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

——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文 | 劉玉林


中國畫之“花鳥畫”發展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曆史,至五代黃荃徐熙,已成完備體系。後至宋代文同、蘇東坡,再至元人墨戲,文人畫別開生面,再至明代白陽“青藤”,又爍古成今。淸初“八大”石濤開啟“江西”、“揚州”兩派,又有惲南田沒骨精妍秀氣獨樹一幟,遂成就任伯年蒲華吳昌碩等“海上”畫派,兼有嶺南高其佩縱橫奇古,傲世獨立。花鳥畫終是“強抱篆隸做狂草,紅花墨葉領風騷”。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而工整富麗的工筆花鳥畫,則一度混同於“年畫”而江河而下,途窮式微。當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新時代花鳥畫,已是不可同日而語,它正以更豐富的形式與樣式詭異多變,許多新的表現與技法讓我們目不暇接,同時,又讓我們對是否已背離“傳統”有所疑惑。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我們的昨天既是傳統,它常似清規戒律讓我們不敢逾雷池半步。縱觀中國畫之發展,從“丹青”到“水墨”無疑就是一個完善到因循再到守望的過程,它有過創新,又有過保守。今天它向我們展示的無非是多種主張與多種流派的博弈,這很正常。因為我們的中國畫永遠不會停止“嘗試”與“迴歸”,其過程將會讓我們賴以驕傲的文明史更加絢爛。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國畫家王錫強愛畫石,他最稔熟或最快樂的是用各種筆觸組合皴擦讓筆下的怪石蒼厚或玲瓏起來,就國畫理論中的“金石氣”而言,總離不開“蒼茫”與“渾厚”,他善畫梅蘭竹菊,常參以嶙峋怪石,這是我們的“文人畫”水墨簡筆與枯木窠石所傳承的重要元素,王錫強所堅守的這一點,正是對中國畫之傳統的可貴認知。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而無論是以文人畫的金石之氣還是工筆畫的細膩繁複來評判王錫強的畫,都是不恰當的。王森然在評價吳昌碩時說:“文人之畫有人存焉,畫家所謂,惟物而已,先生者,文人也,非畫家之畫也”。成於宋元的文人花鳥畫在當今畫壇是股主要力量,他們在更多的時候更像是文人,而非畫家。他們所奉若圭臬的大筆潑墨也並非中國畫傳承之全部。在我們的國畫歷史上,與文人畫相對應的還有另一種妍細工麗的“院體畫”,對比於文人畫漫筆隨意,後者正如王錫強國畫之嚴謹工整,細膩淳厚。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但王錫強的畫也絕非等同於單一的“畫院體”,其本人具有相當深厚的書法功底。“直從書法演畫技”,王錫強是具備書法那樣的“寫”的,雖然這種寫以工巧見長,卻不乏靈動飄逸。之所以拿他的畫與吳昌碩的“大寫意”相對比,是因為我們把他的畫定義為“小寫意”,但吳氏首先提出:“畫當出己意”。沒有任何一種成功是通過“雷同”所建立的。這正像莎士比亞所說,在一千個觀眾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對花鳥畫的認知有許多這樣那樣的標準,但總難脫離創造者心中“小我”與“大我”的表現。王錫強所追求的,是能夠自由抒發“文人畫”的莞爾小品外,還能讓花鳥畫實現龐大的“場景”創建,以讓自己的作品進入當今畫壇更“主流”的視野,而不是隻取得“新文人畫”或“舊文人畫”的認同。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構成王錫強國畫的主題是線,那些密密麻麻的,那些縱橫穿插的,飽滿結實而渾圓流暢,濃淡相宜而疏密有致。中國畫是筆墨的藝術,但又是“線”的表現主義。王錫強總是用一條條線的交叉來塑造主題,一條條樹枝,一根根老藤。他在力求讓他的國畫變得有細節,更有視覺上的深度。隨著一條條氣韻十足的線讓觀者回味與共鳴。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我們的中國畫是一度飽受詬病的,我們的傳統一度被冠以封建與保守的標籤,康有為說,“中國近世之畫衰敗極矣,蓋由畫論之謬也”。“改良主義”的那些人認為,傳統的中國畫是“不能反映現實”的,也是必然被“淘汰的”。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們的中國畫歷經了“改良”與“創新”,又提出了對傳統的挖掘與“迴歸”,但毋庸置疑的是,作為花鳥畫,它的生命力必須是能夠在新時代符合主題要求的創作,相比於我們周圍世界的變遷,我們的中國畫在需要守望“傳統”的同時,更需要“新題材”、“新形式”的探索。這是一種屬於時代意義上的建立,而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叛逆。這正是王錫強和許多花鳥畫家所孜孜以求的。文人畫的怡情弄性真的是花鳥畫的唯一標準?一代代前賢大師的尺牘小品是否能承載花鳥畫的時代擔當?我們說過多少次“筆墨當隨時代”,而當下的花鳥畫,在必須吸納傳統的同時。許多畫家考慮的是怎樣讓尺幅與內容都“大”起來,讓題材豐富起來,變得更有內容。王錫強的思索大概是,他既有“梅蘭竹菊”那種嫻熟的筆墨技巧,又能讓花鳥畫變得符合大的場景與畫面,變成一種整體的風貌,而不再是某種植物與園林的局部。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這在當下無疑是一種積極的意義。把花鳥畫“立體化”與“場景化”,以至於讓它具有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的表現能力。所以他極其講究空間的營造。還是國畫裡的虛與實,還是國畫裡的濃與淡,還是傳統的筆與墨,有了遠與近,有了透視與關係。在他細膩的筆觸裡,花鳥畫不再只是一花半葉,不再只是折枝竹影,不再只是“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三兩枝”,而更像草木葳蕤的定格,更著重表現於生命與生長的魅力,在這方面的探索我們不乏名家先例,比如郭味蕖,比如王晉元。王錫強突破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小我”,如果定義當代許多“文人畫”為“假古董”,而他著重表現的是“新生活”。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單單從“花鳥畫”這一領域來闡述王錫強的國畫藝術難免以偏概全,他有著很廣泛的涉獵與極高的眼界。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把自己只看成是一個“花鳥”畫家,在他富於“空間”營造能力的基礎上,它還擅於用“青花”這一我們民族獨有的元素來闡釋我們的文化主題,用西方對“靜物”的塑造來演繹中國畫的創作。他表現的還是空間,表現的依舊是我們的家居與生活,而這種表現已不只是單純意義上“花鳥”的表現,而是他對“山水”以及綜合修養上的整合體現,也是我們在生活上對民族元素的要求與倡導。在馬蒂斯的思想裡,繪畫是均衡、純粹與溫靜的藝術,王錫強青花這一系列的作品,很好的表現了這一訴求。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綜上所述,王錫強不只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花鳥”畫家,嚴格說他應該是一位“主題”與“意境”意義上的畫家,其作品也不乏“意趣”,他想的不只是雕琢,更多的還有“擴展”。這首先賦予了他繪畫藝術的無窮空間,他是否能夠成就自己繪畫人生的價值與不菲?能否建立屬於自己的輝煌殿堂?聯想到他不乏探索又不缺勤奮,實現他自己所追求的“登頂”與“傲立”,他缺乏的只是時間。

正如我們所希望的,王錫強行走在一片廣闊的水墨丹青天地裡,恰似他筆下所創立的壯麗圖卷。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王錫強簡介

書畫名家|主題意境下的無窮空間——淺議國畫家王錫強的國畫藝術


王錫強,字金弓,號雲峰齋主人。現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國畫院院委、東營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民進東營開明書畫院執行院長、東營市畫廊聯盟副會長、東營市政協書畫研究會副主席、東營市五老書畫院名譽院長、東營市黃河口溼地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東營魯東藝術學校校長......

曾榮獲“當代書畫藝術家名人”“世界書畫藝術名人”“中國當代傑出功勳藝術家”“中國公眾影響力藝術家”“09年度中國畫壇百傑”“中國文藝終身成就藝術家”“中國書畫行業模範藝術家”“中國百傑書法家”“中國百傑國畫家”“首屆全國百家文藝獎”和東營市“首屆德藝雙馨書畫家”等眾多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