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最慘的酒種恐怕是它!

  突出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不少商家短時間內陷入困境,尤其是消費類商品面對不確定的市場遇期,不得不立足當下,探尋化解之道。具體到酒類商品,保質期問題同樣讓廠商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境遇。

  拋開傳統意義上的價格定位——高端、次高端、中端、低端等,單從一般不必標註保質期的白酒來看,消費者普遍能夠接受“時間的考驗”,甚至高度白酒似乎更好,“酒是陳的香”畢竟深入人心。悠久的酒歷史,造就了傳統白酒、黃酒的滄桑好感,“多放幾年的酒”絲毫不會影響買酒、喝酒時的心情——這一點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心中有數。

疫情之下,最慘的酒種恐怕是它!

  作為舶來品,葡萄酒也自帶“歲月精華”。從古堡酒窖到橡木桶存儲,乾紅葡萄酒無疑讓“年份”先入為主。誰還會質疑什麼保質期問題呢?即使疫情期間,也不過是“留著好酒,等待春暖花開再來喝”罷了。倒是那些“輕質的”乾白、桃紅、低度起泡和產區新酒,會令酒商頗為惆悵。但話說回來:除了高高在上的香檳(不用操心),哪個酒莊會把這些當成核心主打產品呢?

  果露酒對一年半載的存儲也不太敏感,蒸餾、發酵環節對於水果為原料的酒,不會影響多少品質。如果以白酒為基酒,成品的果露酒口感穩定,甚至更有韻味。

疫情之下,最慘的酒種恐怕是它!

  酒種裡的“年輕人”啤酒如何闖過“疫情關”著實考驗著全球啤酒廠商。作為典型的快速消費品,啤酒保質期是大多數消費者關心的問題。長期以來啤酒強調的新鮮、清爽都與時間性休慼相關。從啤酒行業本身來看,全球量產啤酒利潤率不高,大型啤酒企業長期靠消費規模製勝,在世界消費衰退的背景下,如何應對急需破解。在延長保質期技術提升的同時,刺激消費才是正道。而近年來興起的精釀啤酒,由於規模不足,抗風險能力和麵臨的問題更為棘手。

  以英國為例,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因無人消費,英國酒吧近3萬噸優質啤酒或將白白被倒。報道指出,如果限制新冠病毒進一步擴散的禁令持續到夏季的話,英國全國酒吧中窖藏的近3萬噸優質啤酒就可能因無人消費,而不得不在保質期來臨後白白浪費。

疫情之下,最慘的酒種恐怕是它!

  目前英國酒吧中貯藏啤酒和巴氏殺菌啤酒,其保質期大約為三至四個月,而未經巴氏殺菌的精釀啤酒和純麥啤酒的窖藏時間更短,僅為六至九周。這意味著一旦封鎖禁令持續到夏季,那麼大量在封鎖禁令實施前就已釀造入窖的啤酒都將因到達保質期還無人消費而被白白地倒掉。據專家介紹,英國目前有酒吧大約39000間,而每家酒吧平均窖藏啤酒15桶左右,每桶的容量為88品脫(約為50升)。由此計算,全英範圍酒吧啤酒窖藏總量大約為5100萬品脫(約為2.9萬噸)。


中國酒業雜誌李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