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這位民族英雄從臺灣撤兵,路過鄭州題了一塊匾

1895年這位民族英雄從臺灣撤兵,路過鄭州題了一塊匾

鄭州北大街的北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是伊斯蘭教在鄭州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始於元末明初,為鄭州伊斯蘭教傳播發源地。有明代宣德爐兩隻,為稀世之物。該寺是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895年這位民族英雄從臺灣撤兵,路過鄭州題了一塊匾

寺裡望月樓懸有一塊匾,正文是“正教昌明”,上款“欽命會辦臺灣軍務頭品頂戴尚書銜福建水師提督世襲雲騎尉裴凌阿巴圖魯楊岐珍敬獻,御前行走紫荊城內騎馬欽賜黃馬褂御前大臣哈密郡王噶第勒”,下款“福建撫提十營統領儘先補用參將賞戴花翎紀錄三次楊連珍”,落款日起“大清光緒二十年五月朔日穀旦”。

匾額中的楊岐珍是一代名將、民族英雄,楊連珍是他的弟弟。落款中的時間,1895年五月初一,兩人並不在鄭州,而在臺灣防禦日寇。這背後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1895年這位民族英雄從臺灣撤兵,路過鄭州題了一塊匾

楊岐珍是晚清名將,1885年大勝的中法戰爭,他就是直接指揮官之一。1892年楊岐珍升任福建水師提督,駐廈門。1894年,中日失和,楊岐珍奉命帶兵到臺灣佈置防務。

1895年這位民族英雄從臺灣撤兵,路過鄭州題了一塊匾

1895年,中日議和,簽訂《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同時各級文武官員奉命內渡。四月十七日,臺灣巡撫唐景崧“稱臺灣大總統,建號民主國,立藍地黃虎旗,有誓死不去意”。唐景崧給各級官員下了個通知,在五月四日以前,去留悉聽尊便,五月四日以後再走,就以軍法論處。雖然自藩司顧肇熙以下大小官員走得很多,臺灣百姓一時還是歡欣鼓舞。

要說這個臺灣民主國,並不是真的要獨立,而是臺灣官民的權宜之計。五月四日,唐景崧電報清廷說:“全臺不服日,因願為聖朝之民。今之自主為拒日計,免其向中國饒舌;如有機會,仍歸中國。”同時唐景崧頻通信兩江總督張之洞,希望能借助外國力量,迫使日本放棄臺灣,可惜其事未成,唐景崧、劉永福在臺抗日很快失敗。

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楊岐珍帶走了臺灣的大部分主力部隊。有史料記載,楊岐珍的部隊有十二營,從五月初三內渡,到五月初七渡畢。他本人在五月四日離開行營,初七乘船渡海,初八回到廈門。

關於楊岐珍的離開,唐景崧似乎很理解,電報中說他“不欲在臺,別具苦心”。楊岐珍到廈門之後,也給京師電稱,臺灣人心思變形勢很亂,自己遵旨回任。同時還說自己帶了四營兵回廈門,其他都留在了臺灣。史料中有記載的是,1894年楊岐珍去臺灣佈置防務的時候,他的大兒子隨同,後來還因工作累病而死。1895年楊岐珍從臺灣撤兵的時候,他的弟弟,也就是鄭州北大清真寺匾額裡寫的楊連珍,還留在臺灣領兵抗倭。所以,楊岐珍對臺灣防務應該說不可謂不盡心。只可惜,臺灣當時已是清廷的棄子。楊岐珍在匾額署名中仍以“欽命會辦臺灣軍務”起頭,或許可以體會到他的苦心。

所以,鄭州北大清真寺這塊1895年五月初一的落款,似乎有些讓人不解。但其實1895年是閏五月,所以這塊匾應是閏五月一日題寫的。很有可能是楊連珍在唐景崧兵敗後也回了內陸,並跟隨楊岐珍赴京辦事,路過鄭州所獻。當時,劉永福帶領著黑旗軍仍在臺灣堅持抗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