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個高校做好復學準備,口罩130萬隻、就餐時間延長4小時!焦作人速看


河南這個高校做好復學準備,口罩130萬隻、就餐時間延長4小時!焦作人速看

4月17日下午,河南省教育廳舉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復學疫情防控新聞專訪,明確全省高校以4月25日為返校復學起始時間,原則上達到返校復學條件的高校畢業年級和有重要科研任務的研究生優先返校;其他年級自5月6日起陸續有序返校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同志就高校返校復學時間安排及如何做好校園疫情防控,確保安全復學和師生健康等情況,回答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河南這個高校做好復學準備,口罩130萬隻、就餐時間延長4小時!焦作人速看

河南大學副校長孫君健就河南大學關於疫情防控和教學安排情況進行介紹


作為一所規模大、校區多的高校,復學前後,河南大學在疫情防控和教學等方面做了怎樣的安排?河南大學副校長孫君健就這一問題從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河南大學的做法:


一、前期疫情防控總體情況。疫情發生以後,河南大學迅速行動,立即安排佈置,根據上級各項要求,學校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一是完善學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機制。成立黨委書記、校長組長,其他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建立專班工作推進機制。根據上級要求,成立13個由校領導牽頭負責的工作專班,在學校形成形成橫向聯動、協同配合、良性互動的疫情防控工作局面。二是做好各類人員信息排查。實行小單元網格化管理,採取“點對點、人盯人”的信息摸排方式,責任包乾到人,嚴格執行“一人一冊”,建立個人信息檔案,確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我們精準掌握了4729名在職教職工和博士後研究人員、37718名本科生、9000名研究生、452名留學生、2406名臨時用工人員的詳細健康信息。三是做好防疫物資購置儲備工作。我們通過各種渠道,購置儲備了一次性口罩130萬隻,儲存的消毒劑能夠滿足復學10天左右的消毒需求,購置了4.8萬支水銀測溫計,保證每名在校學生一人一支。同時,在每個校區大門安裝通道式測溫儀,在教學樓、食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使用巡檢式測溫儀,在宿舍區配備電子測溫儀進行體溫監控,在全校範圍內大面積使用噴霧裝置進行消毒,在衛生間配備洗手液、免洗凝膠手消等,上述各類防疫物資也已經購置配備到位。


二、復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根據省教育系統工作專班“五個精準”的總體要求,對照“九個到位”的41條指導標準,全面排查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當中的“盲點”和“漏點”,加強防控防範。一是深入摸排各人員信息,尤其是對入校總務、後勤、基建人員施工人員加強管理。二是制定學校復學工作應急預案,組織全面排查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科學評估風險隱患,精準掌握排查信息。三是我們在校醫院設立隔離觀察室,在明倫校區和金明校區設置5個隔離觀察區,床位數達到504個,以滿足特殊情況下師生隔離需求。四是學校成立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生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對他們進行提前培訓,並組織開展演練工作。五是制定了返校復學工作方案,擬分年級分學院分區域分期分批組織錯峰返校。首先安排住在校內的研究生返校,其次安排畢業年級本科生返校,最後安排其他年級本科生返校。


三、做好復學中各項工作。一是對返校學生實行申請審核制,學生提出申請,各學院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學生,允許返校;批准返校的學生在進入學校或宿舍時,由學校統一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方可返校。二是嚴格返校學生身體條件。連續14天監測身體健康,同時能夠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學生方可返校;對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的,社區、村莊、家庭成員有確診、疑似病例以及無症狀感染者的,家庭成員以及本人還在集中隔離的,暫緩返校。三是加強返校途中的學生管理,我們提倡有條件學生乘坐私家車返校,學校統一協調以包車的方式幫助學生返校,提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學生在返校途中一定做好防護措施。四是加強學生進校管理,返校學生首先要經過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校園。


四、做好復學後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學校沒有特殊原因不允許出校門,住在校外的學生按規定路線進出校園和學生宿舍,嚴格執行“晨午晚”每天三次體溫測量並上報,對體溫異常的學生不準進入校園,並立即採取隔離措施。二是學生進出校園要進行掃健康碼,學生憑校內健康碼出入校內場所。三是加強公共區域的消殺。在公寓園區和教學樓門口安裝了體溫檢測通道機,對所有進入的學生進行逐個體溫檢測;在公寓園和教學樓大門口醒目處,放置行走路線圖,引導學生按規定路線出行,減少交叉聚集的機會。期間,我們每天對教室公共部分消毒2次,教室消毒一次,每天開窗通風換氣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四是學校制定了錯峰就餐、分散就餐工作方案。通過從配餐公司採購饅頭成品和日加工總量50%的蔬菜類半成品分發到各學生食堂,減少食堂員工粗加工人員數量,增加食堂窗口售飯人員數量,提高單位時間內供餐速度,基本能彌補工作人員缺口。通過編制使用學生食堂就餐券,可實現每個學生定時、定點就餐,以達到錯峰、分散就餐的目的。就餐時間早6:00到晚10:00,延長4個小時。以各座食堂建築主體周圍半徑100米設定就餐點,在食堂周邊合適地點擺放桌椅,進一步滿足就餐需要。戶外就餐點的餐食由就近的學生食堂提供。目前可設9個供餐點。


五、學校教學安排情況。我校保持本學期原定開課時間不變,自2月17日開始網上教學,從實際運行情況看整體平穩、秩序較好。開設本科生課程1752門(不包括實驗課程),除實踐(實習)、部分技能課外,均開展了在線教學,學生出勤率達到98%以上。開設研究生課程網上教學509門,除去實習實踐和實驗課程,佔比70.89%。


4月20日將啟動研究生學位論文申請工作,全部通過“研究生管理雲服務平臺”線上進行。因疫情影響無法按原計劃完成學位論文的同學,學位申請時間順延(該情況不屬於延期)。學位論文預答辯、答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線上和線下會議方式進行,線上答辯平臺和程序已經開始準備,不影響工作進展。


學校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返校後課堂教學實施方案,復學後,實施小單元網格化管理、小班化授課,學生座位之間保持一定合理間距,儘可能降低學生聚集度,減少傳染風險。合理調整教學計劃,鼓勵教師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師可根據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圖片:省教育廳新聞辦趙浩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