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卒霧中談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見於漢字文化圈各地區。龍也是巨大的、擁有蛇、蜥類動物特徵的神話生物,見於全世界範圍內的神話傳說中。與中國的龍代表祥瑞的不同,西方的龍代表了貪婪與破壞的邪惡象徵。

邏卒霧中談龍

龍的形象歷來有不同說法,而根據《說文解字》記載,說龍的樣子似披鱗的長蟲,可明可暗,可大可小,亦可長可短,除說明了是條狀披鱗外,其他特徵都是不定數的。

至於《廣雅·釋螭》中則提到龍分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獨角為蛟,無角為螭,無腳為蠋。東漢王充《論衡》則說:“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

東漢學者王符認為,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也稱作九不像),與現今流行的形象已非常接近。然而,也有一種說法是說龍有蝦眼、鹿角、牛鼻、狗嘴、鯰須、獅鬃、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所組成。

龍與中華民族關係緊密。傳說華夏始祖伏羲、女媧,都是龍身人首(蛇身人首),炎帝與黃帝也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劉邦是其母與龍交合所生。這些傳說說明中國人自古以來與龍有密切關聯。

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信仰,是祥瑞的象徵,而且傳說是可以化龍的。其中流傳較廣說法有二:一種說法是龍原本是地上的蛇,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採集天地靈氣與日月精華,蛻變為蛟,蛟又經過蛻變最終才成為龍,才具有掌管風雨和飛天的能力,這就是《述異記》中所謂的“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

而另一種說法是,古時大海里有一座門,叫做龍門。這個龍門很大,大到看不到全貌。有一天,一條鯉魚游到了龍門下被擋住了,鯉魚就想跳過龍門游到其他地方。經過無數次跳躍,鯉魚終於跳過了龍門,但此時鯉魚發生了變化,身子變長,長滿鱗片,頭上長出了兩個像鹿角的角,又長出了4條腿,上面長著鷹爪,自此以後上能通天,下能入海,具備呼風喚雨的能力,這就是“鯉魚躍龍門”的故事。

龍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是十二生肖中唯一沒有傳說中的動物。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則對應著四象,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香港渣打銀行在1979年起發行的鈔票都是以這些瑞獸為題材。

龍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皇帝象徵物。歷史上黃帝也認為自己為“真龍天子”,這也賦予了龍權力的象徵。與皇帝有關的事物也被印上了龍的標記,如“龍床”、“龍顏”、“龍袍”、“龍椅”等。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的君主也使用龍作為權力的象徵。目前,不丹國旗上還有著四爪白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