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上的貴族--《精神自治》#

#書架上的貴族--《精神自治》#

如果說曾經有一本書讓我為之驚豔,那麼一定是王開嶺的《精神自治》。

王開嶺在我看來可算是非著名作家,儘管他曾歷任央視《社會記錄》、《24小時》、《看見》等欄目指導,其作品因“清潔的思想、詩性的文字、純美的靈魂”而在大中學校園擁有廣泛影響,入錄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新語文課本》和各類中高考語文試題,被譽為中國校園的“精神啟蒙書”和“美文鑑賞書”。

然而他的另類思想和文字似乎並不被“市場”青睞,與今天的審美市場相去甚遠。

讀王開嶺的書就像一次心靈按摩,時而讓我感受到清晨與日出邂逅的感動,時而又像重慶火鍋大快朵頤之後的酣暢淋漓,而讀後則被深深的滿足所包圍,只想仰天長嘯、拍案叫絕!

一本好書於我而言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特質方可稱得上一個“好”字!

其一是有感的文字,這裡的“感”可以是美感,也可以是質感,還可以是幽默感,總之務求讓“心”有感;

其二,則是在文字之外能為讀者打開一扇窗,跟隨作者的視角、內心去感受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亦或別樣的啟迪。

王開嶺的文字有時明澈、溫潤,有一種溫暖的舒適感,只有清晨從林中走出被第一縷陽光親吻後才能有相似的感覺;

例如:“荒野對人不僅是一種視覺衝擊,重要的在於精神濡染:在神態安詳的原始風物前,生命的原初感、清新感、嬰兒感驟然甦醒,塵囂被遠遠拋開,個體的寧靜、精神的獨立、靈魂的純潔與誠實---重新迴歸人體。”

有時,又具有一種金屬的質感,冷峻、精準,恰似瑞士鐘錶;

例如:“宗教是人對神(宇宙意志)諦聽的結果,反映的是最原始的心靈契約和精神秩序,它傳達的並非人群意志,而是神之律令,其尊嚴乃天然的,無須人工假設或求證”

讀王開嶺的文字,心靈異常繁忙,被他的文字一次次喚醒,一次次催促,好像唯恐錯過和生命、自然的千年約會亦或與人文氣質的精神豔遇,以至呼吸的間歇都成為一種忙裡偷閒。

然而《精神自治》的魅力絕不僅於此,它一邊喚醒我們的內心,一邊帶領我們從人文、大地倫理、文化層面,溫柔的審視這個世界,讓我們試著用一顆甦醒的內心去感受它;

感受奧威爾在戰場上面對“一個光著膀子、提著褲子,正在不遠處小解”的敵人時充滿人性光芒的判斷:“一個提著褲子的人已不能算是法西斯分子,他顯然是個和我一樣的人,我不想開槍打死他”;

感受“希爾為了呼籲保護北美一株被稱為“月亮”的巨大紅杉樹,在樹上棲居了738天,直到該樹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諾放棄砍伐”的尊嚴和對生命的尊重以及為之進行的抗爭;

感受“年老的俄羅斯畫家在林中漫步時邂逅從樹梢後緩緩踱出的滿月”時的那份感動和內心的柔軟;

我想說,當這份觸動沉澱在心底,心靈因此而復甦時,你已不再是曾經的你;

當你回到工作中,你會懂得寬容、理解、與人為善,明白“顧客就是上帝”以及“服務”的價值,明白工作對於個人乃至社會的更多意義;

當你和家人在一起,愛和珍惜對你已不再陌生,你會試著重新評估每一個瑣碎的關切、每一聲嘮叨、每一個牽掛的眼神;

當你和朋友在一起時,你會明白友誼的本質在於付出,更加珍視他們,而遠離無效社交;

《精神自治》還讓我們明白,生命除了“生理層面”的活著,還有更多的意義和價值,在物質世界的打拼之外還能偶爾和內心進行一次深度交流,而不至把它遺忘在另一個世界。

就像書中所說“我們必須仰望點什麼,必須時常提醒自己,讓疲倦的視線從物面上移開,從狹窄而瑣碎的生存槽溝里昂起,向上,向著高遠,看一看那巍峨與矗立,看一看那自由與遼闊,澄明與純淨……”

若干年前,和《精神自治》的偶遇,讓我從曾經的事業打拼中抽出身來,注意到世界上還有這樣一些人,注意到他們還可以這樣活著,注意到他們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注意到他們的歡笑和痛苦;

轉而關注我自己的生活,發現事業不是生活的全部,回憶起曾經的夢想。

我開始試著去感受這個世界,感受我過去忽略的部分。

在新疆,我感受它的色彩斑斕;

在西藏,我感受它的神奇壯麗;

在耶路撒冷,我感受神性的光芒;

在尼泊爾,我感受佛陀的慈悲。

我想我被喚醒了,我開始注意到自己對自由的渴望,開始注意到生命中更多的美好,開始為了夢想重新規劃和設計我的人生,一個全新的、真正屬於我的生活開始了。

我想,一本書如果僅僅是文字層面的完美,那麼無論怎樣的精彩絕倫,也僅僅是在“術”的層面登峰造極,文字如果不能震撼靈魂,啟迪心靈,那麼永遠也無法到達“道”的層面;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過“有道無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精神自治》告訴我們“敬畏自然,尊重規律,珍愛生命”就是這個世界的“道”。

它從“道”的層面啟迪人們對生命的尊重乃至對整個地球生態的尊重,呼籲人們基於對生命規律的理解去思考生命的價值,去理解大地倫理,反思我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政治、生態、人文等各個領域的諸多行為,從而引出“戰場良知”、“大地倫理”、“文化堅守”等一系列話題的討論。

最終讓讀者在這場大討論中完成一次心靈的自習和靈魂的洗禮。

《精神自治》的文字有一種高貴的美,它驕傲的矗立在書架上不起眼的角落中,似乎時刻在提醒我:什麼才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部分;提醒我作為人的那份驕傲和堅守。

擁有這樣一本書,我深感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