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漸行漸近 64個小區先行先試

4月16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佈會,將選取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從5月起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等措施。此舉表明南京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漸行漸近。

探索相關措施合理性可行性

南京試點垃圾分類已有多年,為何在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先行先試”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南京市城管局巡視員陳雷介紹,《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已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提出的制度措施,是否科學合理、切實可行,需要認真分析評估。在先行先試過程中可廣泛聽取意見,總結經驗做法,及時補齊短板,使條例更符合南京實際,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64個小區覆蓋物管、託管、自管等3類,101個單位包括機關、學校、醫院、商務辦公樓、物流電商企業、餐飲企業、賓館酒店等7類,具有一定代表性。

2017年我國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在46個重點城市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其中包括我省的南京、蘇州。《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去年出臺,將於今年6月起施行。此外,不在46個重點城市之列的無錫,已於去年9月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員會公眾委員、南京師範大學地方立法與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湯善鵬,參與了《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的編寫。“我們不能一味等待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而應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作用。”他告訴記者,“2018年南京啟動垃圾分類立法,目前立法進入最後階段,強制分類越來越近。”

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4月16日下午兩點,在南京市秦淮區紫金雅苑小區,記者看到,紅綠黑三色的垃圾收集房,分別收集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還配有洗手池。一旁,小區物業經理黃豔芳在指導一名水果店租戶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督導員趙斌也拿出專門的桶和夾子,幫忙二次分揀。

這個先行先試小區,有兩棟居民樓,居民123戶。垃圾收集房4月1日開始使用,原有的5處垃圾投放點和6個垃圾桶撤除,居民開始刷卡投放垃圾。廚餘垃圾每天9時至11時投放,由專業收集車輛每天收運,其他垃圾按照現有收運模式每天清運。至於可回收垃圾,居民用環保企業發放的回收袋裝好後,送到物業辦公室,獲得積分獎勵。黃豔芳說:“我們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每家每戶上門溝通。目前,小區居民基本做到準確投放垃圾。”

64個小區主要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加強收集點人員值守和巡查,對居民進行分類投放指導,使居民在“適度不便”中養成分類習慣。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具有一定的約束性,而前期垃圾分類是倡導性的,採取自願原則,效果並不理想。

101個單位主要規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健全分類責任制度,強化“人人分類”,鼓勵採取源頭減量措施,如限制一次性杯具、節約和重複利用辦公用品、回收快遞包裝等。

與該市已開展的垃圾分類工作相比,此次先行先試還有諸多升級內容,如垃圾分類鼓勵政策方面,政府也將給予居民一定積分;歸併收集點,有利於督導員、志願者開展現場指導,提高分類準確率;儘量滿足居民投放需求,在垃圾房等垃圾分類收集點的位置、開放時間、投放方式、外觀風格等方面,多設計一些方案,供居民選擇。

南京將針對小區特點制定實施方案,聽取居民意見,回應居民關切。

具備分類收運與處置能力

在紫金雅苑小區,60餘歲的居民傅女士說:“分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三類回收很簡單,我對垃圾分類工作絕對支持,鄰居們都很配合。” 綠鑰匙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該小區垃圾分類,項目負責人劉紅兵介紹,撤桶並點後,除了廚餘垃圾定時投放,其他垃圾投放時間延長,解決居民錯過投放時間、垃圾無處可倒的問題。

老百姓普遍擔心,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的垃圾,被倒在一起“一股腦”運走。對此,南京市城管局表示,此次先行先試實行從前端投放、中端收運到末端處置的全程分類,“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收運車輛塗裝分類標識,收運垃圾種類一目瞭然。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每週收運一次;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每天至少收運一次;大件垃圾預約收運。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收運全程管控,鼓勵市民監督舉報混裝混運行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送到各區垃圾分類回收中心(站),廚餘垃圾送到各區處理站或市集中處理廠。

陳雷表示,垃圾處理相關終端設施建設早已啟動,將按照分類處置要求如期投入運行,如餐廚垃圾處置能力目前已達到700噸/日,能夠滿足此類垃圾處置要求,且全市第一個廚餘垃圾廠將投入運行,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能力是完備的。

湯善鵬認為,末端具備相應處置能力,標誌著強制分類條件成熟,也將推動前端進行分類投放。除立法引領,政府配套措施要跟上,如通過深入宣傳、提供分類指導、給予補貼獎勵等方式,幫助單位和個人落實分類投放責任。垃圾分類強制展開後,也提倡“教育在前、處罰在後”。(徐冠英 管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