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導語:人類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類社會與自然社會密切關聯。尤其是在早期人類社會中人類幾乎難以憑藉一己之力改造自然環境,自然界的細微變化都會對人類社會產生重要影響,"構木為巢室 襲葉為衣裳"就是反映原始居民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生活狀態。自然條件的變化還對人的生理構造產生了重要影響,人們從四足行走變為了直立行走,人的頭部由向前轉為了向下,身體變得更加協調。

因為冰期來臨,人們開始建築房屋,製作獸皮禦寒、人工取火等。在新石器時代儘管人們已經有了一定能夠應對自然條件變化的能力,但是生產力水平及其低下,人們建立起來的早期文明社會在劇烈的自然條件下應對失當,輕易地就覆滅在歷史長河中了。歷史時期因為黃河水道搖擺不定造成的古代王都多次更迭的情況也數不勝數。可以說,環境影響著人類文明,環境也在塑造著人類。

一、洪荒時代的自然與猿人

孟德斯鳩認為,"氣候王國才是一切王國的第一位"。甚至還有極端的環境學者認為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儘管環境決定論的說法過於極端,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環境對於人類早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總的來看,這些影響表現在早期人類體質的進化、覓食資源的變化、生活方式的變化等方面。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孟德斯鳩

1、環境改變對於早期人類體質的作用

人類社會的進化是從猿人進化到現代人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從能人、直立人到智人的發展階段。目前已知最早的猿人是距今五百多萬年,是除了地猿以外最為古老的人種之一。南方古猿分為若干個支系,目前已知的有南方古猿鮑氏種、南方古猿粗壯種、南方古猿驚奇種、南方古猿阿法種等。在東非大裂谷發現的距今兩百多萬年著名的猿人"露西"就是南方古猿阿法種,根據發現的肢骨、盆骨、頭骨等身體肢幹來看,"露西"已經具備了獨立行走的能力。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最早的人類起源於非洲地區,尤其以非洲東部和中部的東非大裂谷附近發現的早期猿人化石最為豐富。在距今幾百萬年前的非洲還是茂密的叢林區,猿人和其他動物一樣生活在森林中,依靠靈活的肢體在樹木之間攀援爬行獲取食物。這樣的生活大約持續了幾百萬年,因為非洲的氣候逐漸變得乾燥,茂密的叢林逐漸消失,被矮小的灌木叢所取代。人們為了獲得充足的食物資源不得不走下樹木,依靠雙腿長距離行走到另一片樹木從中。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距今150多萬年的猿人腳印

在非洲肯尼亞地區發現有距今一百五十多萬年前猿人留下的腳印,根據腳印的特徵來看,猿人已經習慣直立行走,發達的足弓已經能夠支撐猿人的全身。因為直立行走,人們的身體特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四肢著地變成了兩足直立,大腳趾與其餘四趾分開,能夠更好地維持身體平衡。此外,因為直立行走使得猿人頭顱也發生了變化,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連接頸椎和頭顱的枕骨大孔移到了中間偏下的位置,適應了猿人直立行走時直視的需要。

2、環境改變對於覓食方式的作用

古代猿人採集和狩獵的動植物資源直接來自於自然環境當中,也正是如此,古人的食譜資源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在乾旱時期,人們可以獲得的動植物資源大大減少,早期人類還會將植物根莖、樹葉等納入到食譜當中。而在溫和溼潤的季節,人們可以獲得的植物和動物資源更多,包括貝類、魚類、陸生動物、漿果等。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早期人類社會生活場景想象

3、環境變化對於生活方式的影響

正是因為早期人類與環境關係密切,人類的食物資源受到自然環境改變的影響非常大。早期人類的生活狀態是隨著食物資源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其中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大約在幾十萬年前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還是由厚厚的冰陸架連接在一起的,但是生活在亞歐大陸北部的人群追趕動物群一直來到了今天的北美洲,成為了早期原住民之一。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現代鏈接北美、亞洲的白令海峽

早期人類的生業模式深刻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人群隨著資源發生時刻遷徙,這種遷徙是農業產生以前最為常見的人類居住模式之一。早期人類會依據一個地方資源分佈和密集狀況,合理安排短暫居住和遷徙的時間。一旦這個地方資源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人們隨即又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居住,來年等到這裡資源恢復了就又過來短暫居住,如此反覆。

二、蠻荒時代的自然與人類社會

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發展出了農業生產,並且因為農業生產經營的特殊模式,產生了定居生活。農業作為古代社會的主要生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自然作用下的產物。在水熱條件好的情況下,農業經濟會獲得迅速的發展,以養活氏族部落中更多的人群,促使早期文明蓬勃發展。而到了水熱條件欠佳的時期,農作物歉收,氏族居民不得不依靠漁獵採集作為生存手段,往往對於早期文明來說也是巨大的打擊。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新石器時代農業

以良渚文化為例,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最為繁盛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在稻作農業文明的基礎上良渚先民們形成了早期的神權國家社會,並且在統一權利的運作下還修建了大型宮殿城址、大型水利設施、大型夯土墩、大型墓葬等建築。良渚文化的繁盛時期將自己的文明因素輻射四周,傳播到了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等地。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良渚文化玉琮

大約四千年前後,因為氣候極具波動帶來的惡劣影響幾乎為良渚文化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原本深處沃澤之地的江浙平原在洪澇、海侵的作用下成為了汪洋大海,良渚文化的稻作農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良渚先民們仍然迷信於他們信奉的神權,良渚貴族們肆無忌憚地揮霍享受,巫師們一次次將大批珍寶進獻給神靈,卻始終沒能得到神靈的庇佑。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盛極一時的良渚文化也遭到了同時期來自中原等地其他文化的軍事打擊,在內憂外患下的良渚文化最終走向了覆滅。

三、歷史時期的環境與國家

夏商時期是我國早期國家產生和發展的時期,儘管關於這一時期的實際出土資料不甚了了,但是歷史上對於這一時期的文獻記載卻頗為豐富。文獻記載夏王朝的首創者大禹就是一名治水英雄,通過治理洪水迅速掌握了權利,迫使舜將王位禪讓給了大禹,禹又直接讓自己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

,將"公天下"變為了"家天下",開啟了權利世襲制度。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大禹雕像

商代歷史上曾經歷經十三次都城遷移,文獻記載仲丁"自亳遷於囂",河亶甲"自囂遷於相",盤庚遷殷等。商代的統治區域一直位於中原腹地,黃河衝擊平原之上,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的繁盛之地,更是孕育了深厚的農業文明,與南方的長江平原地區併為農業起源的兩大地區。定都於此的夏、商、周王朝都經歷過長時間的穩定和繁榮階段。

由洪荒之紀到歷史時期,自然條件變化對人類社會的作用

商王盤庚

商王朝歷次頻繁遷都的原因和自然環境因素也有著密切的關聯。自古以來黃河流域就經常發生氾濫,黃河進入中游地區河道蜿蜒曲折,遇到雨量暴漲,河水溢出河道,形成"懸河",一旦決堤便會迅速淹沒周圍的農田和村莊。商代必然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氣候頻繁波動的時期,黃河時常氾濫,對國都的安危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商王不得不頻繁遷移都城以避水患。

結語: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改造自然的水平比較低,只能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適應自然。在社會實踐中人們發展出了文化來適應和改造自然,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然而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不能夠脫離自然單獨存在,也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隨意扭曲和改造自然。即使是在歷史時期人們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的情況下,自然環境也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改造人類社會,影響著文化的興衰更替。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在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中發展文化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不變真理。

參考文獻

李延機《五字鑑》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李康《運命論》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

佚名《竹書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