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踏上工會事業新徵程——甘州區機關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側記

微風料峭,晨光初照,星期一的晨會大家都依照慣例走進了會議室,電子屏幕上閃爍著“甘州區總工會2020年機關幹部學習培訓結業儀式”幾個大字。看著屏幕,一幕幕畫面呈現在眼前。培訓結束本該是輕鬆的,可又有著面對未來工作的忐忑。組織員們已經沒有了初來乍到時的陌生和膽怯,在傾聽領導講話之餘,熱切地與周圍的同事們交談著,氣氛嚴肅且活潑。這三個月裡,組織員們的培訓經歷了由正常的集中理論學習培訓到疫情惡化時的在家自學,再到後來的會議室每人一桌、間隔一米的 “分散”式培訓,外部環境變化雖影響了培訓進行的方式,但並沒有讓組織員們學習的態度改變,依舊照計劃完成了一系列培訓內容。

凝心聚力 踏上工會事業新徵程——甘州區機關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側記

回想起剛入職那天的清晨,天剛矇矇亮,經考試招聘的25名社會化工作者來到甘州區總工會辦公大樓,迎接他們的是由工會全體成員組織的新人入職儀式。

會議室外寒氣凜冽,晨曦微露,室內因人們的到來顯得格外溫暖。副主席柳芸代表工會向新入職的同志們表示歡迎。會上,黨組書記、主席馬海榮的動員講話和觀看甘州工會發展宣傳《紀錄片》,讓新人們對未來的工作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動力。

凝心聚力 踏上工會事業新徵程——甘州區機關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側記

培訓伊始,馬海榮主席對《工會發展歷程》《工會法》《工會章程》等章節進行講授。法律條目紛繁複雜,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期間學員們大多都將手機舉高為了拍下課件照片而忽略了傾聽。馬主席將法條與實際工作經驗相結合進行引導,講授語言幽默,趣味頓生,鞭辟入裡,枯燥的法條頓時有了活力,學員的注意力重回到學習本身,提高了學習的吸收效率。

凝心聚力 踏上工會事業新徵程——甘州區機關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側記

疫情來襲,黨和政府加強防控措施,街上沒有了人來車往的熙熙攘攘,這個春節顯得格外清冷。本計劃兩個月就能完成的培訓卻因為疫情的持續而打亂了安排。“現階段在會議室集中培訓的方法不可行,加上在工會防控點需要安排人員值班,只能讓組織員們先在家中自學,接下來的培訓怎麼安排還要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而定。”負責組織本次培訓工作的工會副主席張學榮看著受疫情形勢影響而不得不改變的培訓計劃表憂心忡忡。為了保證組織員們在家自學的效率,工會及時轉變工作思路,根據培訓教材設計了題型豐富、內容緊貼實際工作需求的自測考題。通過微信工作群下發試題,要求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答題並上傳個人答案,這樣的方式讓組織員們都有了考試的緊張感。在家自學的這段時間裡,心理、生理都受到嚴重影響,還要入社區摸排疫情信息、晝夜值班…各位學員每天堅持自學、答題、傳遞信息,經受住了空前的封閉、煎熬帶來的壓力和煩惱,900張形式各異的傳輸答案就是組織員們學習態度的最好證明。

凝心聚力 踏上工會事業新徵程——甘州區機關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側記

“原以為在家學習是件很輕鬆的事,只要照著書上去尋找試題答案就可以了,然而在答題過程中我才發現並不是書上照抄就可以完成任務了,”新入職組織員曹悅翻看自己在學習中總結的筆記時說道,“選擇題、填空題皆是有的放矢,判斷題和簡答思考題更測試我們有沒有深刻理解知識並在工會理論大框架下與其他章節科學、合理地結合運用。有些看似不起眼的概念實際上涉及的問題多方多面,就拿基層工會和總工會來說,總工會是領導全區工會工作的領導機構,而基層工會是各個企事業及其他類型單位專負責本單位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工作,馬主席在集中培訓時也說過一個企業將婦聯的工作牌掛到自家門上的案例,類似的概念區分還有很多,要十分注意,如果不是前期的理論學習深刻理解,在日後面對企業去做工作很可能貽笑大方,讓大家對我們區總工會組織員的工作能力產生質疑,不利於工會工作的開展。所以,不管學歷如何,作為我們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上都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

這樣的培訓對新區組組長任玉梅來說不是第一次參加了,但在家自學她還是本著積極的態度來進行:“疫情特殊時期,每天在家手機刷屏、吃喝散漫、完全沒有了生活規律,那時的感受是有個單位上班真好!” 任玉梅感嘆,疫情期間,她在家中根據領導班子每天佈置的學習內容認真看書,並有計劃地進行預習、筆記、試卷測試等環節。堅持對每章節要學懂學透,把理解模糊、有疑惑的用筆勾劃、做好標記,採用查閱資料、與領導、同事及時溝通答疑釋惑,遇到記不住的多讀多寫多記,臨睡前再過目一遍。“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沒有太大的壓力,不受拘束,不僅充實了自己,也給孩子安心學習營造了良好氛圍。”在三個月的培訓中,任玉梅與周圍的同事們保持良好的溝通,一直堅持並倡導了這種學習方式,讓自己長久沉浸在學習的積極氛圍中。

“這樣不行,每天也許就是在書上找答案填寫的時候會記著,得分相差不大,看不出什麼來,畢竟是實際工作要用的東西,不能搞成翻開書都會,合上書概念就模糊的情況,今後工作還怎麼進行?”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加快培訓節奏,採用學後閉卷考試的形式對組織員業務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課時、章節考察。

暖風和煦,甘州大地綠意萌發,春花初綻,疫情不斷好轉,隨著各項復工復產工作的陸續展開,領導班子再次調整培訓組織形式,由在家自學答題轉變為在會議室一人一桌,每兩人距離1米的集中培訓模式。培訓內容進一步充實、深化,包含12個專題講座,其中既有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習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的解讀,也有對如何做好新時期工會意識形態工作的專題輔導,以及對區委葛書記調研座談工青婦工作的講話精神的傳達。

劉璐在會議室裡聽得認真,仔細在筆記上標註好每一個重點。“能來上班真好,待在家中不知道一天該幹什麼,睡得越來越晚,熬夜成了常態,雖然心裡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剋制不住。”在中場休息時間,她與周圍的同事交流討論心得:“聽各位主席講課,讓我對之前自學的內容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看過就忘,對我能夠在以後的工作裡獨當一面也是很重要的激勵。”

區總工會6位組長在培訓中對新人們十分關注,“同志們勁頭都比較足,年輕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也帶動了我們這些老同志,”東街組組長鞠紅梅笑著談到,“在培訓結束後的時間,看他們一直在整理筆記,反覆琢磨。包括我們老同志,有些曾經學習過的法律規章以及辦事程序也存在遺忘的現象,所以,我認為這次要求全員參與的培訓是十分有必要的。”

各分管領導也輪番授課,結合當下實際情形對工會的工資集體協商、建會入會、“職工之家”建立及公文寫作等工作具體內容進行講解,細緻認真、各具風格,在座的組織員們聽得仔細專心。“從企業到工會,我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很多知識都是第一次接觸,”新入職的組織員張秀娟感嘆,“現在才知道企業要想發展的好,除了負責人的經營方式、經營理念,也離不開職工文化和組織的建設,接下來,我們更要深刻了解工會工作的具體細節,才能深入參與到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將工會工作做實做細。”

培訓結束採取閉卷考試。組織員們看到試題就彷彿眼前重現了講師們在會議室意氣奮發的姿態,又聽到了鏗鏘有力的講解,胸有成竹地寫下答案,會場一片安靜,就等誰能爭得榜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區總工會在六樓會議室組織了專項培訓的結業儀式。會上,副主席張學榮對此次培訓工作做了總結:“這次培訓體現了我們領導班子對此次培訓充分重視,通過精心策劃,課程內容充實全面,培訓方式靈活多樣,使學員們順利完成了培訓任務。培訓過程始終遵循工會幹部教育培訓規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知識結構融匯貫通,做到專業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有機統一,讓組織員們系統地觀察認識工會、瞭解深入工會、貼近熟悉工會、喜愛滲透工會。”同時,他也指出培訓存在的諸多不足,“大家看不到真實的工作環境,缺少了研討、交流互補的環節,沒有進行現場觀摩體驗,給今後獨立、規範開展工作帶來隱患;從結業考試中反映出大部分學員思考不完整,思路不嚴謹,也是我十分關心的問題,原本設計的督學環節沒有完全落實,學員們的筆記、測試都沒有額外的時間進行展覽,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目前的效果離領導的要求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區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馬海榮對此次培訓的結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強調:“培訓工作是一個過程,其目的就是通過培訓,真正理解、掌握工會工作的新知識、新方法。運用規範的程序、正確的方法、科學的理論基礎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他勉勵組織員們不僅要掌握好理論知識,更要在接下來的具體工作任務中將所學所得靈活運用到實際情景中,切實提升個人職工、建會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為職工排憂解難,做合格的職工貼心人、孃家人……

凝心聚力 踏上工會事業新徵程——甘州區機關工會幹部培訓工作側記

“直到培訓的結業儀式,我才知道,領導們為了給我們培訓真是瀝盡心血。”參訓的幾位學員感慨萬千,他們在傾聽張主席的總結時才知道,培訓用的課件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排版簡潔明瞭,圖文並茂,更有柳芸副主席早晨精神振奮地講完《工資集體協商》,下午就趕去出差;經審會李瑛主任已調往婦聯工作,但她難以割捨與工會同志們的情結,仍然積極備課,把這堂講座當成了來工會一年多的彙報。下課後,才知道《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備課到凌晨四點,剛休息2個小時又接著講課,敬業精神令人欽佩。“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去學習消化工會知識,爭取能早日將理論與實踐深入結合,幹好工作,才能不辜負領導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疫情影響下,我區眾多企業面臨較大風險,職工就業、生活壓力大,越是危機時刻,就越是考驗工會幹部的責任擔當,如何促進企業與職工在危機下的協調發展是一項高難度高質量高標準的工作,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工會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對組織員們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善於在工作中總結和探索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勤于思考,把這次培訓的收穫運用到工作中,為以後工作開展有所助益。(文/曹悅 圖/湯慧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