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到2018陸軍是怎樣從武器”萬國送”到完全國產化

從1949到2018陸軍是怎樣從武器”萬國送”到完全國產化

九二式重機槍

可以說,中國的軍備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初白皮書走向世界。回顧中國軍隊裝備發展史,是對歷史的記憶,也是對人民的鼓舞。通過一些重要的歷史節點,我們可以感受到軍隊裝備的迅速發展和進步。

建國之初,軍事裝備來自收繳其它國家,極其落後。有些人計算過1949年建國儀式所使用的設備。它來自24個國家,98個軍火庫,110多個型號。本地化幾乎為零。當時的閱兵基本上由軍隊主導,海軍只有兩個排,空軍只有17架飛機。

從1949到2018陸軍是怎樣從武器”萬國送”到完全國產化

59型坦克

在1949年至1979年之間,它處於學習階段。中國軍隊裝備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制定和定位的。50型飛機大炮是輕武器的代表。59型坦克和54型122毫米戰鬥機均以蘇聯為藍本,從蘇聯引進裝備,逐漸取消了解放戰爭期間被沒收的槍支。在1955年底,儘管它配備了蘇聯武器,但認為它不能長期依賴進口設備,它開始大規模建設。

從1949到2018陸軍是怎樣從武器”萬國送”到完全國產化

T-5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從1949年到1959年,在短短的十年間,在軍事裝備上,人民軍隊實現了質的飛躍。1949年9月,裝甲士兵出生。出生時,當時的設備是直接從蘇聯購買的T-34,包括122(mm)自行火炮。但是不可能直接購買,因為我軍的崗位數量非常大,所以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T-54和T-54A之後,設備真正走上了研發之路。過去,我們實現了槍族,即包括裝甲在內的個人裝備,包括國內生產炮兵,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從1949到2018陸軍是怎樣從武器”萬國送”到完全國產化

吉普“紅箭-8”導彈

1984年的國慶閱兵是分界點,武器裝備進步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擴大。但隨著國民經濟和技術改革開放的不斷髮展。軍事企業有很多亮點。在反坦克導彈隊出現之前,吉普“紅箭-8”導彈和反坦克導彈出現在1984年的閱兵式上,中國仍留在因此,反坦克導彈的第一次出現帶來了中國地面反裝甲作戰能力的重大變化。此外,我們的新坦克也可用。新的59改進後的坦克與之前的100火炮相比,105火炮的進展和發展相對較大。整個炮管都有隔熱罩,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它。此外各種炮兵部隊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和發展。中國軍隊的機械化水平有了提高和發展。

從1949到2018陸軍是怎樣從武器”萬國送”到完全國產化

電子戰無人機

在“9·3”閱兵和去年的朱日和閱兵場上,以陸軍裝備為代表,包括99A坦克,這種主站坦克的露面,也包括像現在155毫米的榴彈炮,實際上都和世界主流的陸軍梯隊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更不要說最新的反坦克兵器,像“紅箭-10”。比起1984這個提升更大了,而且它恐怕不是一個追趕的狀態,而是我軍部分領域已進入世界第一梯隊。同時陸軍向全域作戰轉型取得很大成果。尤其是在去年朱日和沙場點兵,大家會發現,這裡面有些新的要素,做了非常大的一個呈現。其中包括空地一體中打擊力量,也就是陸航部隊。陸航過去長期以來作為我們整個陸軍的一個要素,但它發展得不像現在這種規模,而直-9、直-19、直-8的出現令國人振奮。而無人機的出現更讓人興奮,大家都知道無人機發展速度很快,這也是一個信息化程度的標誌,它再也不是一個偵查的要素,它除了偵查以外,實際上還有打擊的要素,也就是說真正的“偵”包括“打”是一體的。再考慮到它這個運用的強度和彈性,不難推測未來陸軍很多的要素和過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和現在陸軍整個的轉型,向全域機動、全域作戰正方向轉型有了很大的成果。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