上的兩把刀。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你的朋友圈還有朋友嗎?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有個統計結果,人的一生中,平均會遇到29200個人,我們會與3000人結交,人類大腦皮層的能力上限是同時維護150人的社交關係

那餘下的2850人,其中一些在未來等著我們,另一些已消失在過去...

原來,漫長的人生路,友誼的消失,是必然,朋友圈更多的是社交圈。

也才明白為什麼古人說,人生能有一個知己,

就已經是莫大的福份了

行走在人群中,每離一個人更近,就會離另一個人更遠....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你不再是她故事的參與者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康熙來了》某期,謝娜問小S:什麼時候,你感覺離朋友越來越遠?

小S說:“當我看到她穿著我沒見過的衣服,在沒有我的地方拍了照片,標註的是我不知道的事,評論的是我不認識的人的時候。

謝娜搖了搖頭回道:“都不是,是照片裡她周圍的人你都認識,但是你卻從未知道她們做了這件事。”

其實我覺得她們倆說的都對。社交媒體真的很殘酷,曾經的好友和他人談笑風生,卻唯獨沒有你。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的,昔日老友各有故事,而你不再是故事的參與者。

舊知己疏離已是事實,往前走,免不了要捨棄過去。

年少的友誼,或許真的就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一轉身,可能就是一輩子。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三觀不同不必強求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曾經我們只有校園、食堂、小賣部和操場,哪裡懂什麼三觀,我們彼此的生活高度的一致。

考試、考試、高規格的作弊+繼續考試。

然而離開校園後,才發現世界很大,大到容不下我們的“高度一致”。

我選擇在有限的青春拼搏,而你,選擇結婚生子.....

沒有孰對孰錯,但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

我受不了你聊娃,你受不了我的激進和功利。

話不投機,不如不說。

張愛玲炎櫻在相識的時候,有著相似的三觀,共同話題,相似的審美。

曾是彼此之間最要好的朋友,無話不談,形影不離。

張愛玲曾寫道:“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櫻能買到讓我滿意的圍巾,換任何一個人都不行。包括愛麗斯或鄺文美,炎櫻是無法替代的。可能,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之後張愛玲遠離故土,商賈之家出身的炎櫻交際能力遠高於張,張的名氣逐漸式微,一時不為人所知。

境遇的轉換,三觀的漸行漸遠,最終導致兩個親密的人,逐漸冷淡。

時間不可能給每個人都留下一模一樣的刻痕,總有一天,你會發現:

友誼只可共青春,不足以共滄桑。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好的友誼不是為彼此停留,而是同步成長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從校園走向大千世界,如同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與荊棘。

在平原上,我們拉手同行,歡樂得前推後擠,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著自己的方向。

歲月在變,我們在成長。

蔡康永說過: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相互享受而不是相互捆綁。

好的友誼從不是為彼此停留,而是同步成長。

那些漸行漸遠的友誼,無法強留,無需淡忘,在那裡就是美好的。

我們的友誼,最終都消失在朋友圈裡

我們的友誼,始於初見,

止於時間,葬於朋友圈

趕火車時,遇到兩位老奶奶,其中一個來送另一個,兩人手拉著手,說著悄悄話。

火車發動,一位老奶奶上了車,上車前她說:阿姐,今年我89,你90 ,可能這是最後一次碰頭了。

十年有多長?90 年又有多長?相聚離別不過就是這些時日罷了。

以前的人沒有朋友圈,想念了就約著見一下,看不見對方的圈子,也不在意。

如今我們,擁有朋友圈,每天刷一下,默默看著那些已然不同圈的老友們。把相約的私信,一個字一個字的刪掉.....

點個贊,就是我對你的思念“有空約”,就當已經見過了

Hey,你還好嗎?我有點想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