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三國演義》裡總共有三大戰役,一個是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再一個赤壁之戰,曹操跟孫權、劉備,還有一個夷陵之戰,是孫權和劉備。

這三大戰役魏蜀吳三家分別參加了其中的兩次。咱們可以按照現代方法統計一下。

曹操官渡之戰贏了袁紹,赤壁之戰輸給孫劉聯軍,一勝一負。劉備夷陵之戰輸給孫權,在赤壁之戰贏了曹操,也是一勝一負。

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再看孫權赤壁之戰贏了曹操,夷陵之戰贏了劉備。算算勝率那兩家是百分之五十,孫權是百分之百。

可是在《三國演義》裡邊著墨在曹操和劉備身上,遠遠要多過孫權。而其實孫權是比他倆能耐還大的一個王者。

孫權執政時間50多年,經歷了蜀漢劉備、劉禪,曹魏曹操、曹丕、曹叡、曹休,他都還在。

從歷史角度來講,為什麼曹孟德單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因為孫權非常了不起。

天生異相,忍讓實用

司馬懿鷹視狼顧,長相非常不一般。孫權也是長得不一般,天生異相,他有三大特點,第一個紫髯,再一個碧眼就是眼睛是藍色的,還有一點下短上長,孫權下身短小,上身比較長。

三國魏蜀吳三家代表人物孫權、劉備、曹操這三個人為什麼能夠鼎足三分天下,而不是什麼袁紹、袁術、公孫瓚這些人呢?

就是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他得天下的妙法。孫權是個什麼人,我把他總結為,一個非常懂得忍耐的實用主義者。

大家琢磨琢磨這三國裡頭劉備跟曹操,劉備寫血書與漢獻帝勾結要害曹操,自打這事敗露之後,曹劉不兩立。

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可孫權不是,孫權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是聯合著劉備一起抗擊曹操,到後來打荊州的時候,他又跟曹操勾勾搭搭來害劉備。

曹劉兩家勢不兩立,他倆不可能走這一塊的。孫權佔便宜了,要麼跟劉備聯合,要麼跟曹操勾搭,反正哪個對我合適,我就和誰聯合。

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這不就是實用主義嗎?他為什麼能有實用主義,有一個最重要原因:劉備自命漢室正統,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是有政治口號的,這兩家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不能突破,唯獨孫權沒有底線的。

只要能把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保全,進而圖謀天下,什麼對他合適,他就來什麼。他一切以利益為主線,正合了那句老話,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那麼孫權的這個個性是怎麼煉成的呢?

提拔新人,培植親信

孫權十八歲的時候,他哥哥孫策死了。孫策沒有把江東託付給自己兒子,而是傳位給自己弟弟孫權。

孫策還給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郎。雖然給孫權留下這些遺產,孫權上位之後並不太平。

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外部曹操在北方虎視江東,荊州劉表跟他關係也不好。江東當時四面危機。內部也不穩當,江東群臣有孫堅時代的老臣陳普、黃蓋、韓當,還有孫策時代的舊臣,太史慈、周瑜、張昭。還有四面八方來的,像顧雍、陸璣、甘寧、呂蒙,群臣成分非常複雜,所以孫權怎麼樣使用這些人,他本身歲數還小。

另外周瑜對他來講,那就是前輩父兄一樣的人物,怎麼用他,功高震主了怎麼辦?所以孫權在這上面下了很大心思。比方說他設立左右都督,程普一個,周瑜一個。

他當然不是不信任周瑜,可是通過這個方式既尊重老前輩,同時對周瑜的權力形成一種制衡。

同時他既不是特別重用黃蓋、韓當這些老將,也不是特別把周瑜這些人往上拔。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壓這些人。比方說赤壁之戰的時候,諸葛亮舌戰群儒駁倒了張昭這些人,他借這個事,把張昭的士氣給打壓,從此之後張昭就坐冷板凳上了。

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那麼他重用什麼人呢?

他就大量用一些外邊來的人,孫權當時就重用了魯肅,諸葛瑾這樣的,原先在江東沒有根基的。

孫權也藉助赤壁之戰這個過程整合這樣的外來力量,提拔了魯肅、諸葛瑾,再有把呂蒙、甘寧這些底層軍官給提拔起來。

當時他覺得頭疼的就是周瑜功勞特別大,怎麼辦?但是老天爺幫了孫權一把,周瑜三十六歲死了。

孫權這下就把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所有的權力牢牢地捏在自己手裡。

孫權他是一步一步通過自己設計的這些方式,把自己權力集中起來,解決了從父兄那邊繼承基業之後,地位不穩的問題。

高瞻遠矚,縱橫捭闔

孫權自己心裡清楚如果曹強劉弱,那麼就聯合劉備抵抗曹操。如果劉強曹弱,就得聯合曹操,抵抗劉備。

曹操來信想讓孫權去攻打荊州,劉備也來信,想要孫權去攻打曹操,孫權是怎麼辦的呢?他兩邊都答應,但卻都不出兵。然後寫信給曹操,向曹操索要十萬糧草,再向劉備索要十萬糧草。

孫權完全根據時機的不同,確定自己的方針,他沒有政治底線。

孫權後來多次幹過這樣的事。

他要取荊州時候,合肥之戰魏、吳兩方不分勝負的時候,他就給曹操下降書順表,吹捧曹操。孫權這個時候這種低姿態給他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借這個機會把荊州收復了。

生子當如孫仲謀——忍者孫權的精彩人生

荊州是孫權的命根子,是他圖謀天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地。到後來多次和魏國的關係也是這樣,曹丕稱帝的時候,孫權立馬修了封降書送往許昌。

孫權這種忍耐忍讓,韜光養晦確實做得非常地道,結果也是很理想,執政五十多年熬死蜀、魏好幾輩人,從父兄的繼承的江山不僅越發牢固了,反而奪得荊州這個地界。這是孫堅、孫策那個時代,遠遠達不到的高度。

我們中國古代哲學家總結了八個字:剛不可久,柔不可守

三國時期曹、劉、孫這三家都在剛柔之間不斷地轉化。所以說三國這時候孫、曹、劉三家的得失成敗,對後代的啟迪非常大。

所以《三國演義》結尾劉禹錫那首詩其實對我們現代人來講應該值得深思的一首好詩。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