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傳奇(3~上)

華託+布歇--蓬巴杜夫人--伏爾泰

十八世紀法國繪畫史與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有極為密切的關係。這位法國“第一名媛”影響了法國藝術風格的走向,被稱為“洛可可之母”(雖然在她出生那年,洛可可藝術的開啟者,讓·安東尼·華託剛剛謝世,但洛可可藝術確實是在她的手上達到巔峰)。

路易十五的情婦很多,為什麼偏偏蓬巴杜夫人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並且,在兩人沒有肉體關係之後,她的影響力反而變得更強)?

藝術家的傳奇(3~上)

弗朗索瓦·布歇 《蓬巴杜夫人》 1758年

要理解蓬巴杜夫人,就要把她放在整個十八世紀歐洲大歷史中來考量;而十八世紀歐洲史上最重要的樞紐性的關鍵人物,就是啟蒙思想家伏爾泰(1694—1778)。維克多·庫辛說,“18世紀的真正國王,是伏爾泰。” 隨著啟蒙思想傳播到歐洲每個角落,伏爾泰所領導的國度,一個跨越國界的“文明共和國”,日漸清晰地浮現在歐洲大陸上。在《文明的故事》作者杜蘭特夫婦心目中,伏爾泰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在第7卷《理性開始的時代》(1558—1650),第8卷《路易十四時代》(1643—1715)之後,他們把第9卷命名為《伏爾泰時代》,並用伏爾泰多姿多彩的一生為線索,把“路易十四死後至巴士底獄崩潰之間這一段時期”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貫穿起來。

藝術家的傳奇(3~上)

尼古拉斯·德·拉吉萊勒 《伏爾泰肖像》(局部)1718年

十八世紀歐洲的這段歷史不僅極其精彩,而且塑造了我們今天所生活的世界,勢必還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未來。這段歷史時期是如此特殊,以至於如果僅僅只是列舉歷史人物的生平、內政外交的事件和思想家的觀點,那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這段歷史時期是如此特殊,以至於值得我們帶著人類二十一世紀對世界和人的認知上的共識和爭議,回過頭去對它進行重新解讀。

為什麼說十八世紀歐洲歷史極其精彩且特殊?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在對世界和人的認知上有哪些重要的共識與爭議?帶著二十一世紀的認知共識與爭議,對十八世紀歐洲歷史進行重新解讀將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和疑問?這三個問題將是本文的主題,因此,後面的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

1. 十八世紀歐洲歷史的特殊性;2. 二十一世紀的認知共識與爭議;3. 重新解讀十八世紀歐洲歷史。

一、為什麼說十八世紀歐洲歷史極其精彩且特殊?

讓我們還是從法國繪畫史開始。路易十四死後,豪華氣派、動感奔放、炫耀誇張的巴洛克藝術逐漸被淡雅纖巧、精緻優美、略帶驕矜的洛可可藝術所替代(這背後的深刻的社會與文化原因,將在“重新解讀”部分展開)。

讓·安東尼·華託 (1684—1721)不僅開啟了洛可可藝術,而且在以遊樂雅宴為主題的作品中創造出一種難以模仿的充滿哲思的憂鬱。其最後的傑作《熱爾桑的畫店》(1720)表現出很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可惜他還沒來得及繼續探索這一新的藝術方向,就於1721年7月18日英年早逝。像他的佛蘭德斯老鄉魯本斯一樣,華託也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素描、速寫和草圖,它們被華託的崇拜者弗朗索瓦·布歇(1703—1770)整理編輯成幾本名為《千姿百態》的畫冊。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讓-安東尼·華託 《遊園圖》 1717-1718年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讓-安東尼·華託 《舟發西苔島》1717年 盧浮宮版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讓-安東尼·華託 《舟發西苔島》 1718年 德國夏洛滕堡宮版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讓-安東尼·華託 《熱爾桑畫店》 1720年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讓-安東尼·華託 手稿-1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讓-安東尼·華託 手稿-2

華託去世幾個月後的12月29日,讓娜-安託瓦妮特·普瓦松(1721—1764)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她天生麗質,非常聰明,並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讓娜-安託瓦妮特9歲的時候,有一位算命師在見過她之後預言:“有朝一日這個女孩會統治國王的心”。1745年,讓娜-安託瓦妮特成為路易十五(1710—1774)的情人,“蓬巴杜侯爵夫人”;漸漸地,蓬巴杜夫人對路易十五的影響從肉體深入到內心,兩人的關係也從情人轉變為知己。十八世紀歐洲風起雲湧,各國君主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和考驗。優柔寡斷、才智有限的路易十五越來越多地把自己無力承受的重負轉移到蓬巴杜夫人肩上,蓬巴杜夫人也得以有機會在內政、外交、思想、文化等各方面施加自己的影響力。思想開明的蓬巴杜夫人贊助和保護了許多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達朗貝爾、愛爾維修等。

1748年,弗朗索瓦·布歇得到了蓬巴杜夫人的賞識和贊助,併成為她的繪畫教師。布歇把洛可可藝術發揮到極致,迎合了上流社會的享樂主義審美趣味,並最終成為法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和宮廷首席畫師;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布歇遭到了狄德羅等啟蒙思想家的嚴肅批判:“布歇所表現的優美雅緻、風流倜儻、誘人的媚態和高雅的趣味,它的才華,它的丰姿,照人的光彩,濃妝豔抹的肉體,還有荒淫放蕩的行為俘虜了那些紈絝子弟、風流女人、青少年、上層社會人士以及那夥對真正高雅的趣味、真實感、正確的思想和藝術的嚴肅性一竅不通的人。”

藝術家的傳奇(3~上)

弗朗索瓦·布歇 《蓬巴杜侯爵夫人》 1759年

哲學家和作家伏爾泰也有一位大權在握的學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1712—1786,後來他被認為是歐洲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因而被尊稱為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在歷史上給人的印象是強硬的,但他卻對洛可可的美無比熱愛。他用法語跟人交談,把王宮佈置成洛可可風格,他也擅長吹奏長笛,對華託也有著很深的理解。”腓特烈二世購買了華託的不少名作,包括另一版的《舟發西苔島》(原版在盧浮宮)和《熱爾桑畫店》。腓特烈二世自稱是伏爾泰的學生,兩人長期保持通信,探討哲學和啟蒙思想。1750年,伏爾泰受腓特烈二世熱情邀請到無憂宮長住,但1753年這兩個性格都很強的人終於鬧翻了,伏爾泰前往瑞士定居,並繼續為啟蒙運動寫作。

藝術家的傳奇(3~上)

腓特烈大帝肖像

為了奪回被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搶走的西里西亞,神聖羅馬帝國皇后瑪麗婭·特蕾莎授權哈布斯堡王朝的天才外交家考尼茨-裡特貝格展開他精心設計的外交謀略(即,奧地利放棄與英國的同盟關係,轉而與宿敵法國建立同盟,並打造法奧俄三國同盟)。1750年,考尼茨-裡特貝格以奧地利駐法國大使的身份前往巴黎;很快,他就說服蓬巴杜夫人給自己當說客,向路易十五施加影響。1753年考尼茨-裡特貝格回國擔任首相,並出使聖彼得堡,勸說俄國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彼得羅芙娜與奧地利結盟。經過一系列緊張的外交戰、情報戰和間諜戰,以及各自心懷鬼胎的算計和連鎖反應之後,傳統的普法同盟和英奧同盟解體,四國相互交換了盟友,形成了英普同盟和法奧同盟。歷史學家把這次聯盟逆轉稱為“1756年外交革命”;這一年,法國、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三個大國的三位女性實際控制人,蓬巴杜夫人、瑪麗婭·特蕾莎和伊麗莎白一世·彼得羅芙娜,正式聯合起來對付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她們認為他是惡棍、強盜和背信棄義者;而他則諷刺她們是“三條襯裙”)。

腓特烈二世決定在敵人聯合行動之前先發制人,於是,1756年8月29日,“七年戰爭”戲劇性地爆發。戰爭異常慘烈,腓特烈二世有好幾次差點兒服毒自殺。1762年,就在普魯士即將被徹底打敗之際,俄國女沙皇去世,繼任的新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二世的超級粉絲,他命令俄軍以普魯士的盟國身份參戰。僅僅當了半年沙皇的彼得三世被認為出賣了俄國利益,因此,皇后葉卡捷琳娜二世發動的政變得到俄羅斯權貴們的支持。彼得三世被廢黜,並很快死去;俄軍撤退回國。1763年2月,“七年戰爭”結束,在付出大約一百多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之後,歐洲大陸的地緣格局回到了戰前的狀態。

趁著法國深陷歐洲大陸戰場,普魯士的盟友英國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和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成為“七年戰爭”的最大贏家,而法國則成為最大輸家(幾乎丟掉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並且在歐洲大陸上一無所獲)。蓬巴杜夫人和路易十五在法國各階層中的聲望跌至谷底,路易十五成為法國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於是,就有了蓬巴杜夫人對路易十五所說的那句著名的“我們死後,洪水滔天”(Après nous, le déluge);後來,這句話被革命鼓動家偷換成“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並稱它出自路易十五之口。路易十五死後十五年,即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滔天洪水不僅席捲法國,而且猛烈衝擊了整個歐洲大陸,這段時期(1789—1815)被一些歷史學家視為啟蒙思想的“暴力傳播階段”。

在一個更大的視野上來看十八世紀的歐洲,我們會發現,正是在這一百餘年,歐洲文明極大地深化和拓展並廣泛地傳播和爭論了對世界和人的認知;這通常被稱為啟蒙運動,它本質上就是一場“思想大革命”。而工業革命、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正是在這場“思想大革命”的基礎上萌芽、發展、壯大並走向終結。這四場革命的結果是,歐洲文明獲得了相對於伊斯蘭文明和東亞文明的明顯的競爭優勢,開始主導世界格局。

在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歐洲文明在與伊斯蘭文明和東亞文明的互動中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與基督教歐洲的兩支大軍在維也納城下展開一場關乎歐洲命運,也關乎奧斯曼帝國命運的大廝殺。奧斯曼軍隊從維也納的敗退,被視為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之間數世紀戰爭的轉折點;它標誌著伊斯蘭勢力在歐洲從擴張轉向收縮,奧斯曼帝國開始走向衰亡,西方歐洲文明則開始崛起。不過,“很多描述這場戰役的繪畫和浮雕清楚地說明了一個事實:兩支軍隊之間的差異,與其說是科技或戰術,不如說只是所著軍裝不同。”也就是說,從軍事科技的表現上來看,此時的歐洲文明與伊斯蘭文明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十八世紀初,經過兩百多年“大航海”發展之後,荷蘭、英國和法國各自的東印度公司仍然只能用黃金白銀來購買中國商人手中的絲綢、茶葉和瓷器,他們還沒有什麼本國生產的有競爭力的商品可以賣給中國商人。對於歐洲人來說,中國瓷器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產品和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太陽王”路易十四為情婦打造的奢華宮殿裡“放滿了來自中國的青花瓷”。英格蘭王室開創了兩個傳統:用中國瓷器喝下午茶,在玻璃櫥櫃中擺放瓷器;這兩個傳統一直流傳到今天的歐美中產階級家庭。從瓷器產業的表現上來看,標誌著歐洲文明追上來的事件是,1709年歐洲人制造出來第一批潔白的硬質瓷器。

但是,十七世紀後期,在哲學和科學領域,有一些劃時代的偉大作品在歐洲問世:1677年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死後,其著作《幾何倫理學》被髮表,1687年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90年英國哲學家洛克發表《政府論》。很明顯,關於世界和人,歐洲文明摸索到了伊斯蘭文明和東亞文明之前所沒有摸索到的新認知。另外,按照歐洲人的學術傳統,這些新認知被系統化、條理化地表達(這種表達方式非常有利於認知的傳播和可疊加性發展),並藉助於古騰堡印刷術和郵政系統,低成本高效率地在歐洲知識分子之間廣泛傳播,並引發激烈的爭論。

歐洲的十八世紀是對世界和人的認知進一步被深化,進一步被拓展,進一步被傳播和被爭論的世紀;更重要的是,歐洲的十八世紀也是新認知被普遍應用到宗教信仰、軍事技術、國家治理、工業生產、商業貿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的世紀。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歐洲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並取得驚人進步的世紀;當然,過於激進和過於保守的問題也經常出現,並最終導致了一系列極其慘痛的教訓。而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帶著二十一世紀的認知共識與爭議,去重新解讀十八世紀的歐洲,去試著理解華託、蓬巴杜夫人、腓特烈二世、瑪麗婭·特蕾莎、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人,去探尋那段精彩歷史給我們的啟發和疑問。

在進入下一個議題,即,“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在對世界和人的認知上有哪些重要的共識與爭議”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列出一個書單。這個書單可以姑且稱之為:“最能代表二十一世紀人類認知共識與爭議,並且最有助於理解十八世紀歐洲的二十一本書”。每個人的書單都不盡相同,我的書單如下,你的書單是怎樣的呢?

1. 《聖經》

2. 《道德經》老子

3. 《物種起源》查爾斯·達爾文

4. 《論人的本性》愛德華·O·威爾遜

5.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6. 《君主論》馬基雅維利

7. 《獨裁者手冊》布魯斯·布爾諾·德·梅斯奎塔、阿拉斯泰爾·史密斯

8. 《統治階級》加塔諾·莫斯卡

9. 《有閒階級論》託斯丹·邦德·凡勃倫

10. 《權力和特權:社會分層的理論》格爾哈特•倫斯基

11. 《全球通史》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裡阿諾斯

12. 《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

13. 《世界觀:現代人必須要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理查德·德威特

14. 《科學究竟是什麼》A·F·查爾默斯

15. 《熊逸中國思想史系列》熊逸

16. 《西方哲學史》撒穆爾·伊諾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澤

17. 《維特根斯坦全集》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18. 《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埃德蒙德·胡塞爾

19.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斯·韋伯

20. 《資本論》卡爾·馬克思

21.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從弗洛伊德到互聯網》彼得•沃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