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評-那句經典的“對不起” 定格了國足的十年記憶

關於中國足球的梗,寫上三天三夜都問題不大,但是要論近十年來最經典的一個,“對不起”這三個字,幾乎可以打敗所有的對手。十年了,中國足球沒有變得更好,所以“對不起”這三個字被反覆提及,仿若中國足球最鮮明的一張名片。

2013年的夏天,國足在熱身賽慘遭烏茲別克斯坦逆轉,中國之隊官方微博寫下了這條微博:對不起!當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所引發的傳播病毒性堪稱爆炸,若干年後,依舊毫不過時。如果放在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可能是個堪稱偉大的案子,只可惜放在中國足球身上,滿是諷刺和無奈。

回顧7年前的那條微博,其實它並沒有出現在最合適的時刻。因為就在這條微博發出一週後,國足在熱身賽輸了泰國一個1-5,沒錯,就是引來了范志毅經典炮轟的那場比賽,“對不起”三個字又引發了一場聲勢更浩大的轉發。

特評-那句經典的“對不起” 定格了國足的十年記憶

縱觀中國足壇這些年的歷史,唯獨能與“對不起”匹配傳播效果的,可能也只有那一句“(國足)輸得臉都不要了”吧。一個接一個梗,中國足球堪稱一個爆梗製造機。

那幾年的中國足球出現那樣的混亂不堪,完完全全是一場天災人禍。萬達資本的強勢來襲,讓中國足協一下子過上了富裕的日子。有了錢的足協迅速制定了引進世界名帥的戰略,於是西班牙人卡馬喬在2011年上任國足主帥,替代了過去兩年一直在製造驚喜的高洪波,而這恰恰成為了噩夢的開始。

被伊拉克雙殺讓國足的世預賽之旅很快折戟,而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國足幾乎沒有任何重要比賽,引進卡馬喬的決策完完全全淪為一場高薪養閒的遊戲。終於,在度過了兩年暗無天日的時光後,卡馬喬在2013年的夏天用一場1-5自刎,從中國帶走了數不完的鈔票,和中國球迷“騙子”的罵名。

特評-那句經典的“對不起” 定格了國足的十年記憶

從卡馬喬之後,國足帥位的窩心肥皂劇一直演繹到今天。從傅博短暫救火,再到之後佩蘭上任、高洪波迴歸、裡皮初登寶座、卡納瓦羅閃上閃離、銀狐二度進宮,再到如今李鐵渴望為少帥正名為國足而戰……國足主帥的位置,一刻都沒有消停過。每次換帥,國足成績都會有一個短暫的反彈,但奇怪的是,反彈過後又迅速被打回原形,循環往復,無比鬧心。

那些年的國足為什麼總經歷一些莫名其妙的失意?很大程序深深體現著金元足球帶來的最大弊端:價值觀的偏差。因為為國效力並沒有太多直接回報,而且一旦遭遇了傷病,直接影響著在俱樂部的位置,進而影響到收入。所以,在俱樂部時出力,到了國家隊就佛系,這成了很多國腳心照不宣的默契。我們自上而下地把足球事業當成一筆生意,越來越沒有人情化,越來越功利。

特評-那句經典的“對不起” 定格了國足的十年記憶

平心而論,中國足球這十年沒有經歷過快樂的時刻嗎?當然不是。2010年東亞四強賽,鄧卓翔的死亡三扣破恐韓;2011年熱身賽,鄧卓翔電梯任意球斬雄雞;2015亞洲盃,國足三連勝強勢出線;2017世預賽,絕境之下再破韓;直到2019亞洲盃,武磊梅開二度斬歸化軍,我們不會忘記這些時刻帶來的喜悅。就像2015年亞洲盃,當我們在烏茲別克斯坦身上報了一箭之仇,那條經典的微博又被無數人扒出來,但球迷的轉發語是“原諒你”。

看看吧,中國球迷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可愛。正應驗了那句經典的口號:成也愛你,敗也愛你,不拼不愛你。”可是偏偏這樣的小小願望,卻一次次被現實挫敗,“對不起”這三個字幾乎可以代表概括國足的這十年,一聲嘆息。究竟要到什麼時候,“對不起”能被一次“謝謝你”的刷屏替代?

撰文/大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