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教師招聘考點|布魯納的發現學習

談到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法,我們首先要深入理解,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什麼?學習有著怎樣的過程,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原則分別是什麼?才能順利理解為什麼他會提出發現學習的學習方式。

2020年江西教師招聘考點|布魯納的發現學習

1.關於學習的實質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

【概念反選】

所謂認知結構是個體在與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頭腦中形成的有關世界的認識,把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組合和分類的過程,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即便關於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也會形成不同的認知結構。

比如說到商場,你能想到什麼呢?

把你此刻頭腦中浮現的答案和身邊人對比一下一下,你會發現你已經理解了“認知結構”的概念啦!

2.關於學習的過程

在布魯納看來,學習就是類別及其編碼系統的形成,學習者要把同類的事物聯繫起來賦予它們意義,並把它們連接成一定的結構,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包括:獲得、轉化、評價三個階段。【多選題】

3.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基本方法。【概念反選】

4.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

①動機原則 ②結構原則 ③程序原則 ④強化原則

記憶口訣:凍結城牆——動結程強【多選題】

5.論發現學習

(1)含義:在教學方法上,布魯納提倡“發現學習”,所謂發現學習,就是通過學習者的獨立學習,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發現就是“用自己的頭腦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發現並不侷限於尋求已知的知識,還包括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

譬如,你自己玩遊戲過程中發現了“只要堅持下去不放棄就會贏“,可能這是一條大家都知道的原理,但是在此之前你並不知道,這就是你自己的發現,是千真萬確的發現。

再舉一個例子:地理老師要同學們回家自己想辦法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明天的天氣,運用到的就是發現教學法。

【概念反選】

(2)步驟: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探究慾望—提出假設—驗證假設—解決問題

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提供豐富的資料,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結論和規律。(是不是類似於杜威的五步教學法?)



到這裡,學完了發現學習也學完了接受學習,我們來對比一下兩者的差別:

01各自優缺點

(1)優點:激發好奇心、求知慾、調動學生內部動機、培養批判思維、學生自身體驗所學知識有利於記憶和保持。

(2)侷限性:否認接受學習、對老師要求高教學條件要求高、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能力自行發現知識、也並非所有的知識都適合用發現教學法、教學耗時耗力。

接受學習優點:短時間內傳授大量知識、落實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人類終身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學條件要求低,簡單易行,效率高。

侷限性:不利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間接知識的掌握,容易忽視直接經驗。

02區別與聯繫

區別

①側重點不同,接受法側重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發現法重視探究過程。②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機制不同:接受學生僅需要對知識進行內化,發現學習則需要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進行假設、探究。③知識呈現方式不同:接受學習直接呈現已有的定論,發現學習呈現知識的線索。且發現學習側重比較難的知識的學習。④教師的地位不一樣:接受學習中教師主導、控制,發現學習中教師指導,更側重學生的自主活動。⑤學習效果不一樣:接受學習中學生學到的是由教師統一組織的知識體系,發現學習中,因學生個體的知識經驗、學習方式不同,結果可能會大有不同,同時學習結果也可能較零散。⑥接受學習對教學條件要求低、發現教學要求高。⑦學習內容不同,接受學習的主要類型有:符號、概念、命題。發現學習主張發現一切事物,包括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


聯繫①發現學習需要以接受學習為基礎。沒有一定知識基礎的發現學習是試誤式發現,效率低下,而掌握基礎知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受學習,所以說接受學習是發現學習的基礎。②接受學習需要以發現學習為基礎。發現學習中學生積累了直接經驗,藉助直接經驗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接受學習中老師所呈現的間接經驗。③接受學習中學生也不是完全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也需要主動地去理解,發現,才能真正的內化知識。所以說接受學習中也蘊藏著發現學習的成分。④理論流派相同,都強調已有認知結構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主張循序漸進的學習,通過同化和順應的方式,逐漸豐富已有的認知結構。⑤都重視理解知識,而非死記硬背或者機械訓練。

03教學啟示

無絕對的優劣之分。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特點、教學科目的不同性質、教學條件、自身教學風格等因素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①學校教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發現學習為輔。②隨著學生年齡的上升,接受學習的逐漸讓位於發現學習。③自然科學的學科更多采用發現學習,較難的知識點易採用接受學習。

2020年江西教師招聘考點|布魯納的發現學習

讓每一位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師|成錦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