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下灌區克服疫情影響四舉措保障春耕生產用水

4月1日起,灤下灌區進入水稻生長期供水階段。為保障用水需求,灤河下游灌溉事務中心克服受疫情影響,積極爭取水源,堅持科學調度,努力實現灌區春耕生產按需供水。

一是充分利用灤河徑流開展冬灌。與灌區各相關單位溝通,詳細掌握水情、墒情,調控水量,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做到滴水入田,在灤河徑流逐年減少的不利情況下,冬灌累計供水8400萬m3,比上年多供水1000萬m3,緩解生長期供水壓力。二是做好巡查、維護,及早開展生長期供水。通過採取及時清理渠道,確保輸水暢通。維修調試設備,保證安全運轉等措施,4月1日起開展水稻生長期供水。截止目前,已為曹妃甸區農業供水1200萬m3。三是預判供水矛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通過摸清地下水壓採新增灌溉面積、供水量和供水方式等,制定科學供水調度方案,確保良好供水秩序。針對渠道水草阻水問題,積極協調資金購買河道除草設備,確保渠道輸水能力。四是創新手段,強化供水調度。克服疫情影響,通過電話、網絡、視頻等方式,及時與用水單位和基層用水戶溝通對接,把灌溉用水配水計劃、供水方案做實做細,確保水資源高效利用,維護良好的供水秩序。

目前,灤下灌區供水工作總體平穩有序,已完成泡田面積近30萬畝,下一步繼續協調水源、科學調度,為育秧插秧用水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來源:唐山市水利局網)

原文地址:http://slj.tangshan.gov.cn/shuiwuju/pindaosy/20200413/85803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