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讓曾國藩高升的背後推手

上篇小編介紹了曾國藩初入官場的始末,今天來看看來曾相在官場如何高升及得到了誰的青睞,誰在他背後推了一把?

誰是讓曾國藩高升的背後推手

曾國藩於道光十五年入京參加會試前,在家中無非是讀書習字,讀“子曰詩云”,習帖括制藝之類,既沒有寬廣的眼界,又沒有廣博的學識。道光十五年會試報罷,他暫時居住在京師,開始涉獵詩和古文,他尤其喜歡韓愈的文章;第二年會試又報罷,他買回一套二十三史,花了一年的時間仔細研讀這套書。這才逐漸開拓了他的眼界和學識道光十八年,曾國藩入翰苑後,大部分時間都很清閒,他便更加發奮學習,廣泛閱覽,勤作筆記,並將筆記分為五類,分別是“茶餘偶談、過隙影、饋貧糧、詩文鈔、詩文草”,親自做手錄和摘記:加上他在京都有不少良師益友,相互間切磋扶持,這樣日復一日的學習使他的學識大有長進。可以說,在京為官十二年,為曾國藩成為一代大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京都這段時間,曾國藩因為日課是讀書,月課是作文吟詩,因此寫了許多的詩文。現在看來,曾國藩集中的作品,幾乎一半以上的詩作和一大批文章都寫於這段時間。

這段時期,曾國藩也有幾篇文章表達的是他的文學觀點,道光二十三年正月的《讀李義山詩集》、二十四年十二月的《書歸震川文集後》、二十五年九月的《送周荇農南歸序》這幾篇文章正是闡述了這樣的觀點。《送周荇農南歸序》對自漢以來的文學家進行了評述,其中對清初文壇的評述是:“康熙、雍正之間,魏禧、汪琬、姜宸英、方苞之屬,號為古文專家,而方氏最為無類。”大概這就成為他後來推崇桐城文學的開端。

在詩這方面,曾國藩在京都期間寫了不少他常常檢查自己寫詩是否是因為想出人頭地、求取功名。如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八日,他檢討自己:“作詩之時,只要壓倒他人,要取名譽,此豈復有為己之志?”十月初十日又寫道:“今早,名心大動,忽思構一巨篇以震炫舉世之耳目,盜賊心術,可醜!”十月二十五日經過深刻反省之後他說:“好作詩,名也。”十一月十六日所作的文章是這樣寫的:“走何子敬處,欲與之談詩。凡有所作,輒自適意由於讀書少,見理淺,故器小易盈如是,可恥之至!”可是在同一年的十月二十六日那天,他很得意地在家書中說:“子貞深喜吾詩,故吾自十月來已作詩十八首”十一月十七日的家書中他的得意之情更是暴露無遺:“近日京城詩家頗少,故餘亦欲多做幾首”十二月,又對自己檢討道:“汩溺於詩句之小技”,“多半是要人說好。為人好名,可恥!而好名之意,又自謂比他人高一層。此名心之癥結於隱微者深也。”在弟弟們面前,他的求名思想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

曾國藩在沒有被實際授職為禮部右侍郎之前,雖然做了十年的京官,但是手中卻沒有什麼真正的實權。實授禮部右侍郎才標誌著他從政生涯的真正開始。此後四年之中,曾國藩曾經做遍了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曾國藩的家世是很平凡的,他能如此迅速地攀升於官場,實在讓人豔羨不已。而曾國藩的這一系列官場晉升,與那個叫穆彰阿的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誰是讓曾國藩高升的背後推手

穆彰阿,他是滿洲鑲藍旗人,曾經擔任過各部侍郎、工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拜文華殿大學士,還曾經擔任過軍機大臣領班。穆彰阿門黨極多,其中就包括曾國藩。在道光年間,除了皇帝的權勢,無疑是沒有人能壓得過穆彰阿的。

曾國藩正是考慮到穆彰阿這種無人能夠企及的權勢才拜在穆彰阿的門下。

在道光十八年的會試中,第三十八名貢士便是曾國藩。複試是在正大光明殿舉行的,在考試中他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賜為同進士出身一心想入翰林院的曾國藩非常不滿意他所取得的成績,因為按當時的規定來看,列三甲者不能進翰林院,如果進不了翰林院,就不會有穩固的基礎發展未來的仕途之路,這一點曾國藩是很清楚的。就在這時,領班軍機大臣穆彰阿對他非常賞識,提拔了他。

無論是在道光十八年的會試,還是在道光二十三年的翰詹大考,穆彰阿都是以總考官的身份出現的。在翰詹考試中,穆彰阿就要求曾國藩把考卷的底稿交給他,曾國藩立即正後把底稿送到穆府中去,這次拜訪使兩人的師生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因此,曾國藩這位農村出身的進士很快地就把穆彰阿作為他在京城的政治“靠山”。正因為他與穆彰阿有了這種親密的關係,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也就源源不斷地來到了他的身邊。“穆彰阿曾汲引曾文正公國藩,每於御前奏稱曾某遇事留心,可大用。一日,文正忽奉翌日召見之諭。是夕,宿穆邸。及入內,內監引至一室,則非平時候起處。逾亭午矣,未獲人對。俄內傳諭:明日再來可也。’文正退至穆宅。穆問奏對若何,文正述後命以對,並及候起處所。穆稍凝思,問曰:‘汝見壁間所懸字幅否’文正未及對。穆悵然曰:機緣可惜。’因躊躇久之,則召於僕某,諭之曰:汝亟以銀四百兩往貽某內監,囑其將某處壁間字幅,炳燭代錄此金為也。’因顧謂文正,仍下榻於此,明晨入內可。洎得覲,則玉音垂詢,皆壁間所懸歷朝聖訓也,以是奏對稱旨。並諭穆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誠然而文正自是向用矣。”

誰是讓曾國藩高升的背後推手

正是因為穆彰阿的百般關照,曾國藩才能有一順百順的仕途之路,

在短短的五年中,他的官職就從以前的七品升到了二品。

努力豐富自己是不錯,不過也要來棵大樹才好乘涼。沒有滿族親信的力薦,一個漢官再怎麼努力,也不會短短几年時間連升五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