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努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孩子的努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今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民警在路上發現一個三年級小男孩迷路,究其原因竟是因為成績不理想,被媽媽一怒之下丟在半路。對於此事件,你怎麼看待?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在向家長朋友們發問:成績真的很重要嗎?

小時候你有因為成績被罵過嗎? 多選

0

0%

經常的事

0

0%

基本上沒有

0

0%

偶爾被罵

我認為,作為父母,其實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績好一點更好一點。

但是,作為父母,我覺得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那一張成績單,更要看到孩子背後的辛苦和努力,它們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孩子的努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那麼,父母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呢?

做理智家長

首先成績是客觀的,名次是無辜的。

作為一個理智的家長,就要做孩子背後堅強的學習計劃後盾,少一些指責和比較,讓孩子自信快樂的成長。

和孩子一起成長

其次父母應該理性的對待孩子的成績,一兩次的成績並不代表著什麼。

雖然很多家長對孩子成績是非常重視的,但是當孩子考得不好的時候不要滿懷怒氣的責怪。

需要父母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一起成長,及平時多和老師多溝通,尋找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才是重要的。 ​

孩子的努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對孩子給予肯定

當別人誇孩子成績好時,家長千萬別謙虛回應。

當你的孩子被別人誇獎時, 有些家長總是以謙語回應。孩子聽後會產生懷疑、自卑的心理:為什麼努力了,還是得不到爸爸媽媽的認可?我要做成什麼樣才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誇獎呢?

孩子年級小,對於自我的認知全部來自父母和身邊的人,在一個得不到肯定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會更容易變得自卑、敏感。

成長中的孩子心理非常的簡單、敏感,TA們否定自己或是取悅自己往往就是因為父母的一句話、一個眼神。

比如當別人誇孩子成績好時,家長可以這樣回應:“孩子平時學習比較自覺,一直願意付出努力,所以成績可以保持良好的水平。”

父母表達了對孩子努力這一行為的讚賞和成績優異的肯定,孩子聽了也會在心裡給自己良好評價。

父母的鼓勵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自信,也對後續行為起到正向激勵。被誇獎被肯定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而這種幸福感的直接來源就是父母,所以從現在開始,請大膽誇讚你的寶貝。

孩子的努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寫在最後:

大人給孩子貼的標籤會伴隨孩子一生,一味表揚只會讓孩子以後無法面對挫折,而鼓勵則能培養出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以後會更加努力。

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別責罵,試著去多鼓勵孩子,引帶孩子一起分析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閃光點。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讓孩子自己評價,感受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