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你想過你有一天會失去聽力嗎?”

因為失聰而成為聽障者的,中國有2700萬人。大多數聽力正常的人對於失聰或多或少有一些誤解。


這種誤解有生育上的。

“聽障父母才會生出聽障小孩。”


有失聰干預上的。

“反正都失聰了,愛咋咋地吧。”


有對聽障者的稱呼上的。

“你聽不到啊?那你是聾啞人咯?”

.....................


昨天,我們採訪了三十多個人,有聽障者,有聽障者的父母,有聾教育和手語專業的聽人,也有不瞭解聽障圈子的聽人。在愛耳日這天,我們想用這篇文章告訴大家。


失聰與聽障者。

其實離我們很遠又很近。


名詞註釋


手語聽障者:使用手語為母語的聽障人士。


口語聽障者:使用有聲語言(口語、漢語)為母語的聽障人士。


雙語聽障者:漢語、手語都能平衡掌握和使用的聽障人士。


手語和口語雙文化的聽障者: 聽人世界和聾人世界轉換自如的聽障者,手語和口語在生活中都能使用,但這類人很少。


聽人:平均聽力損失≤25dB HL的健聽人。


常 / 識/ 篇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1.並不是只有聾人父母才會生出聾小孩。


@甜媽,重慶

我女兒是2001年2月份因為腮腺炎發燒失聰的,當時我做了很多努力想把她的耳朵治好。但是在大坪醫院治療了兩個月後,醫生勸我放棄,他說我女兒的耳朵聽神經已經被燒壞了,屬於神經性耳聾,花再多錢都治療不好,讓我們出院等待奇蹟。


@薇媽,陝西

我女兒屬於低體重出生兒,體質一直不太好,三歲之前一到換季的季節就感冒發燒,晚上發燒送急診打退燒藥都搞了好幾次。

有一次就診的過程中,因為一直髮燒導致急性肺炎,醫生給開了慶大黴素,感冒發燒倒是治好了,但是我女兒卻失聰了,由於當地醫院的條件限制,一直耽誤到四歲才確診。


@豆腐爸,湖北

我是聽人,我家裡有兩個聾孩子。


2.為什麼有些父母不做基因檢測?


@甜媽,重慶

當時家庭條件不好,沒有那個意識。


@薇媽,陝西

雙方身體健康,家族沒有遺傳病史。孕前沒有做過基因檢測,因為那個年代,小縣城也沒有條件。


知識點


聽障者的孩子不一定耳聾,聽障者是否生聾兒取決於其本身的致病原因。


如果孕婦在懷孕早期因環境因素造成孩子耳聾,或者後天由於噪聲、外傷等失聰,這樣的耳聾通常是不遺傳的。


遺傳性耳聾多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要注意的是,可導致遺傳性耳聾的基因很多,為了對下一代負責,一定要高度重視孕前基因檢測,聽取醫生的專業意見。


一定要早診斷、早發現、早干預!


初篩:新生兒生後3-5天,住院期間進行聽力篩查。


復篩:出生42天內的嬰兒初篩沒“通過”,或初篩可疑,甚至初篩已經通過,但屬於聽力損失高危兒和重症監護病房患兒,需要進行聽力復篩。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平時觀察。


例如:如果嬰兒1至3個月時對於突然而來的巨響毫無反應,3至6個月時不會尋找聲源,9至12個月不能執行簡單指令,1歲左右沒有開口說話等,就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複查聽力狀況。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3. 孩子失聰後,聽障者的父母做了什麼?


@甜媽,重慶

我一直沒有放棄,所以只要別人跟我介紹偏方,我都會逼我女兒吃藥試驗。我一直沒有把她當耳聾的孩子,所以一直讓她讀普通的小學,心裡期盼著奇蹟發生。

但事實證明,康復訓練不足的聾童,在沒有完全恢復聽力的情況下,不適合繼續讀普通的學校,否則會耽誤她學習,就送它去讀特教學校。她高中畢業後,要去讀大學,我們慎重考慮後,讓她做了單側人工耳蝸,但是恢復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


@薇媽,陝西

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之後,我們開始面對這個現實。我們採納了醫生的建議,給女兒配了一個當時最好的助聽器。到了上學的年齡後,我們不忍心送女兒去特殊教育學校上學,堅持把她送到普通的學校接受教育。

我女兒非常聰明,在小學期間的學習屬於中上等,但上中學以後,就慢慢跟不上了,特別是高中的時候,最後勉強考上了大專。為了女兒的未來,我們決定讓她在大專畢業的那一年做雙側人工耳蝸,選的是美國AB耳蝸,手術後,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豆腐爸,湖北

當我知道我的孩子是聽力障礙後,我們帶他四處求醫,跑遍了北京和上海,最後得到的結果是馬上配助聽器以及做康復訓練。


知識點


如果得到及時的早期干預和專業的聽力言語訓練,很多重度聽力損失的聾童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口語能力。


一般來說,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症患者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的效果比較理想。如果聽力持續下降,導致助聽器無效,可以考慮人工耳蝸手術。


目前,國家有很多針對聽障兒童的康復救助政策,具體可以登陸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的網站查詢。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4.聽人對於聽障者失聰原因的認知。


@張仲景,北京

我覺得,一是先天的原因,二是後天的原因,比如病痛、外傷什麼的(比如貝多芬)。


@樓樓,服裝設計師,廣州

先天或者後天生病吧。


@靜老師,特教老師,海南

因為先天性遺傳或後天藥物致聾。


@歌盡,北京

疾病、一些意外。


@七妖,媒體人,重慶

先天因素有基因缺陷導致的先天性失聰等,後天因素有外力傷害,藥物作用,病理性失聰等。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分先天聾跟後天聾吧,先天是出生的時候就失聰了。但是我身邊的聾人朋友大部分都是後天的,小時候生病了,醫生用藥用錯或者用多了,導致耳神經壞死。


@陶然,設計師,廣州

原因相信有很多,先天、意外、心理壓力等等都有可能。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5.聽障者失聰確實存在很多種因素。


@甜餅,雙語,重慶

發高燒

@徐凱楓,雙語,湖北

我是一歲失聰的,原因是基因突變。

@松鼠,雙語,重慶

2歲半失聰,發高燒被送到醫院,因為過度使用藥物導致失聰。

@菜雞,手語,湖南

好像是1-2歲,吃藥的原因。


@匿名1,雙語

先天性失聰。

@匿名2,手語,重慶

三歲,藥物致聾。

@匿名3,雙語

基因突變。


@匿名4,雙語

發燒導致,神經性耳聾。

@匿名5,雙語

不明原因。

@匿名6,雙語

我是先天。

@芳芳,貴州,雙語

發高燒打針。

@小黃,口語

高考畢業後,生了一場大病,手術後失聰了。

@匿名7,手語

先天性失聰。


@匿名8,雙語

先天性的,隱性遺傳。

@匿名9,雙語

耳毒性失聰。


知識點


耳聾的成因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情況。 先天性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母親妊娠分娩過程中的感染因素等,多導致患兒出生時、出生後不久就出現聽力的損失。 後天性因素引起的耳聾可以發生在任何的年齡,比如:藥物致聾;隨著衰老,聽力損失風險漸增;環境或者噪聲過大,超過正常忍耐閾值等等。


很多耳毒性藥物引起的聽力損害是不可逆的。


有藥物中毒性耳聾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儘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最典型的就是氨基糖甙類抗生素。


有許多聽障者的藥物性耳聾是“一針致聾”,這說明他們對藥物的毒性比一般人更敏感,這是因為他們可能攜帶了線粒體DNA A1555G突變


這種基因可以通過母系遺傳方式傳給下一代。對這類人來說,基因檢測可以有效地預防後代的耳聾發生。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6.聽人平時有沒有什麼聽力保護措施?

@張仲景,北京

沒有什麼特別的保護措施,不過我很少用耳機。偶爾需要隔音聽東西,也用的是頭戴式,不是入耳式,聲音也不會開很大,這算是種保護麼?


@靜老師,特教老師,海南

平時在聽音樂時儘量不用耳機或是將聲音調小。


@歌盡,北京

耳機音量不會太大,不去或少去吵鬧的環境。

@七妖,媒體人,重慶

合理使用耳機,控制音量,會定期清理耳朵。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不在太吵的地方待太久,睡前摘掉耳機,耳機聲音不會開得太大。

@陶然,設計師,廣州

平時用耳機的時候會盡量不要提高音量,儘量不在喧囂的環境裡用耳機。


知識點


第一,要戒除掏耳朵的習慣。

第二,要遠離噪音和現場(包括放爆竹)。

第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菸酒和耳毒性藥物。


第四、擤鼻涕時要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


第五,避免打擊頭部,更不可掌擊耳部。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理 / 解/ 篇
健聽如何互融?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1. 聽人眼裡的聽障者是什麼樣的?

@張仲景,北京

在認識我朋友前,我以為聽障人士是完全不能聽到聲音和說話的。認識她之後,我才知道聽障人士也會有不同的情況,也意識到微弱聽力、聽力受損這些情況,也應該在“聽障”這個概念中。

@樓樓,設計師,廣州

我認為應該是很難溝通的,因為溝通不易,應該比較靦腆內向。


@靜老師,特教老師,海南

我覺得聽障人士除了聽力有缺陷,其他的與健全人一樣,任何事情都能做。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沒接觸之前,我覺得聾人從小到大遇到的困難是比較多的,他們的能力還有心態都比我強。


@七妖,媒體人,重慶

跟普通人沒有區別啊,正常生活無太多障礙。


2. 聽人覺得聽障人士是怎麼溝通的?有何感受?


@張仲景,北京

手語,這點肯定是沒跑了。不過熟悉的人們之間,我覺得,可能除了手語,也應該有十分默契的眼神交流吧。

我覺得聽障主要影響的還是人際溝通吧,但是在網絡上,並不會感覺出這個問題。只有在線下交流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聊天不是特別順暢。

不過時間長一點後,也就可以習慣一些。

@樓樓,設計師,廣州

寫字或者比劃。

我接觸聽障者後,發現聽障者比我想象的要好溝通,我只要慢慢說話即可。我的聽障朋友性格也挺開朗的,穿著時髦,不開口的時候與常人無異,可能是因為接觸過的兩位聽障人士都能說話,會讀唇語。

@靜老師,特教老師,海南

在不認識聾人朋友之前,覺得他們是靠手比劃溝通的。第一次接觸聾人的時候,看到他們打手語覺得很好玩,發現手語很美,每個聾人都很友好。

我覺得聽障人士除了不能聽,其他的與健全人一樣,任何事情都能做。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沒接觸之前,我覺得聾人手機打字,或者寫字看吧。我大學之前都沒有遇到過聾人,所以很陌生。到大學才慢慢熟悉。

第一次接觸他們,是老師給我留的作業我不會,就鼓起勇氣問了他們。他們很積極的教我手語。我就感覺聾人其實很好相處,而且也很熱心。


@歌盡,不明,北京

鍵盤打字溝通。

雖然他們在聽力上有些困難,所處的聲音的世界不同,但熱愛生活的心情並不受到影響,所有認識的聽障朋友都很溫和、積極。

@七妖,媒體人,重慶

跟普通人沒有區別啊,正常生活無太多障礙。覺得他們比普通人更努力,更熱愛這個世界,而且很善良。

@陶然,設計師,廣州

手語、手勢、文字。

在我的認知中,因為失去了聽力,或者聽力有障礙,他們在視覺方面會很敏感,擅長觀察;使用手語的時候很生動很美。

由於目前只在網絡上接觸過,我感覺到他們對於信息的回應很敏感,會非常肯定地確認對方已經接收到訊息,及時響應對他們很重要。

3. 聽障者是怎麼解決溝通問題的?

@徐凱楓,雙語,湖北

首先,我會手語,和聾人朋友們溝通沒有任何障礙;其次,我會口語,我也可以和聽人朋友進行口頭交談。

但是我的口語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晰,準確率在70%左右。所以有時候,聽人朋友跟我說話,我卻聽不太清楚的時候,我會用打字,寫字等方式來進行溝通。

來電話的時候,我是沒有辦法接的,我就會找我的聽人朋友或者父母,請他們幫忙接聽。

@VIVI,口語,陝西

我的父母從小就把我送進了普校學習,所以我只會漢語和口語溝通,也會看口型。很多時候我會把自己的語速放慢,然後和對方表明我是聽障,確認他是否能聽懂我說話,請他把語速放慢些。

如果是需要打電話的話,通常會直接和對方回覆短信,解釋原因再溝通。


@松鼠,雙語,重慶

第一,當我和聽人溝通的時候,會提前告訴他,語速請稍微慢點,希望他能理解。第二,如果是跟聾人溝通,我會閉著嘴巴,用手語交流比較方便,這樣會使雙方都舒服。第三,跟重聽人交流時,我會用手機打字或者筆談。

必須要用語音溝通時,我會用手機翻譯軟件,把語音轉換文字,或者找手語譯員幫我翻譯。

@王建源,手語,天津

遇手語族用手語,遇口語者用筆談、機談或者說很簡單的話。

如果不得不進行語音交流,我會想辦法解決。比如使用APP如訊飛、音書或者短信聯繫等。如果還是非得口語交流,我可以嘗試著說簡單句,我覺得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劉凱文,手語,長春

手語、口語和書面語(漢語)靈活運用。

如果需要語音溝通,我一般用音書。因為它的語音轉文字和文字轉語音的功能的效率很高,可以很快解決問題。

@菜雞,手語,湖南

用手語交談。

需要語音溝通的話,在有路人情況下看看可以不可以幫忙。沒人的話,我會上QQ問朋友能不能幫忙打電話。

@匿名2,手語,重慶

通常都是手語,看不懂就用文字寫下來。

需要語音溝通的話,就靠自己努力聽懂,如果不行會發短信說明原因。

@匿名3,雙語

如碰到聽人就口語溝通,聾人就打手語溝通交流。

像拿外賣拿快遞的語音溝通情況,我會用固定的一兩句結束對話,對於陌生人會看情況解決。


@小黃,口語

主要是通過手機或者其他翻譯工具轉成文字。

如果要語音溝通的話,我會發短信,或者儘量避免這種情況。

4.聽人有沒有在路上遇到過打手語的人?


@張仲景,北京

我突然想起來,我曾經在北京地鐵上看到幾個朋友之間正在用手語聊天,應該是在聊很有意思的話題,大家的表情都很開心。

雖然我看不懂手語,不過那一會兒,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地鐵上“偷聽”到一群夥伴講笑話一樣,他們的那種開心的感覺也是可以傳遞過來的。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我看到後會很想去跟他們聊聊天。每個地方,每個人手語風格都會有所不同,我覺得作為手翻一定要多跟聾人接觸,能夠適應各種風格。


@七妖,媒體人,重慶

很酷欸,想了解他們到底說的什麼意思 而且覺得他們手部很靈活。


@陶然,設計師,廣州

會產生學手語的衝動。

@小吉,河南

很吃驚,覺得很好玩。

@啵啵,重慶

有,覺得只是類如健聽人士所用的口頭言語一樣的交流工具,平心視之。


知識點

手語是聽障者的一種溝通方式,但不僅限於手語。

在以前手語翻譯沒有職業化的年代,聾人一般是讓自己家中的健聽成員來幫忙翻譯。現在,在中國已經有了專門的手語翻譯公司和遠程翻譯軟件。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5.聽人覺得聽障者最討厭「聽 」到別人說什麼?


@張仲景,北京


我覺得拋開受眾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外考慮的話,對於聽障人士來說排在第一位的,可能還是“聾”或者“聾子”吧。

其實語言本身是沒有情緒的,但是人們附加在文字上的感覺,就會帶給一個詞很多情感上的意義。

比如“盲”和“瞎”,直觀感受上,前者要比後者好一點,但是“亡目”和“目害”,本身的意義沒有什麼區別。

“聽障”這個詞,我覺得也是書面語和官方化帶個詞語更合理的一種解讀,的確比“聾”感覺要溫和一些。

@樓樓,設計師,廣州

我覺得應該最討厭被人區別對待吧。例如有人說:“他是聽障人士,你們說話要大聲點”之類的,我覺得會說這句話的人很煩。

儘量表現正常點,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靜老師,特教老師,海南

聽障人士最討厭聽到:“這個人是聾子,是啞巴”、 “你不行”、“你不會” 。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我覺得現在社會很多人對於聾人群體誤解都比較深。有些人會喊他們“聾子”、“啞巴”等等。

我覺得這些有點侮辱性的詞是聾人們最不願意聽到的吧。


@七妖,媒體人,重慶

聽到別人說他們很可憐,過度去憐憫他們。


@陶然,設計師,廣州

討厭任何調侃或者拙劣模仿聽障人士打手語的樣子。討厭對方看到是聽障人士,直接放棄溝通。

6.聽障者最討厭「 聽 」到別人說什麼?


@徐凱楓,雙語,湖北

啞巴。

@松鼠,雙語,重慶

我最討厭的字眼是“啞巴”。

@vivi,口語,陝西

最討厭聽到“聾子”。或者一些別人討論的時候,我問他們說了什麼,他們會說“你不用知道”、“沒聽到就算了”。


@王建源,手語,天津

我最討厭聽到的字,倒是沒有,因為我個人比較佛系。


@劉楷文,手語,長春

聾子、聾啞。


@匿名2,手語,重慶

啞巴、聾啞人。

@匿名3,雙語

啞巴。

@匿名4,雙語

聾子。

@匿名5,雙語

“你不懂”之類的。

@芳芳,雙語,貴州

“啞巴”、“聾人真的好可憐”。

@小黃,口語

“她聽力不好”。


@匿名6,雙語

“沒事,不用你來做這件事”。

知識點


常言道“十聾九啞”,但其實這並不是事實。

聽障人士的發音器官是完好無損的,只是由於幼年時失去聽力,正常的言語鏈被打斷,影響了口語的習得。



聽人和聾人交談要注意哪些事項?


1.聽人和戴助聽器或植入電子耳蝸的聾人交談時,應適當注意提高音量,放慢速度,口型稍稍誇張,但態度上仍需要保持自然。

2.說話時不要把自己的口鼻遮住,也不要戴口罩,因為聾人需要看口型來配合聽。

3.聾人和聽人談話時,眼睛會一直盯著聽人的面部,這是因為他們習慣通過表情和口型來幫助自己聆聽。但是,對聽人來說,交談時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對方是很粗魯的。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有時會造成誤解。

5.如果聽人會手語,那麼就直接用手語和聾人交流,不需要一邊打一邊說。

6.如果在手語交談過程中,有其他不會手語的聽人加入談話,那麼會手語的聽人有義務告訴聾人,自己在和對方說什麼,以免聾人陷入尷尬。

7.在有聾人出席的公開場合,必須安排手語翻譯、字幕速錄或使用語音識別軟件,做好信息無障礙工作。

最重要的是,聽人要以平常心和聾人交流。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認 / 同/ 篇
怎麼與自己和解?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1.聽障者想開或沒想開的那些瞬間。

@甜餅,雙語,重慶

我失聰的時候年齡比較小,其實是懵懂無知的。但因為失聰,我被校園暴力了很長時間,這段經歷讓我對自己身份產生了不認同。直到2017年的時候,我終於跟自己和解了,心態也放開了。

我現在能夠坦然直視我的缺陷,不掩飾我佩戴的助聽器。因為我覺得我的缺陷雖然屬於我身體的一部分,但不能決定我的人生。

再說,也不是誰都有在腦裡植入電子設備的機會,哈哈。

@松鼠,雙語,重慶

我失聰後特別難受,腦子和心理上都是處於空白的狀態。因為在失聰前,我能夠聽到那些美好的聲音。真的,失聰這件事對我來說太不方便,不只是生活不便。

但失聰畢竟是事實,我就算不接受也得接受。

@王建源,手語,天津

當我知道我是聾人的時候,我心裡是不忿的。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如果我能聽能說,那我是不是就擁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後來,我想開了,如果人人都一樣,那世界未免太無趣了點,正是因為芸芸眾生的截然不同,才讓每個人擁有了波瀾壯闊的人生。


@劉楷文,手語,長春

在接觸聾哲學之前,覺得自己的聾是個很不好的健康狀態,接觸後我便明白這不過是一種特殊意義,我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來生活。

@匿名1,雙語,重慶

自懂事以來,就算自己的聽力特殊,但因為身邊人的鼓勵,所以在那個年齡階段並沒有感到自卑。

@芳芳,雙語,貴州

順其自然,但耳聾有好處,不用擔心晚上被吵醒。

@小黃,口語

一開始很不能接受,很排斥跟別人交流,特別是家人或者熟悉的人,能躲就躲。

@匿名2,手語,重慶

非常難以接受,覺得自己的世界和別人的不一樣,很自卑。

2.聽障者父母的心理掙扎與盼望。


@甜媽,重慶

我不管任何時候都沒有把我孩子當成聾孩子看待,她在我心裡比正常孩子更聰明更吃苦。我對她的期望就是讓自己健康快樂,一定要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薇媽,陝西

自從我們知道了女兒聽力受損的事實以後,自然是很擔憂她的未來呀,以後上學辦,工作怎麼辦?生活怎麼辦?婚姻怎麼辦?……焦慮過後就得面對。

我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她寬容大度包容的心態,雖然身體不健全了,但希望我女兒有個健康的心理,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面對和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積極向上,平平安安地過一生!


邊 / 緣/ 篇
那些被我們忽視的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聾童》(Deaf Child)海報,導演:Alex De Ronde


語言難民:聽障者第一語言沒建立好,也沒學好第二語言,就會成為語言難民。

為了避免與人溝通時的尷尬,他們會慢慢地將自己孤立起來,性格可能會變得孤僻或抑鬱。


@菲菲,學生,貴州

當我還沒熟練掌握第一語言時,我的語境突然就被環境的轉變而打亂,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適應新的語言文化。現在我偏向於使用口語溝通,但是在有時候會遇到口語手語都無法派上用場的情況。


@火火,學生,重慶

我接觸觸手語文化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手語不太好。我有佩戴助聽器,但聽不清楚,所以很難分清q、z、x等的發音方式,偶爾一說話就會把聲音包起來,聽起來很不清晰,我就不怎麼敢說話了。


@小秋同學,學生,重慶

在普校都是和聽人相處,之前也沒有認識過聾人朋友,所以對手語完全沒有接觸過,也沒怎麼了解。要命的是,我聽力也不是太好,發音有時候不太準。

在普校的時候,很少和大家溝通,大家其實也很少和我說話,因為和我說話還是挺不方便。上課時,看到老師離我那麼遠,我心裡那個委屈呀。

我現在讀的大學裡,大部分聽障同學都更擅長手語,我的手語不太好,導致我和他們溝通不怎麼方便。目前溝通最多的,是和會口語的同學。


@張雪潔,學生,山東

我學習手語很慢,口語上沒有做過針對性康復語訓,所以說話不是完全清楚。

我目前的處境很尷尬,班裡能說口語的很少有聽懂的,手語只會“去食堂”之類和飯有關係的,然後其他的事情大部分還是QQ最多,在學習上多少有點受到影響。


@甜餅,創業者,重慶

小學讀的是普校,因為只佩戴過一年助聽器,所以聽力恢復得不太好,也沒機會接觸手語。高中進了特校後很不習慣,而且手語不怎麼好,一直沒辦法跟同學玩得開,成長中一直很孤獨,覺得自己是邊緣人。

我覺得大部分聽障者成為語言難民,是因為成長環境複雜,新的語境是需要花功夫去磨合的。從有聲語言到視覺語言,其實是一個文化到另一個文化的轉變。


知識點


大齡聾人進行語言康復,由於聲帶系統、呼吸系統鍛鍊的時間少、時間晚等原因,說出的話就不會象孩子那樣自然,說話比較生硬。


和會說話的聾人交流,也要注意放慢語速,音量適當提高一點,口型適當誇張一些。因為他們很可能只是表達沒有障礙,但在聽別人說話時依然是有障礙的。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聽人有沒有想過
自己失聰後會怎麼樣?

@張仲景,北京

實話說,有想過但是沒有很大的勇氣持續想象下去。畢竟我聽過蟲鳴鳥叫,風吟浪濤,就很難去想象沒有這些聲音的環境的艱難。

自己也大概率就是,低沉後再堅持下去吧。


@王夢豪,手語譯員,駐馬店

我並不擔心哈哈,失聰了還有手語。在學校有時候也會跟我的同學不說話,用手語交流。所以我覺得如果失聰了我的手語會進步挺快的吧。


@歌盡,北京

沒有預設過,以後會更注重保護聽力。


@七妖,媒體人,重慶

還是會有點恐懼,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了,也算是能坦然面對了,畢竟已經聽過這個世界的聲音了。


@陶然,設計師,廣州

目前沒有。如果現在想的話,我會希望更多的視頻配備手語解說。


保護聽力,終生受益。


你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失聰嗎?| 100條關於聽力的心裡話


感謝名單

接受採訪的各位朋友忙著採訪Know Deaf同事一起熬夜肝工作的梁老師還有看到這篇推文的你

推薦觀看

《新聲》

簡介:聚焦兒童聽力障礙題材的國產紀錄片。

可看網站:愛奇藝、騰訊

科普內容參考來源

巴渝聾人:3月3日,我們一起愛護耳朵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

文案:甜餅

排版:甜餅

採訪蒐集

徐凱楓、李松、劉芳銓

出品

Know Deaf 團隊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