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職業規劃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 李白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李白

淮南小壽山謹使東峰金衣雙鶴,銜飛雲錦書於維揚孟公足下曰:“僕包大塊之氣,生洪荒之間,連翼軫之分野,控荊衡之遠勢。盤薄萬古,邈然星河,憑天霓以結峰,倚斗極而橫嶂。頗能攢吸霞雨,隱居靈仙,產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寶,罄宇宙之美,殫造化之奇。方與崑崙抗行,閬風接境,何人間巫、廬、臺、霍之足陳耶?

昨於山人李白處,見吾子移白,責僕以多奇,叱僕以特秀,而盛談三山五嶽之美,謂僕小山無名無德而稱焉。觀乎斯言,何太謬之甚也?吾子豈不聞乎?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假令登封禋祀,曷足以大道譏耶?然皆損人費物,庖殺致祭,暴殄草木,鐫刻金石,使載圖典,亦未足為貴乎?且達人莊生,常有餘論,以為斥鷃不羨於鵬鳥,秋毫可並於太山。由斯而談,何小大之殊也?

又怪於諸山藏國寶,隱國賢,使吾君榜道燒山,披訪不獲,非通談也。夫皇王登極,瑞物昭至,葡萄翡翠以納貢,河圖洛書以應符。設天綱而掩賢,窮月竁以率職。天不秘寶,地不藏珍,風威百蠻,春養萬物。王道無外,何英賢珍玉而能伏匿於巖穴耶?所謂榜道燒山,此則王者之德未廣矣。昔太公大賢,傅說明德,棲渭川之水,藏虞虢之巖,卒能形諸兆聯,感乎夢想。此則天道闇合,豈勞乎搜訪哉?果投竿詣麾,舍築作相,佐周文,贊武丁,總而論之,山亦何罪?乃知巖穴為養賢之域,林泉非秘寶之區,則僕之諸山,亦何負於國家矣?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來,爾其天為容,道為貌,不屈已,不幹人,巢、由以來,一人而已。乃蚪蟠龜息,遁乎此山。僕嘗弄之以綠綺,臥之以碧雲,漱之以瓊液。餌之以金砂,既而童顏益春,真氣愈茂,將欲倚劍天外,掛弓扶桑。浮四海,橫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雲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長吁,謂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與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蔭君青松,乘君鸞鶴,駕君虯龍,一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耳?此則未可也。乃相與卷其丹書,匣其瑤琴,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洲,不足為難矣。即僕林下之所隱容,豈不大哉?必能資其聰明,輔其正氣,借之以物色,發之以文章,雖煙花中貧,沒齒無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獸,以驅之四荒,磔裂原野,使影跡絕滅,不幹戶庭。亦遣清風掃門,明月侍坐。此乃養賢之心,實亦勤矣。

孟子孟子,無見深責耶!明年青春,求我於此巖也。

李白的職業規劃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      李白

詳細註解

1淮南小壽山謹使東峰金衣雙鶴 小壽山∶湖北安陸小壽山,這是郭沫若注的。謹使,謹,鄭重恭敬。金衣雙鶴,金色的仙鶴。

2銜飛雲錦書於維揚孟公足下曰 銜∶ 銜者。 足下,是對對方的尊稱。譯為“您”。足下是舊時交際用語,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 。

3僕包大塊之氣 僕∶ 謙稱自己。大塊,大地,大自然。

4連翼軫之分野 翼軫∶天上的方位屬於翼、軫兩星宿的分野。

5盤薄萬古,邈然星河 盤薄∶牢固。邈然∶邈遠。

6倚斗極而橫嶂 鬥∶天上的北斗星。

7產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寶 隋侯∶地名。 卞氏∶卞和。

8罄宇宙之美,殫造化之奇 罄、殫∶都是用盡,窮盡。

9何人間巫、廬、臺、霍之足陳耶 陳∶陳列,相提並論。

10見吾子移白 移∶移文,也稱“移”,“移書”,是一種起源很早的平行文種。移文常常是針對內部不同意見而發,多用於曉諭和責備,文辭比較溫和,重在改變對方看法。白 ∶明白。

11假令登封禋祀 登封禋祀∶祭天祭地。

12庖殺致祭 庖殺∶廚師殺牲。

13暴殄草木 暴殄∶滅絕。

14瑞物昭至 瑞物∶祥瑞之物。

15設天綱而掩賢 天綱∶天網。

16窮月竁以率職 月竁∶月窟,指月亮。

17風威百蠻 百蠻∶少數民族。

18果投竿詣麾,舍築作相∶ 指姜子牙和傅說的典故。

19近者逸人李白 逸人∶超然於流俗之外的人 。

20不幹人 幹∶求,請。

22巢、由以來 巢、由∶ 巢父、許由,唐堯時代的隱士。相傳堯以天下讓巢父,不受,又讓許由,亦不受。也有人認為巢父就是許由。詩文用典一般並稱"巢由"或"巢許"。

23乃虯蟠龜息 虯∶神龍。

24僕嘗弄之以綠綺 綠綺 ∶琴名。據《廣博物志》載:"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悅之,賜之以綠綺之琴。"

25掛弓扶桑 扶桑∶天陽升起的地方,化用阮籍詩句"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表達其飛昇仙遊的願望。 。

26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 ∶出自《孟子·盡心上》:"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7申管、晏之談 管、晏∶管子,晏嬰。

28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寰區、海縣∶兩詞 對應的 ,一指天下,一指皇帝控制區域 。

29發之以文章 文章∶文采。

30雖煙花中貧 煙花∶春景。

31不幹戶庭 幹∶侵犯。

李白的職業規劃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      李白

今譯:

淮南小壽山特派遣兩隻金色的仙鶴銜錦書給揚州孟公,信中說:我包含著自然之氣,生於洪荒之間。連接翼宿、軫宿(荊楚地區)的分野,控扼著荊州、衡州的地勢。牢固萬年,邈然星河。山峰高接虹霓,連綿到北斗。還能攢吸霞雨,隱居靈仙。出產隋侯珠,蓄藏寶玉的光芒。窮盡宇宙的美,竭盡造化的奇。正可以與崑崙山抗衡,與閬風相鄰。人間的巫山、廬山、天台山、霍山豈能與我相提並論?

昨天,我在山人李白處看見您送來的《移文》。批評我以多奇,譴責我以特秀,而大談三山五嶽之美,說我是小山,無名無德而著稱。看了你的話,荒謬得怎麼這樣厲害啊!您豈沒聽說過:無名是天地的初始,有名是萬物的母親。假如讓帝王來我這裡登封禋祀(與三山五嶽是一樣的效果),何足用大道來譏笑我呢?然而能損人費物,庖殺致祭,暴殄草木,鐫刻金石,使載圖典,也不足為尊貴吧?況且莊生曾有高論,小麻雀不羨慕大鵬鳥,小毫毛也可並列於泰山。如此看來,(我與三山五嶽)又有什麼小大之別呀?

您又批評我“藏匿國寶、隱蔽賢才,使我們君王採用在大路上懸榜文、焚燒山林等方式,都不能獲得賢才。”這也是不對的。當今皇帝登極,祥瑞接連出現,外國的葡萄、翡翠紛紛入貢中原,河圖、洛書屢屢出現印證了盛世。撒開天網蒐羅賢者,窮盡四方的人才出來供職。天地不繪秘藏珍寶,中原文明影響到少數民族,就像春風滋養萬物。明君以四海為家,哪有英賢珍玉能藏匿於巖穴啊?所謂採用榜道、燒山等方式來求賢,不過是因帝王的品德尚未廣大。昔日周朝的大賢姜子牙棲居在渭川旁,商朝的人才傅說藏匿在虞、虢的山岩下,也都能形成徵兆和占卜,託夢給帝王。這是天道闇合,豈用得著搜訪?姜子牙扔掉釣魚竿來輔佐周文王指揮軍隊,傅說捨棄築牆的工作來擔任商朝武丁王的宰相。總而言之,山有什麼罪?可見巖穴是養賢的地方,林泉不是秘寶之區。我這座山,有什麼地方對不起國家呢?

最近,一位逸人李白從巴蜀而來。他仙風道骨,不委屈自己,不乞求別人,是從堯帝時期的隱士巢父、許由以來的第一人。他盤曲身體屏蔽呼吸(一種高級的道術),居住在這座山。我曾送良琴給他撫,送碧雲給他睡覺,送瓊液為他嗽口,送仙丹給他服用。很快,他就越來越帥,真氣越來越多了。他還準備倚劍天外,掛弓到太陽中。浮游四海,橫行八荒。跳出宇宙的寥廓,登覽雲天的渺茫。不久,李公卻仰天長嘆,對他的朋友說:“我不能去啊。我與你成功了就普濟天下百姓,失敗了就修身養德。怎麼能吃著壽山的紫霞,靠著壽山青松的庇護,乘坐著壽山的鸞鶴,駕駛著壽山的虯龍,青雲直上,去當神仙呢,不能這樣呀。”於是,他和朋友一道收拾起道教的丹書和瑤瑟。申張管仲、晏嬰的王霸學說,謀劃帝王的統治之術。竭盡智能,願為宰相。使天下安定,神州清平、統一。等到君王的大業成功,光宗耀祖的事情完畢,然後與范蠡、張良一樣,在五湖中划船,在滄洲中隱居,也不是難事。屆時,我壽山林下隱容賢才的功勞,豈不是大嗎!我壽山必能資助他聰明,輔佐他以正氣,借給他物色,使他的文彩勃發。即使我春天的景色因此衰落,也永遠不後悔。我把山精、木魅、雄虺、猛獸全部驅趕到四荒去,消滅在原野,使它們影跡絕滅,不來干擾李白的戶庭。還派遣清風為李白掃門,明月為他侍坐。這就是我的養賢之心,實在是很勤勞了。

孟縣尉啊孟縣尉,不要再批評我了!明年春天,你再來找我吧(李白就要出山去做一番大事業了)。

李白的職業規劃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      李白

文章內容

這篇文章作於開元十五年(727),當時李白初遊安陸(今屬湖北省),與原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暫時定居下來,以安陸為中心四處漫遊。這篇文章代壽山答孟少府的指責,把寫壽山將壽山人格化,以遊戲的口吻。寫壽山雖無名而奇偉秀麗,是隱喻自己懷才不遇;同時文中也提到自己,並申述了自己高遠的理想。整篇文章帶有自序的性質,像是李白的人生規劃。

李白的職業規劃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      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