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入幕之賓”的典故

今天單位的小姑娘問我成語“入幕之賓”什麼意思,我就把這個故事整理出來,跟大家一塊分享。

“入幕之賓”的意思

現在我們說“入幕之賓”有時候跟“裙下之臣”一起,是說某個男人被某個女人“收服”了,但肯定是被用錯了,至少跟原來的意思是不一樣了。原來的意思是說“關係親近的朋友,或參與機密計劃的人。”

謝安“入幕之賓”的典故


幕是什麼

中國古代習慣用簾帳之類的紡織品來分隔房屋內的空間,而這種起隔斷作用的簾帳,統稱為“幕”。嚴格來說,“在上曰幕、在旁曰帷”,一般則混稱為“幕”。帷幕之內是居室私密之處,能進入帷幕中的賓客,自然與主人關係非同一般,因此我們習慣以“入幕之賓”指心腹、死黨。

故事出處

在《晉書》中記錄了謝安與桓溫的這個故事。

謝安“入幕之賓”的典故

東晉時,徵西大將軍桓溫因為赫赫戰功開始居功自傲,先是廢海西公立晉文帝。後來又圖謀篡奪皇位。手下有郗超和王珣二人,一為參軍,一為主簿。桓溫本是個自命不凡的人,輕易不聽別人的勸告,唯獨對此二人的見解常常心悅誠服地接受。

桓溫營中的人都說:“長鬍子的參軍、短鬍子的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可見二人受寵之深。一日,作為政敵對手的謝安與王坦之到桓溫軍中商討軍機大事。桓溫指著軍帳後面的一張床對 郗超說:“喜賓(郗超字喜賓),你就躺在這兒聽聽, 也好幫我參謀參謀,免得我被這兩個老傢伙算計了。”

郗超就悄悄躺到床上,偷聽他們的談話。密談進行了近兩個時辰。傍晚時秋風乍起, 風動帳開,恰好暴露了郗超。桓溫覺得很難為情。謝安雖心中不滿,嘴上卻開起了玩笑:“哈哈…… 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謝安借郗超的字號一語雙關,說得大家一陣鬨笑。

謝安“入幕之賓”的典故

成語的更多使用

明朝的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就用這個成語比喻蘇軾跟佛印和尚的關係密切--“東坡自此將佛印愈加敬重,遂為入幕之賓。”

到高陽先生寫《胡雪巖全傳》的時候這個成語就有些“裙下之臣”的意思了--“前者號稱‘賣嘴不賣身’,非花錢花到相當程度,不能為入幕之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