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競品分析高階指南

一篇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競品分享好文

深度|競品分析高階指南

競品分析報告是一份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導向性手冊,但是現在很多的報告,真正有效信息都太少。既無參考價值也不具有導向性,通篇都是定式模塊以及表面信息地堆徹,就像寫的八股文。

深度|競品分析高階指南

先提一個觀點

站在產品角度,競品分析應遵循的價值梯度如下:

產品定位及盈利模式的論證 > 摸查對手的策略及動向 > 尋找可借鑑經驗 > 對員工能力的考察

所以根據價值梯度,呈現內容的權重應該遵循:

產品指向性判斷 > 競品主要動向的預判 > 現階段競品優劣的比較

用戶體驗五要素法只產出信息原料

深度|競品分析高階指南

此即競品分析時最為常用的用戶體驗五要素法。很多產品經理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甚至本末倒置,直接根據這些要素來找信息做“填空”。

然而五要素法有兩個缺點

  • 表面化——能發現競品的一些特徵,但是沒法弄清底層的推動因。
  • 滯後性——能觀察到競品當前做法的,但是無法預計後續的動作,永遠只能在對手完成相應動作後才去分析。

五要素法其實是幫助我們將競品拆分成不同維度的基礎信息。單純地呈現此類信息就會發現,這樣的報告對一個有一定業務認知基礎的人意義不大。

一個適用的分析策略組

有了基礎的信息後,我們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加工。怎麼加工?首先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 競品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 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 分析側重於:差異性、競爭關係,趨勢變化還是其他?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將此次競品分析的本質大致還原出來。有了判斷就能對症下藥,找對應的分析方法(一個或多個)來求證。方法很多,我主要羅列下這些方法的分析方式以及目的:

深度|競品分析高階指南

甚至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個分析模型。(上述分析方法都能在網上找到具體內容,所以不展開。至於自建的分析模型,後面倒是可以專門寫一篇實例給大家)。

最關鍵的環節還是第一步,儘可能找出本質問題。如果覺得這三個答案比較模糊,可以反過來套用相關的方法尋找原因。

知悉對手的動向很重要

到這一步,競品的價值差不多直接提升了一級。

我把動向預估的方法分為五步

  1. 廣泛地獲取競品決策有關信息,以兩方面信息為重點:拐點、大事件;
  2. 構建競品歷史動向的時間軸;串聯拐點可能獲得某種趨勢;評估事件的影響可以獲取對產品的輻射力度和時效;
  3. 綜合時間線的順勢、拐點變化的趨勢、事件的影響力,找出有持續推動力的“因”;
  4. 由因及果,推測後續動向;
  5. 通過觀察競品後續變化,證實或修正推測。

需要完全拋開自己的產品,拋開觀察者的身份,嘗試

以對方的腦回路去想問題

主觀因素的修正因子

需要注意的是,競品分析報告既然是報告,就會有結論,就會有主觀成分的。

所以我們要把控好力度,避免個人判斷太極端或太保守。主要有兩個原則:

  • 基於事實:即使有主觀判斷,也試著分析由哪些客觀原因形成;
  • 可論證:觀點能夠隨時間推移得到論證。

當然準確的推斷與產品經理的能力、經驗呈正相關,但凡拿不準的不要貿然下論斷,可以提供次一級的有效信息。沒論斷可以提供預估範圍,沒範圍可以提供可能性,沒可能性可以提供思維信息鏈。

最後需要一個結論

一定要有結論,一切以實用為導向。

分析的結論一般可以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對研究對象的分析總結,二是給自身的可行性建議。

產品思維告訴我們:產品是要研究不同時期不同場景下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做一份競品分析也是如此。

我們需要考慮競品的競爭力是什麼?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可以產生改變?報告閱讀對象是誰?閱讀對象的關注點在哪裡?

從這些角度去深度挖掘競品,而不是做一個公式化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