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本文為鼎藏古泉特約撰稿人(鏡心泉)老師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其他平臺轉載請聯繫我們


先秦時期鑄造的貨幣因其形制多樣、種類眾多、存世久遠、文字古樸而備受收藏家的青睞,目前正成為收藏、研究之熱門品種。從目前出土發現的資料看,有相當數量的先秦貨幣上帶有銘文,這些文字富含了很多信息,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數字銘文、地理銘文(包括地名、水名等)、吉語銘文、計重銘文等,這些豐富的銘文是真實歷史面貌的一個反映,也是一筆寶貴的歷史材料。本文擬從先秦貨幣銘文上所記載的古河流這一角度入手,引領讀者去追尋、探索那些流淌了幾千年的古代河流。

河洛伊與三川釿空首布

斜肩空首布也稱之為斜肩弧足空首布,其特點為斜部呈下斜狀,足部具有一定弧度,布身正背面的兩側均鑄造有兩條斜線。可分為大、小兩等,大型者一般通常78~88釐米,肩寬43釐米,重約22~32克;小型者一般通常72釐米,肩寬37釐米,重量約為16克。斜肩布的銘文目前發現5種,即“盧氏”、“三川釿”、“武”、“武遂”、“武安”,均屬地名。


《史記·秦本紀》曾記載,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集解》解釋三川為“有河、洛、伊,故曰三川”,後代很多學者多認同此說。也就是說,斜肩空首布“三川釿”(圖一)上所指的是中原地區的三條大河。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河洛伊是三條河流,具體指的是黃河、洛河與伊河。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市、自治區,最後由山東墾利縣流入渤海。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之長河,在中國則位於排名之第二長河。我們的祖先對黃河的認識起源很早,殷商卜辭中常見“”字,從水從可,多釋讀為“河”,應該指的就是黃河。此後,我們可以從古詩歌、古畫作、古典文獻中看到非常多的關於黃河的記載,這其中既有稱讚黃河之雄偉(圖二),也有埋怨其河水氾濫時帶給人們的痛苦。黃河自古以來就以“善徙、善決、善淤”著稱,歷史上湧現了很多因治理黃河有功的人,這些人因此也名留史書。如東漢時期的王景,便是一位治水能臣,自他治理後的黃河曾達八百餘年不改道。相比這些,其實黃河帶給中華人民的更多的還是好的一面,她孕育了中華文明,養育了世代人民,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母親河”。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洛河,古稱雒水,是屬於黃河右岸重要的一個支流。洛河源出陝西藍田縣東北與渭南、華縣交界的箭峪嶺側木岔溝,流經陝西省東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河南省鞏縣注入黃河,河道全長447公里。洛河水利開發歷史悠久,特別是河南省境內,《水經注·谷水注》有記載:西周時期洛陽附近,已修有湯渠。唐代曾引伊、洛水灌溉地勢較高的農田,是形成古代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地理條件。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特別是建國後,形成了以伊河陸渾灌區、伊東灌區、洛寧縣引洛灌區、宜陽引洛灌區等分佈廣泛在完善灌溉體系,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很大(圖三)。洛河在中華文明的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黃河交匯為中心的地區被稱為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發祥地,河洛文化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伊河與洛河一樣,是位於黃河南岸的支流性大河,古名鸞水,源於陶灣鎮三合村悶頓嶺。《山海經》載: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流經嵩縣、伊川,蜿蜒於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4.8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伊河、洛河撐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歷史學家稱讚為“東方的兩河文明”。中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就在伊河兩岸。(圖四)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一、 汾水與分佈橋足布

橋足布是戰國早、中期的鑄幣,因其器型由方足與弧襠構成的橋洞形狀而得名,又因這類布幣的銘文中多有貨幣單位“釿”字,故也稱之為“釿布”。橋足布應該屬於由空首布轉為平首布的早期產物。平首、圓肩、方足、跨呈橋洞之形的橋足布幣是與空首布最接近的,顯然系由空首布演變而來,其器型也尚未規範,錢文內容及排列布局也沒有一定的程式。就器型而言,不僅分為平肩、圓肩兩種形制;錢體的寬窄比例,首部的長短形狀,襠部的弧度深淺,足的寬窄大小等等,都有所不同。按照貨幣單位,橋足布分為“二釿”、“一釿”、“半釿”三種等級。其中,大型“一釿”布通長6釐米左右,小型的“半釿”布則比較小,只有四釐米多一點。

橋足布錢面上的鑄文主要有“地名+釿”、“梁+釿”、“地名”三種形式。其中涉及到的地名大概有: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梁(今河南開封)、陰晉(今陝西華陰東)、言陽(今陝西神木)、(今河南內黃)、蒲反(今山西永濟西南)、高安(今山西夏縣北)、陝(今河南三門峽)、山陽(今河南修武西北)、盧氏(今河南陝縣)、垣(今山西垣曲)、共(今河南輝縣)、安陰等,它們大多可考定為魏地,分佈在魏國早期的領土範圍中,這片地區大概在今天的陝西、山西西南部地區。


銘文為“分佈”二字的橋足布屬於新發現之品種(圖五)。因其形制、文字風格與常見橋足布不類,其真實性曾一度受到很多學者的懷疑。隨著近些年出土實物的增多,錢幣學界才肯定其存在的真實性。有學者認為“分佈”應該與汾水有著密切的關係。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汾水即汾河,在山西省中部,源於山西寧武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全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000平方公里,為中國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水最早見於《山海經》中的記錄,古時的汾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於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水源頭近旁的山坡上,曾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築,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餘人,為晉北名剎,今已無存(圖六)。因汾水主要流淌在三晉地區的大地上,因此也被人稱之為“晉根之源”。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二、 濟水與濟陰圜錢

圜錢也稱為圓錢或圜金,為了與後世的圓形方孔錢幣區分,凡是圓形圓孔的錢幣均稱之為圜錢。戰國時期的圜錢主要是圓形圓孔,但燕國與齊國的圜錢則為方孔。目前來看,三晉兩週地區與齊燕、秦都曾鑄造過圜錢。

存世有一種面文“濟陰”的圜錢(圖七)。山南水北為陽,濟陰則位於濟水之南,與之相對應者還有濟陽之地名。濟水,也稱濟河,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市,流經河南、山東,入渤海。《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邱(定陶)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在古代,濟水地位非常煊赫。《爾雅》中提到的四瀆:江、河、淮、濟,就是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濟”指的就是濟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嶽和四瀆。唐代以大淮為東瀆,大江為南瀆,大河為西瀆,大濟為北瀆。今在濟源市城北的濟瀆廟,就坐落於濟水東源上,是為祭祀濟瀆神“清源王”而建築的,佔地120餘畝,建設規模宏偉,它不僅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之一,而且是現今四瀆中惟一保存較好的祭祀廟宇(圖八)。正如唐李頎《與諸公遊濟瀆泛舟》所說:“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皇帝崇祀典,詔書示三公”。這對研究古代歷史、文化、建築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三、 汦水與邸方足布

方足布是戰國晚期廣泛鑄造於三晉、燕國地區的貨幣,因其足布成方形,故名。方足布中有一種面文“邸”的品種,有學者認為與先秦時期的汦水有關(圖九)。

鑄造在先秦貨幣上的古河流 ——璀璨古代文明的縮影。


泜水,即今泜河,在河北省南部,源出內丘西北,東流入滏陽河。古代典籍中關於此河的記載很少,因此我們也缺乏對其的進一步理解。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曾寫了一首名為《汦水》的詩,一開始便說“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漾漾浮輕波,悠悠匯遠浦。”可見當時此河及其周圍風景秀美,是文人安於樂享之地。

通過上述文章,我們粗略的瞭解了這些著名河流,她們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交通上的便利,而且孕育了璀璨的古代文明。時至今日,這些在華夏大地上靜靜的流淌了幾千年的大河仍在奔流不息,演繹著歷史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