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扶貧車間”帶動貧困婦女就業增收

張掖日報融媒體記者 石晶

日前,走進山丹縣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300多平方米的製衣車間內,整齊地擺放著幾十臺專業縫紉設備,工人們正聚精會神的埋頭工作,伴隨著縫紉機的“吱吱”運轉聲,一件件成衣便在“俏縫娘”的裁剪縫燙下完成了。

據瞭解,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職業工裝企業,公司主要與浙江、上海、安徽、山西等商家簽訂合同,訂單需求量旺盛,效益很不錯。2019年7月,該公司被認定為山丹縣第二批“扶貧車間”,為附近貧困婦女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助力她們脫貧致富,目前該公司已為1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和殘疾人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

“我們公司留出部分崗位,吸納精準扶貧戶、殘疾人和留守婦女就業,讓她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份收入,幫助他們脫貧的同時樹立對生活的信心。”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燕說。

薛霞便是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吸納的就業殘疾人之一。今年34歲的薛霞是海蘭達服裝廠褲子拉鍊組的一名工人, 14年前的一場事故,讓她失去了左手,落下了終身殘疾,只有右手的她,找工作處處碰壁。3年前她來到製衣廠,剛開始沒有左手的配合,使用縫紉機很費勁,一個月下來只能拿到保底工資,經過3年的努力,現在的薛霞不僅能夠出色的完成每月任務還能多拿800多元的業績獎金,有了工作的薛霞不僅改變了家裡的生活條件,更讓她走出了殘疾的陰影,勇敢的面對生活,在合適的崗位上不斷實現自我的價值。

“對我們殘疾人來說,去外面找工作太難了,尤其像我這樣,很多工作都不適合幹,是‘扶貧車間’這個好政策,讓我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還能照顧到家裡,我挺滿意的。”忙著安裝拉鍊的薛霞說,雖然她是殘疾人,但是她安裝拉鍊的速度一點都不比其他姐妹慢,在完成每月固定任務的同時,她會爭取多做一點,掙更多的績效工資。

作為同樣被認定為“扶貧車間”的山丹縣丹美工藝美術公司,在傳承民俗藝術的同時,也為居家婦女量身定製合適的崗位,不僅讓她們有錢賺,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傳承民俗文藝的隊伍中來。

“我們公司優先給建檔立卡貧困婦女提供崗位,手把手教她們剪紙、烙畫,讓她們也可以掌握一技之長,逐漸樹立對生活的信心。”丹美工藝美術公司總經理周玉梅說。目前公司已經吸納了5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作為固定員工,還與3名居家婦女長期簽約,每月人均工資在2000元以上,下一步打算增加更多的崗位幫助更多居家婦女就業增收。

“我很喜歡現在這個工作,每個月都有2000元的保底工資,乾的是技巧活,也不累,還可以把家照顧上。”馬永花說,沒來丹美工藝美術公司之前,她一直在打零工,每天五點左右起床去勞務市場,等待需要用工的老闆,每天工資是70元到80元左右,常常活幹完回來已是晚上七八點,家裡的活根本顧不上。

據悉,目前已有6家“扶貧車間”,為像馬永花一樣的40餘名婦女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近年來,該縣採取政府搭臺,企業主導市場的原則,全力以赴打造以“扶貧車間”為載體的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服務,讓部分低收入戶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多了一條增收渠道,這種亦工亦農的用工形式深受婦女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