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良--陸良縣回輝哨村最美的堅守

馬賽良--陸良縣回輝哨村最美的堅守

文/ 李志瑤 陸康衝


在雲貴高原的滇東腹地,有一個堅忍不拔的身影,一直堅守在一個名叫回輝哨小學的地方;有個叫馬賽良的老師,他默默無聞,幾十年如一日,用他質樸純潔的思想澆灌著腳下的這片紅土地,用他的青春年華培育著那些稚嫩的花朵。那一聲聲“老師好”,讓他默默堅守在回輝哨小學27年。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孩子們走出這方小天地,不再重複父輩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走向一個更加深廣而多彩的世界。

大莫古鎮發峨哨村委會,是雲南省陸良縣脫貧攻堅任務村之一。回輝哨村隸屬於陸良縣大莫古鎮發峨哨村委會,該村是一個回漢民族雜居村,共有186戶776人,其中回族124戶519人,是一個邊遠貧窮的少數民族村寨,過去不通公路,沒有水源,靠天下雨,旱澇保收,聯通外界的只有那條蜿蜒于山間的羊腸小道,常年乾澀的山風無情的吹打著這個純樸而古老的村寨,繁衍生息在這裡的500多名回民同胞已經習以為常,落後的生產力長期制約回輝哨村的發展。

馬賽良,是回輝哨校點負責人,他和該校5名教師揹負著鄉親們的熱望,毅然決然走上講臺,呵護著全校40多名學生。他沒有校長的名分,卻操著全校師生的心,大務小事他基本全包攬。27年來,他一直用行動兌現他對自己的承諾:“做個負責任的負責人”!

馬賽良--陸良縣回輝哨村最美的堅守

曾經的回輝哨小學破舊的教學樓不堪入目,到處透風漏雨,桌椅板凳東搖西晃,每逢週末或者假期,馬賽良便借來斧子刨子鑿子等,當起木匠師傅修理桌椅。“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馬賽良可謂是學校的“萬金油”。

“集合!”每週一早上,馬賽良老師大喊一聲,學生像大山裡嘰嘰喳喳的一群小鳥迅速向他聚攏,他們按年級整齊地排成排,再做一個手勢,他們立刻鴉雀無聲,齊刷刷面對鮮豔的五星紅旗,升旗儀式在全體師生清唱的國歌聲中進行。師生們莊嚴地凝視著國旗,舉起右手,唱起國歌,神聖的國旗在朝陽中冉冉升起……

這是山村小學最簡易最樸素的升旗儀式!在週而復始的儀式裡,山裡娃的歌聲儘管有些跑調,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大山裡最動聽的天籟之音!

2010年雲南陸良遭遇百年不遇的乾旱,回輝哨村吃水更加困難。為了學生能喝上乾淨的水,每天天剛矇矇亮,馬賽良就帶著盛20公斤水的塑料壺去很遠的地方背水。

面對如此艱苦的環境,其實馬賽良也有過離開這裡的念頭,但當他一走進教室,孩子們齊刷刷地用敬畏和挽留的眼光看著他,整整齊齊地叫著:“老師好!”那樣純潔無瑕的眼神,會沖淡一切私心雜念,他一度也忍不住心裡的委屈,當著學生們放聲哭了出來,他說:“我走到哪裡,根都在這裡,前世今生我與孩子們有了約定,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難以割捨!”馬賽良繼續站在這三尺講臺上,用知識改變命運,用靈魂塑造人生。

雖然教學資源匱乏,教學設施落後,但是馬賽良老師千方百計悉心培育每一位學生。他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他以校為家,愛生如子,用心照顧進城務工、父母離異的孩子,用QQ、微信等現代聯絡方式架起兒童與家長溝通的橋樑。他的子女經常他和妻子帶孩子四處求醫問藥,從來不耽誤學生上課。乾旱時期,他帶領學校全體師生抗旱保教,衝鋒在前,女兒需要及時做手術,他卻一拖再拖。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水還必須是不竭之泉,時時奔湧出清新的、閃爍著斑斕色彩的溪流,才能桃李芬芳。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他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馬賽良總是恪守做“學生生活中的母親,錯誤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摯友”,體貼後進生,不讓他們成為掉隊的孤雁。與時俱進,教學相長,自己隨時儲有一桶水,才能給到學生那一瓢飲。

分到回輝哨小學的老師走了一個又一個,可他,卻一直堅守在回輝哨,因為他對這塊紅土地愛得深沉!也憑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執著,他不僅學校工作抓得有聲有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深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好評。他先後獲得過曲靖市優秀教師,大莫古鎮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殊榮。這些榮譽,詮釋了馬賽良“引萬道清泉潤國家花朵,傾一腔熱血鑄人類靈魂”的師者情懷。

馬賽良--陸良縣回輝哨村最美的堅守


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付出終有回報,馬賽良不但取得了一茬又一茬學生家長的信任,也激發許多學生的學習動力,所帶的班級基本都是班風正、學風濃的先進班集體。而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回輝哨就讀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願意留下來的老師也從他最開始的1個人到3個人,再到5個人……這是他堅守27年來最欣慰的事。

堅守27年,讓馬賽良倍加欣慰的事還有回輝哨村的變化。曾經懸掛在學校門前用樹幹做成的旗杆上的國旗,被風化壞了都捨不得扔,山野的風繞著樹幹把旗子吹得呼呼作響的聲音彷彿一直還回蕩在耳際,如今,他每天抬眼所見的都是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小孩們歌唱國歌嘹亮的節奏和朗朗讀書聲也一直是他聽過的“最美好聲音”,孩子們一個個像雛鷹一樣長大了,長出翅膀飛走了,而他,依然是孩子們心中的“馬爸爸”,依然守著簡單平實的三尺講臺,守著燃燒過青春和凝心築夢的回輝哨小學!

近年來,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陸良縣大莫古鎮積極爭取上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項目建設,使落後的回輝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該項目合了道路硬化、電網改造等扶貧項目資金1千多萬,以傳承民族文化為出發點,以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落腳點,逐步做好回族特色民居建設、民族特色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和人居環境的整治提升。並結合回輝哨村的實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構建和諧的民族關係和民族自治。如今,回輝哨村蓄勢發力,朝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民族關係團結和諧”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高歌猛進,村容村貌和教育教育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使馬賽良更加堅定信念,要為回輝哨村的發展繼續堅守,再立新功。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各不同。如今走在寬敞平坦的康莊大道上,不再是“麂子腳幹一樣清瘦,山羊腸子一樣扭結”的山路已成馬賽良塵封的記憶。春暖花開的季節,躺在柔軟鮮綠的校園草坪上,目光所及的永遠是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激盪著他的靈魂最深處,校園裡的青松翠柏,花花草草,那些遠走高飛的學生,見證著馬賽良為回輝哨村的教育事業所付出的一切,馬賽良也在用27年見證回輝哨和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

馬賽良--陸良縣回輝哨村最美的堅守

27年來,馬賽良始終堅守著一腔熱誠一腔愛,用靈魂的香氣來渲染這片貧脊的紅土地,他眷戀校園這方熱土,他更眷戀這方山水孕育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兒。因為心中有愛,所以為孩子堅守,用一生詮釋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書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歲月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