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凌晨在我們PP體育平臺,和德甲專家張力老師一起解說19-20賽季歐冠小組賽B組最後一輪,拜仁慕尼黑在主場對陣熱刺的比賽,最終,科曼首開紀錄,塞塞尼翁幫助熱刺扳平比分,穆勒和庫蒂尼奧隨後又分別建功,幫助拜仁3-1戰勝了熱刺。

這場勝利,既讓拜仁成為了第一支在歐冠小組賽全勝出線的德國球隊。同時6戰全勝+19個淨勝球,也讓拜仁超過了皇馬在11-12賽季創造的6戰全勝+17個淨勝球的歐冠小組賽最佳戰績。拜仁創造了新的歐冠歷史紀錄!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拜仁小組賽6戰全勝


先來聊聊這場比賽的熱刺隊。其實在賽前,基於首回合拜仁曾經7-2在客場大勝熱刺,送給了熱刺建隊以來在白鹿巷丟球最多的正式比賽失利。加之穆里尼奧和拜仁之間的淵源矛盾特別深,他個人和拜仁的6次交鋒,每次交鋒之前都要大打口水仗,比如在他帶領切爾西和拜仁進行歐洲超級盃時,拉米雷斯的犯規,被他說成格策假摔。甚至延伸到後來,在非直接交鋒的情況下依然口水仗不斷,比如他在曼聯時期將前拜仁功勳施魏因斯泰格下放至二隊,魯梅尼格為昔日球隊老臣發話,他和魯梅尼格大打口水仗。又比如曾說在德甲拿冠軍沒挑戰性,還蹭嘲諷瓜迪奧拉時期的拜仁像散步等等。加之前陣子在科瓦奇帥位風雨飄搖時,穆里尼奧是否會接任拜仁也曾成為媒體和球迷討論的焦點。多種因素綜合,讓不少媒體將這場比賽的熱度炒得非常高。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穆里尼奧和拜仁的恩怨情仇數不勝數


但其實穆里尼奧本身對這場比賽有著清晰的認識,他一直在做的就是給這場比賽,給熱刺這邊進行“降溫”。這也反應了穆里尼奧的務實。他的足球哲學本身就是實用主義的。而因為這個小組的出線形勢在上一輪結束之後就已經塵埃落定。拜仁鎖定了小組第一,熱刺也以小組第二提前出線。所以單純從結果而言,這場比賽並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穆里尼奧在賽前就放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消耗,這場比賽會採用輪換策略。而且要知道,目前熱刺在英超也僅僅排名第七,急需往前追趕。而且熱刺在週末聯賽中的對手,還是已經連續11輪英超不敗的狼隊。所以務實甚至保守的策略,對熱刺其實是有益的。這也是穆里尼奧的聰明之處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穆里尼奧指揮賽前訓練


穆里尼奧的確也是這麼做的。這場比賽,作為熱刺頭牌的凱恩,在穆里尼奧上任之後重獲新生,在穆里尼奧手下已經打進4個進球助攻2次的阿里,後防線的維爾通亨等大將乾脆沒有進入到比賽名單。上一場聯賽上演單機闖關1V7好戲的孫興慜也只是在替補席上。本賽季在聯賽中還從未首發過的後衛弗伊斯,本賽季重點引進,但因為傷病關係幾乎沒有出場機會,傷愈復出近一個月也只能枯坐板凳,各項賽事從未首發過的小將塞塞尼翁,同樣是本賽季加盟球隊,之前受過傷病困擾,本賽季在聯賽中只首發過1次的洛賽爾索等等,都進入了本場比賽的首發名單。可見輪換幅度並不小。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熱刺本場首發


其實不光是首發陣容大面積輪換,在具體比賽的內容上,以及穆里尼奧的臨場指揮上,客觀來說,熱刺也算不上火力全開。說句不好聽的,熱刺對於這場比賽的勝負,可能本身就沒那麼在乎。

最典型的就是熱刺的第三個換人。當時熱刺已經1-3落後。按照道理,如果真的想贏球的話,一般情況下會選擇上攻擊手來加強進攻,然後整體往前壓上,這才是足球比賽中最常見的。熱刺雖然替補席也不剩什麼大牌攻擊手,但好歹還有年輕前鋒帕洛特在。但是熱刺的選擇是,在後腰位置,對位用同樣是防守型的萬亞馬,換下另一位防守型的戴爾。而當時的場面,拜仁已經完全掌握了主動權,整體陣型壓的非常靠上。這個換人,更像是基於拜仁的攻勢,熱刺不想再輸的更多而做的。

其實,如果比賽的勝負很重要,教練在落後時候,還在調整中後場,球員可能都不答應。最典型例子是當初文圖拉執教意大利國家隊時,世界盃預選賽附加賽對陣瑞典的兩回合比賽中,基於首回合輸球,第二回合遲遲不進球的意大利瀕臨被淘汰的邊緣。而當時文圖拉還想換上後腰德羅西,德羅西直接拒絕登場,並指了指邊上的因西涅,表示這個時候球隊應該加強進攻上前鋒,上我這個後腰幹什麼!

甚至我在本場比賽的解說中,不好意思太明著說熱刺勝負心不夠,只能找理由說是先通過加強中場的防守,爭取斷下更多的球,進而來創造反擊機會。

但說實話,這個理由我說歸說,但是也很難說服我自己。畢竟,如果真的還想進球,一定是更加破釜沉舟的選擇。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萬亞瑪頂替戴爾出場


除了從這個換人,能看出熱刺的勝負心沒有那麼強之外。比賽中的一些表現也能看出來。其實拜仁這個賽季在防守端有一個很明顯的短板,就是容易被對手打身後。本賽季在聯賽層面,拜仁已經5次被對手用快速反擊的方式進球,僅次於奧格斯堡的6次,是德甲中被對手用反擊方式進球第二多的球隊。尤其是最近,這個問題愈發的明顯。基於防線的人員不整,弗裡克要求隊員採用大幅度高位逼搶+積極前插無球跑動的策略,將戰火更多燒在對方半場來減輕本方後衛線壓力。但弊端就是身後空當經常被利用。輸給勒沃庫森的聯賽,就是藥廠前鋒貝利利用了拜仁身後的空當,兩次快速反擊,洞穿拜仁城池。

而調教反擊,本就是穆里尼奧所擅長的,他的足球哲學就是防守反擊的實用主義足球。而本場比賽熱刺的首發陣容中,小盧卡斯,塞塞尼翁兩位,都是反擊中的好手。速度都很快。

還記得 在雙方首回合交鋒的前30分鐘,當時還是波切蒂諾執教的熱刺,用高位逼搶+就地快速反擊,曾經一度將拜仁完全摁在本方半場出不來,如果不是諾伊爾的各種神撲,拜仁當時開場30分鐘3球落後都不誇張。穆里尼奧還曾說,他不允許隊員看那場2-7的錄像,只有他和教練組能看。那按照道理,穆里尼奧不可能發現不了拜仁的問題,也不可能發現不了球隊曾經用高位逼搶讓拜仁踢的很難受。

雖說高位逼搶一般也不是穆里尼奧的常規套路,他還是深度防守為主,但客觀來說,有高位逼搶的成功案例在,借鑑一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而且作為英超球隊,其實不可能只有30分鐘高位逼搶的體能,首回合熱刺在高位逼搶30分鐘後就瞬間不逼搶,還是源自於當時球隊內部的矛盾,就像波切蒂諾當時說的球員有自己的小心思,就像雷德克納普當時說的熱刺球員欠缺比賽激情。而且30分鐘後瞬間斷崖式下滑的表現,其實也不符合一名運動員的體能下滑曲線的規律。一般來說體能也都是逐漸下滑的,不會是像首回合這樣,瞬間從火力全開變成萎靡不振。甚至經過中場休息還是一副精疲力盡的樣子。

但是本場比賽,熱刺依然沒有采取高位逼搶。這依然也可以理解為穆里尼奧的“降溫”。畢竟高位逼搶相對來說更加消耗體能。但其實深度退防之後的反擊也是穆里尼奧的常規套路,可是熱刺這場比賽,反擊的節奏也並沒有拉起來。對於小盧卡斯和塞塞尼翁的速度利用的不夠。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熱刺本場比賽活動熱區圖


如圖所示,熱刺基本就沒有壓出來過,而如此深度龜縮的陣型,如果真的想要贏球,反擊時候的速度和力度至關重要。一般來說,是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來長傳出球,利用拜仁陣型前壓產生的身後空當去做文章。

而且要知道本場比賽,拜仁在中場排出的是蒂亞戈,基米希,庫蒂尼奧的技術型組合,並不具備足夠的防守硬度,如果熱刺真的衝起來,他們未必能夠在拜仁後衛身前形成一道足夠堅實的防守屏障,而拜仁的兩名中後衛博阿滕和哈維-馬丁內斯又都是相對偏慢,不擅長回追的類型。所以如果穆里尼奧真的強行要求球隊必須要加速去利用拜仁身後的空間的話。絕對會有更多的機會。

只可惜。熱刺只是零星的打過幾次反擊,比如比賽一開始3分鐘時候,塞塞尼翁就曾在左側有過一次精彩的反擊射門。比如在孫興慜替補登場之後,他曾有過2次反擊的機會,只不過一次自己帶球沒完全帶起來,被戴維斯高速回追破壞,一次形成單刀但是被諾伊爾破壞。其他時候,讓我再回憶熱刺還有什麼犀利的反擊。真的想不太起來。包括在科曼受傷下場後的那段時間裡,熱刺打了一段時間的高位逼搶後又主動回收,沒有繼續堅持。

其實當時如果趁拜仁因科曼受傷意外換人之後立足未穩,熱刺真的將逼搶和前插的力度持續性的提起來的話,是有希望掌握住比賽節奏的。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熱刺難得反擊 孫興慜帶球前進


所以總的來說,熱刺這場比賽,本身對於勝負追求的慾望,並沒有那麼強烈,無論是從首發陣容的排布,比賽中的換人調整,以及反擊時候的力度,速度,強度,都離他們能做到的最好狀態,有不少的距離。這或許就是穆里尼奧的有意為之,一切都以實用為準則,避免更多的消耗,保證週末對陣狼隊的聯賽。

而拜仁這邊,這場比賽弗裡克在一些戰術細節的小設計上,頗有稱道之處。首先,弗裡克基於近期球隊人員不整導致剩餘球員比賽任務繁重+頻繁使用大幅度高位逼搶配合積極前插的耗能踢法帶來的體能問題,甚至因為體能不足已經輸給門興的情況下,這場比賽也選擇了輪換。

甚至他的務實都出乎了穆里尼奧的預料。穆里尼奧在賽前還曾認為拜仁會讓萊萬出場,認為他對凱恩的態度和拜仁對萊萬的態度會有所不同。但弗裡克將萊萬和穆勒都放在替補席上。讓他們得到了足夠的休息。弗裡克這場比賽在鋒線上用的是格納布里,佩裡西奇,科曼的首發組合。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弗裡克


而在佩裡西奇,科曼,格納布里三人具體的分工上,必須要給弗裡克點贊。拜仁這個賽季曾經用過一次這樣的分工。那是在德國杯打波鴻的時候。而那場比賽,當時球隊的站位選擇是用格納布里居中,科曼和佩裡西奇分居兩側。

科瓦奇當時的選擇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格納布里在德國隊的時候曾經擔任過箭頭人物。所以科瓦奇的選擇,算是有跡可循。但這種站位的短板很明顯。首先是拜仁只有格納布里這一名正牌右邊鋒。科曼去右邊,能突,能傳,但不會逆足的他很難內切射門。佩裡西奇的特點壓根就是個偽邊鋒。帶球突破傳中內切等等的一般般,倒是無球奔跑,搶點這些活不錯,而且他也更擅長在左路活動,去右邊更無從發揮。所以,當格納布里居中的時候,無論科曼和佩裡西奇誰去右邊,都會比較彆扭。而同時格納布里本身欠缺身高,也導致他在中鋒位置的話,拜仁無法從上三路去尋求進攻機會,只能走地面,顯得套路單一。而且即使拜仁走地面,因為格納布里的特點不適合擔任支點,無法去牽制防守兵力,本身走地面的空間也會受到限制。所以客觀來說,那場比賽,拜仁進攻端踢的並不好。甚至只能早早的換下佩裡西奇,讓萊萬登場。

但同樣的組合,在弗裡克手下,有了不同的效果。或許是吸取了打波鴻那場比賽的教訓。本場比賽,儘管轉播機構中首發字幕版給到的站位,給出了格納布里中,佩裡西奇左,科曼右的站位。但實際站位。是佩裡西奇居中,科曼和格納布里分別出現在自己最擅長的左側和右側的位置。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官方首發字幕版站位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比賽中三人實際站位


這樣站的好處就在於,最大化了佩裡西奇的特點。佩裡西奇身高達到了187CM,從身體條件上來說,比科曼和格納布里都符合支點的要求,而且在邊鋒位置上,他的踢法也是經常是無球跑動到某個點去包抄搶點,而不是傳統邊鋒的帶球突破後尋求下一步傳中或內切的操作。所以從特點上,他是能夠去嘗試擔任支點的。拜仁的第一個進球,就有他的牽制功勞在。可以來看圖: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拜仁第一個進球前的跑位及站位圖


如圖所示,在格納布里拿球的時候,熱刺的中衛4號阿爾德韋雷爾德的視線是看著格納布里的。而佩裡西奇一直呆在兩名中衛中間,成功的將另外一名中衛弗伊斯也吸引了過來。這樣的話,在右中衛弗伊斯和右後衛彼得斯之間,熱刺出現了一個大空當。隨後,庫蒂尼奧利用了這個空當積極前插,成功的將彼得斯徹底帶跑,最終有了科曼在無人盯防位置下的進球。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科曼慶祝進球


客觀來說,在科曼下場之後,當穆勒上場來到中鋒位置,佩裡西奇離開中鋒位置去到左邊之後,拜仁整體在陣地進攻方面的威脅程度和流暢程度是有所下滑的。這也是因為穆勒的特點是在於靈活的跑位鑽空子,並無法承擔之前佩裡西奇這樣的支點作用。而且佩裡西奇在左側的突擊能力又不如科曼。所以相應的,熱刺在那段時間裡,曾經基於拜仁攻勢的下滑,甚至也順勢壓上了一段時間,開始採用高位逼搶。只可惜,熱刺自己基於不做過大消耗+拜仁也做了相應的防守端調整(這個後文會細說),熱刺就沒有繼續堅持壓上。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熱刺球員也曾在中線處逼搶拜仁持球者


不過雖然穆勒在中鋒位置上,拜仁陣地進攻的整體流暢度略有下滑,但是至少穆勒還是體現出了自己靈活跑位的特點。戴維斯射門擊中門柱彈到他腳下,雖然有運氣成分,但至少也要他能跑到這個位置。所以,儘管中鋒位置上的戰術價值,穆勒不如佩裡西奇,但穆勒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最大化自己的特點,進一步幫助了球隊。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穆勒慶祝進球


順便也要再提一嘴佩裡西奇。哪怕在科曼下場之後去到左邊鋒位置的他。全場比賽的數據依然像個純中鋒。他成功突破次數0,但是4次成功爭頂,在隊內僅次於哈馬,是全隊第二。所以,這次的成功案例,也給拜仁提供了更多的參照。就是今後當萊萬需要休息的時候,中鋒位置上,佩裡西奇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弗裡克本場比賽的這個安排,堪稱妙筆。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佩裡西奇奮力搶點


拜仁的另一個亮點是對於對於對手的判斷以及中場的安排。還記得弗裡克在上任之初曾經談到過,庫蒂尼奧和蒂亞戈都是有球能力很出色隊員,但球隊的戰術需要更多的無球。但弗裡克也同時提到,蒂亞戈和庫蒂尼奧的有球能力。能夠給予球隊在進攻端帶來更多豐富的套路。而本場比賽,弗裡克就讓蒂亞戈和庫蒂尼奧同時都首發了。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蒂亞戈,庫蒂尼奧一同首發


任何一個教練在做佈置的時候,一定都會去猜一猜對手的套路。雖然拜仁相對更加懼怕高位逼搶,但是穆里尼奧從賽前的採訪說自己要輪換開始,就一直在有意識的給比賽“降溫”,加之穆里尼奧本身更擅長的也是大巴陣。所以,相信弗裡克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判斷本場比賽熱刺會踢的比較保守。因而選擇排上庫蒂尼奧和蒂亞戈。

因為如果拜仁還是堅持之前幾場的以無球跑動為主,簡潔傳控,儘量避免單兵持球過長這樣的套路的話。面對密集防守,其實那些想要無球跑動的球員,很難找到給他們去跑的空間。而缺少擅長拿球組織的高手,也會導致球隊難以在狹小的縫隙當中,去尋覓到進攻的機會。

因此,如果是面對相對龜縮的球隊。利用庫蒂尼奧和蒂亞戈的技術能力和組織能力,將球控制住並尋找常人不易察覺的傳接球的線路,是需要的。

而最終全場比賽,蒂亞戈86次傳球,拜仁隊內第一,92%的傳球成功率也是隊內第一。很好的起到了他應該起到的作用,也證明了弗裡克在這場比賽中使用他,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控球組織的蒂亞戈


而且遠射能力,也是破密集防守的一個重要的方式。雖然遠射進球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進球方式,進了算運氣,不進算正常。但教練能做的,至少是要安排相對更加會遠射的球員,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更多的去進行遠射的嘗試。而本場比賽,庫蒂尼奧遠射的次數非常多,雖然曾經被橫樑阻擋過,也被門將阻擋過,自己也踢丟了不少。但是至少最終也帶來了一個進球。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庫蒂尼奧起腳瞬間


雖然遠射進球,一定是有運氣成分在的,但是要判斷這個“運氣”的到來,是純撞大運的隨機行為,還是教練有意識的戰術佈置,然後再等待“運氣的到來”,就看這個遠射的人,是頻繁起腳,還是隻是偶爾為之。如果這個人這場比賽根本怎麼起腳,就隨便來一腳進了。那肯定是純撞大運。而當一個人頻繁的在中遠距離起腳打門,一定是經過教練授意或者是默許的。畢竟,距離越遠,進球概率越低是常理,如果不是教練佈置,誰敢頻繁用這種低概率的方式去踢。而庫蒂尼奧,本場比賽7次射門,拜仁隊內最多,同時大部分是遠射,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他的射門位置圖。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庫蒂尼奧射門位置圖,


如圖所示,庫蒂尼奧的7次射門中,5次在禁區外,另外2次也只是在線內一點點。敢於這麼大量的中遠距離起腳,一定也是弗裡克有所佈置,鼓勵他起腳的。

所以,針對密集防守,既利用庫蒂尼奧和蒂亞戈的有球技術來在狹小縫隙中更多拿球組織進攻,又安排相對擅長遠射的庫蒂尼奧多去打門。這是弗裡克在戰術設計和用人方面的亮點。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庫蒂尼奧和隊友慶祝


拜仁本場比賽的第三個亮點,是比賽中的站位調整。剛才的首發字幕版顯示過,拜仁三中場的站位,是基米希單人拖後,蒂亞戈和庫蒂尼奧在他身前,形成倒三角站位,拜仁開場階段的確也是這麼站的。是利用他們倆的有球能力,一人分管半邊的組織。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開場時中場三人組站位圖


但是伴隨著科曼的下場,拜仁進攻端的犀利程度降低之後,為了避免摁不住對手讓對方有更多的反擊機會(事實上熱刺在一段時間內的確也壓得更加靠上了),拜仁的選擇,是在科曼下場後,從433變回4231。讓蒂亞戈回撤和基米希組成雙後腰。避免基米希單後腰在防守端太過吃力。我們也可以來看一下最終整場比賽拜仁球員的實際站位圖,三分之二時間打後腰的蒂亞戈,在最終實際站位圖上,也基本和基米希處在同一條線上,並不是開場這樣的倒三角。

「評論」穆里尼奧主動給熱刺“降溫”拜仁輕鬆取勝亮點不少

拜仁比賽實際站位圖


雖然蒂亞戈的防守端也不見的有多好。而且他和基米希類型和功能上在雙後腰配置的時候會略有重疊。都是技術細膩,能夠組織,對抗不足的類型。但拜仁人員嚴重不整,因科曼的傷勢已經被迫要做人員調整了。如果為了防守考慮在中場繼續換人,那換人名額消耗過快也不是好事兒。

如果不想多浪費換人名額,而是在科曼下場之後直接換上邁打中衛,讓庫蒂尼奧去左側,哈馬改後腰不是不行,因為哈馬能保證中場防守硬度。但這樣的話,原本設定的庫蒂尼奧的遠射就將無從發揮。而且邁也太過年輕,能否頂住壓力是個問號。如果直接換上格雷茨卡,讓庫蒂尼奧去左邊,那同樣,原本計劃中的庫蒂尼奧的遠射將無從發揮。

所以,綜合考慮之下,那將蒂亞戈及時拉回去,好歹後腰位置算是多了個人,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點。這也算是基於場面,而做的及時的調整,弗裡克也算是盡力了。

只不過,拜仁也要慶幸熱刺真的是戰意不夠。如果熱刺真的想拼的話,就算弗裡克做出了蒂亞戈回撤這個調整,就以蒂亞戈+基米希這對後腰組合的硬度,真的想擋住火力全開的熱刺,估計還是挺難的。而熱刺在科曼下場後稍微前壓了一段時間就撤回去了。我覺得也是看到拜仁也加強了防守+他們戰意也不算濃,兩個因素結合,就順勢又撤回去了。

所以總結來看本場比賽,熱刺這邊本身的戰意並不濃烈,勝負心沒有那麼強。而弗裡克對於熱刺的情況判斷的非常到位,所以針對性的進行了對於庫蒂尼奧和蒂亞戈的使用。同時將佩裡西奇放在中鋒位置也體現了他“因材施教”的能力。

但是,蒂亞戈+基米希+庫蒂尼奧的中場組合。硬度方面和無球方面的不足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也相信弗裡克只是基於判斷到了這場比賽熱刺的情況而做的臨時選擇,如果真的將這個作為今後其他比賽的常規選擇之一,無疑還是有些冒險的。之所以把這個事兒再單獨拿出來提一嘴,還是因為弗裡克有時候突然之間的“大膽”行為,會讓人一下子有些擔心。會害怕他別把大膽變成了習慣,哪天又突然在重要比賽裡大膽一把。拜仁球迷就該膽戰心驚了。

比如弗裡克最後時刻上了磁卡之後,居然直接讓基米希打在中衛位置,而不是讓基米希居右帕瓦爾去中間。也看到了弗裡克在一些細節上有些託大或者說“大膽”。而基米希那次奮力起跳卻沒碰到球,也著實讓拜仁球迷又好笑又有點小擔心。所以,此類“大膽”行為,今後還是少用為妙。

最後祝福一下科曼,就在寫這篇覆盤的時候,科曼的傷勢確診為左膝囊膜撕裂。祝福科曼早日康復,重返賽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