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僅存的帝國餘威,或被脫歐消耗殆盡

英國僅存的帝國餘威,或被脫歐消耗殆盡

邱 林/文

2019年,世人將不得不繼續目睹曾經稱霸世界兩個多世紀的英國,顯著地減弱自己在國際社會中地位與作用。因為“脫歐”,英國各派政治勢力之間發生激烈的拉鋸戰;因為“脫歐”,英國與歐盟之間持續不斷的討價還價,這些動向正一步一步地將處於困境的英國雪上加霜。

一位久居倫敦的華裔觀察人士何越6月3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要弄倒幾個首相,英國脫歐才有個完?》的文章稱,“從頭到尾,脫歐是保守黨內爭搶首相寶座的副產品。英國政客們利用英國民眾脫歐的意願,製造了一起政治災難,現在已經弄倒了卡梅倫和特雷莎·梅,接下來的繼任人(就算是約翰遜)能在唐寧街住多久?”

由於脫歐進程一波三折,執政黨和在野黨政客們逼宮,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被迫宣佈辭職,將於6月7日離開首相寶座。事實上,脫歐已嚴重分化了英國百年來的兩大執政黨保守黨和工黨,嚴重分化了全國,還超越經濟民生建設,成為全國唯一最重大的陣線分水嶺。

說白了,無論特雷莎·梅的接班人是誰,無人有擎天之力解決過去兩年多“脫歐”形成的爛攤子。

這並非聳人聽聞。兩年多來,經過是否”脫歐“的反覆折騰,英國政治、經濟和軍事都受到沉重打擊,甚至英國《衛報》發表的文章形容為“英國實際上已經奄奄一息”。對普通英國民眾來說,今天一地雞毛的局面,同樣不是他們想看到的。民眾中的“脫歐”派覺得受到了欺騙,因為政客們只顧自己的利益。

自兩年前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以來,在英國所有的主流媒體,除了“脫歐”還是“脫歐”,幾乎看不見什麼別的新聞。然而,英國經濟的持續衰退,漸漸影響到社會政治,讓國家開始走向分裂。

例如,英國境內的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的利益訴求並不一致,英格蘭脫離歐盟,北愛爾蘭乃至蘇格蘭仍主張留在歐盟,那麼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重新劃定邊境很有可能成為兩個國家。

回過頭看,18世紀中期英國打敗法國,奪取法國許多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確立海上霸權地位,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1840年前後工業革命完成,19世紀中期英國處於“世界工廠”地位,全球第一經濟大國,倫敦為世界金融中心,是以英國為中心世界政治格局。

然而,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後起的美國,逐步趕上並超過英國,導致兩國之間的矛盾空前激化。英國從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國際金融中心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

說起來,英國當初參加歐盟本是它放棄舊霸權國家自以為了不起的態度,放棄戰後稱英國與美國盎格魯-撒克遜同盟為“特殊關係”,僅存的一點帝國餘威,跟在美國的後面,對歐洲和北約行使代理人那樣的作為,而成為與歐洲國家對等的一員,生存於歐洲的多邊決策機制的表現。

如今,英國國內存在一種失敗主義情緒,這種情況20世紀70年代末也出現過。當時,大家都聽任大英帝國的衰落,聽任英國成為“歐洲病人”。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當政時扭轉了這種局面,但好景不長,歷史再度重演。

如果用現代的標準來衡量,英國已不再是什麼“大國”,除了跟隨美國在國際舞臺起點波瀾外,不可能再有什麼大的作為。特別是由於“脫歐”久拖不決,政治勢力互相傾軋,在可預見的未來,英國僅存的一點帝國餘威,被消耗殆盡。換句話說,大英帝國將被載入歷史,其“日不落統治”已徹底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