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

把更多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我們要全面夯實基礎工作、統籌推進面上工作、精準發力點上工作、嚴格規範室內工作,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以決戰決勝姿態打贏脫貧攻堅戰。”岐山縣委書記蘇少敏性格溫和,說起工作來卻毫不含糊,鏗鏘有力的一番話,展現了他帶領群眾脫貧的信心與決心。

岐山縣素有“周禮之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是中國禮儀文化之鄉、中國臊子面之鄉。如何因地制宜、發揮優勢讓群眾脫貧增收?蘇少敏說:“我們要做大‘一碗麵’經濟,突出發展優質小麥、蔬菜水果、生豬養殖、花卉苗木四大主導產業,把更多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推進產業扶貧、擴大就業扶貧、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高標準推進‘兩房’建設。”

優勢產業成為“搖錢樹”

4月10日下午,細雨綿綿,在雍川鎮馬江村宣旗營苗木花卉基地,57歲的貧困群眾袁宗懷正在拾掇苗木。“在這兒打工收入咋樣?”蘇少敏上前問道。“按種的苗子算錢,我一天能掙80元到120元呢。我老婆也在這裡打工,家裡兩個人掙錢,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袁宗懷樂呵呵地說。

“宣旗營苗木花卉基地佔地3500畝,主要繁育櫻桃種苗,栽植苗木花卉及中藥材,現有綠化苗木存量210萬株、花卉存量1200萬株。2019年苗木花卉收入1200萬元,群眾務工收入達200餘萬元。宣旗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依託特色優勢產業,流轉300畝土地,引導群眾以土地、資金入股,並把64戶貧困戶全部納入股份經濟合作社。”宣旗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袁佔緒站在田壟上向蘇少敏介紹。

“今年我們還將引導全村群眾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經營,優先吸納貧困戶入園務工,讓群眾同時享有園區分紅收入、每年每畝800元的保底土地流轉收入和入園務工收入,實現年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園裡的花全部開了,美得很,到時候再請蘇書記來賞花看景!”袁佔緒說。

為了充分發展農業,岐山縣組織各鎮、各部門負責人赴隴縣、千陽縣實地考察學習農業產業發展先進經驗,圍繞縣委確定的“一碗麵”發展目標,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會戰,推廣“嵌入式”產業扶貧模式,向18個貧困村撥付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960萬元,建成設施瓜菜基地6000畝、花卉苗木基地3000畝、中藥材基地2000畝,新栽蘋果、獼猴桃3500畝,新發展花椒、苗木花卉等經濟作物2300畝,養殖中蜂1000箱,帶動2572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扶貧搬遷照亮新生活

“最近生活怎麼樣?孩子們上學有沒有困難?”坐在貧困戶朱小平窗明几淨的新家裡,蘇少敏和主人拉起了家常。朱小平於2018年住進了位於岐山縣惠民新村的這套新房,他說:“以前在村裡住的房子又老又舊,房子裡光線也不好,我自己掏了1萬元加上建房補助,終於住進了乾淨漂亮的新房,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

惠民新村目前安置了移民搬遷戶125戶369人,其中扶貧搬遷120戶360人、避災搬遷5戶9人。按照“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最大戶型面積不超過120平方米、群眾自籌資金人均不超過2500元(戶均不超過1萬元)”的政策標準,實現了搬遷群眾100%集中安置。

惠民新村木子口袋加工廠裡,貧困群眾邢彩俠正在用縫紉機做帆布袋。這家小小的村鎮工廠現有員工15人,包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人,邢彩俠就是其中之一。“我腿腳不方便,不能外出打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工作,一個月能掙1200多元,孩子也上了大學,家裡情況越來越好了。”邢彩俠邊操作著縫紉機邊說。

蘇少敏說:“不僅要讓群眾住上新房子,還要讓群眾走上致富路。”岐山縣積極培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續脫貧“社區+”模式,成立安置點鳳儀西路新型社區,建立社區工廠和農業園區,提高搬遷群眾融入度、就業率。在安置點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約11萬千瓦,產生經濟效益約9萬元;在小區對面流轉土地200畝,建設移民搬遷農業產業園,主要種植葡萄等,安置搬遷群眾就近務工,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扶貧扶志增強脫貧主心骨

“為了進一步增強貧困戶戰勝貧困的信心和動力,營造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輿論氛圍,要抓好扶貧扶志這一關鍵點。”蘇少敏說。

岐山縣京當鎮小強村通過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廣覆蓋開展脫貧攻堅宣傳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堅持將服務群眾作為扶貧扶志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群眾發展產業、就業創業需求,積極聯繫縣農業技術部門、縣就業局等單位,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等群眾生產生活場地,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技能培訓會,把普通勞動力提升為技能勞動力;通過“愛心超市”獎勵鼓勵,設立“紅黑榜”正反教育,激勵群眾向先進看齊,樹立正確榮辱觀,自力更生脫貧。該村先後有14戶貧困戶通過發展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1545戶2629人脫貧任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全力推進‘十大提升行動’,5月底前全面完成‘三排查三清零’和122個扶貧項目,確保脫貧質量。聚焦‘一碗麵’發展目標,抓好20萬畝小麥、蔬菜、水果,20萬頭生豬養殖等產業空間佈局,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在產業鏈上穩定增收。加強基礎管理和動態監測,將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口及時納入幫扶範圍,針對性落實產業、就業等幫扶措施,確保不新增、不返貧。”談起接下來的計劃和目標,蘇少敏信心滿滿。( 記者 劉強 曹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