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恆大隊對山東魯能隊,究竟現在誰的建隊思路和運營更加健康?

隨著恆大的現在世界上座位數最多的專業球場開建,這傢俱樂部再次成為一個焦點,至少現在看恆大在足球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一些俱樂部整個職業足球階段的投入,所以,恆大幾乎用的都是網紅的方法建隊的,當然中超也有沉寂的豪門球隊,今天拿魯能和恆大對比,看看最近十年為什麼中國足球至少俱樂部層面比賽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先從建隊思路對比,恆大的一貫原則,至少在限薪和限制轉會身價前是,只買貴的,貴的一定是對的,魯能應該很長時間沒有真正引進那種成名內援了

廣州恆大隊對山東魯能隊,究竟現在誰的建隊思路和運營更加健康?

自從恆大接手廣州這支球隊以來,球隊的建隊思路明顯變化,不斷的購買一些當紅國腳,並且給出很高的合同和轉會費,一下子這支球隊成為一支競爭力很足的球隊,許多國內實力好的球員都想加入這支球隊,於是第一代網紅建隊思路來了,要知道,恆大在中甲的時候,郜林都已經加盟了,當時的郜林算是國腳,而且得到了很高的薪資,於是恆大一下子知名度提高了,而這個時候的魯能和幾乎所有中超球隊,依然是在小打小鬧的升級中,魯能應該是這個階段完成了王大雷和戴琳的轉會。

所以,恆大的起步階段就是不一樣的,簡單的講就是用足夠的資金砸球員,高合同吸引國內球員,而這個時候的其餘球隊包括魯能都是中規中矩的。

第二個 買年輕球員和堅持青訓

廣州恆大隊對山東魯能隊,究竟現在誰的建隊思路和運營更加健康?

這應該也算現在最有爭議的一個話題,恆大足校雖然成立了,但是現在依然沒有在一線隊提供合格的輪換球員,所以恆大現在還是依靠不斷的購買年輕球員進行陣容補充的,當然第一批算是馮瀟霆這一批,最新的一批算是把95年這一批的好球員都收購了,而且,當中還是有爭議的就是韋世豪和唐詩的轉會,這兩人算是魯能足校當時這個年齡段最好的三個球員的兩個,然後經過了一系列操作,先去海外呆了一段時間後,然後最終都是去了恆大,這應該是魯能球迷很長時間的痛點,當然現在不知道恆大足校究竟能不能真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至少現在還是買球員的模式,所以長遠看,還是需要自己不斷的培養人才的。

魯能,看起來算是堅持青訓最長的俱樂部,當然有爭議的就是,很多人質疑這麼長時間的堅持青訓,為什麼沒有培養出好的國家隊的球員,至少現在看是沒有幾個國家隊主力的,但是中國職業聯賽賽場至少有兩成左右的魯能青訓過的球員,足以說明魯能至少青訓還是有人出來的,只是因為年輕球員太多,成長機會不夠,所以這是現在魯能青訓的問題,但是基本可以自給自足,這一點長遠看,還是不錯的,甚至有些球員還能轉會得到轉會費,這一點,現在恆大不行。

最後一點 硬件設施

廣州恆大隊對山東魯能隊,究竟現在誰的建隊思路和運營更加健康?

現在看兩支球隊都有很好的運動和恢復設施,魯能和恆大的訓練基地的設施都很先進,所以也不能說誰更有優勢,但是兩年後,魯能會有劣勢了,恆大已經可以確定到時有自己的專業球場,而魯能依然只能租借奧體,至於專業化改造,大概率是跑道加座位,而且還不能保證世俱杯結束後不拆除,所以對於一個老牌強隊,魯能真的應該思考這件事,至少在球場這個硬件對比,現在恆大是完勝的。而且因為新球場的造型,至少在沒有比賽的期間,恆大會一直存在話題熱度。

所以,兩傢俱樂部完全的建隊思路不同,一個是網紅的思路,一個算是中規中矩,幾乎自己低頭辦事的思路。但是,也許10年後,誰更好會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