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你的人生不枉活?兩位百歲老人來告訴你。

小瀋陽春節聯歡晚會的名句:“人這一生其實可短暫了,有時想一想就跟睡覺一樣一樣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過去了。”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個小時。有的人把生活過成了詩;有的人把人生寫成一部奮鬥史;有的人將自己的名字寫進了歷史···

而怎樣才能讓自己到離開人世的時候,感嘆自己的一生不枉活呢?接下來,我們來讓兩位百歲老人來告訴你。

第一位是摩西奶奶。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1860年9月7日1961年12月13日)。美國藝術史上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風靡全球的風俗畫畫家;58歲,從未受過專業繪畫訓練的摩西奶奶開始畫畫;78歲,一位旅行收藏家在一家雜貨店發現了她的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展,之後作品暢銷歐美;89歲,被杜魯門總統授予美國“女性全國新聞俱樂部獎”;100歲,啟蒙了後來成為世界一流文學大師的日本作家渡邊淳一;101歲,摩西奶奶去世,被當時的肯尼迪總統譽為“深受美國人民愛戴的藝術家”。這位摩西奶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場婦女,她生在農場,長在農場,嫁在農場,一生最熟悉的也是農場。在我們國家來說,她就是以為農村婦女。而就是這樣一個農村婦女,用她那真誠的目光,細膩的畫筆,為我們描述了真實而充滿溫情的田園風俗畫。摩西奶奶在寫給孩子的信中說:“我的孩子們,做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事情時那份專注與獲得的成就感,足以化解柴來油鹽的瑣碎生活帶來的枯燥與乏味,足以讓你不過分依賴自己的家庭生活,保留一份專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摩西奶奶在自己58歲的時候,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畫畫,並用一生去專注去熱愛她,畫畫就是她夢想。“在摩西奶奶身上,我們看到無論年輕、衰老、富有、貧窮只要你對命有所向往,就能擁有生機勃勃的膽識與氣質。人生是個不斷地門我嘗試和修正的過程只有懂得斷地試解的事物,棄自己的過去,敢在未知的紙上寫下新的印記的人,才能創造出讓人羨慕的未來。我們不要總被自己嚇壞,也不要總是擔心事情會朝著環的方向發展不要在沒做之前,就預設一個糟糕的未來畢竟只有播下了種子才能有發芽的希望。如果在還沒有播種之前,就開始擔心暴風雨的來襲擔心收成欠佳,連播種都提不起勇氣,那麼你的人生註定是荒涼一片。任由時光將夢想掐死在搖籃中,自己慢慢變得和周用人一樣、像個流水線上的產品,沒有個性,沒有生氣。夢想並不需要小心輕放,而是需要付出,努力,不顧一切地去追尋。也許在追夢的路上,會有輕視的目光,有阻撓的叫嚷,有淡漠的態度,有冰冷的唾棄,但是這些都是成功的細胞,夢想的零件。在很多時候,人們必須做出抉擇:重新出發。生命正是因為有了裂縫,才能讓陽光照射進來。生命正是經歷了薄涼,才能感受到溫暖;正是因為有了低谷,才有高潮;忍受了痛苦,才能享受快樂。人生漫長,一切都還來得及。”(摘自《人生隨時可以重來》)

所以,我們從摩西奶奶的身上學到了。只要你堅持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一切的事物都會為你讓出一條路來,你只需要系無旁騖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好。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最好的也將永遠留給你。

第二位是位老爺爺,日野原崇明。他是一位一生都在從事著醫療事業的老人,他是日本皇室家庭醫師,是將健康檢查帶入日本、在日本體嘗預防醫學的第一人。他一生寫過200多本書,《活著》這本書這是他105歲時,在他最後的日子中用語言傳遞了他一生關於愛、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獨的感知和洞察。我也是通過這本書認識了這位百歲老人。老先生對於生命的思考,他是這樣說的:“生命是一種能量體,看不到,但確實存在。”老先生對孩子們這樣說:“生命存在於我們能夠支配的時間裡······兒童時代的時間幾乎全部用在了自己身上。等你們長大成人後,才有能力為他人、為社會貢獻你的時間。”老先生告訴我們,只有將自己的時間用在貢獻社會,為他人時,你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生命都有了意義,有怎會枉活呢?關於這位老爺爺,我真的時體味良多,他不僅僅一位德高望重的一生,一位作者,同樣還是一位音樂創作者。他在就多歲的時候,傳作了《愛之歌》,用自己的音樂傳遞自己對愛的理解。他在生命的最後,也留下了在臨終還有一段告白,這位百歲老人面對死亡時的從容讓我深深的感動。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從古至今各位先賢哲人們都在探尋著人生。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都是他們找到的人生意義。美國的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在他《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說:“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則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弗蘭克爾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幫助其他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在一次父母課堂上遇到過一個老師,她說:“人的一生就是從A到B ,都是一樣。你不能改變它的起點和終點,但是你能在這段旅程中找到它的拐點,讓你的人生更加豐富。”她是在她50歲的時候,找到了她人生的拐點,不再是簡單的從A到B。她的生命意義在於——喚醒更多的生命。這位老師跟我講課的時候已經53歲了,活得非常綻放,在她的課堂中你會被她的激情所點燃。

生命是因為你賦予它意義而變得更加精彩,只有將自己的一生都用在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世間因為你的貢獻而變得更加美好,你才不枉來著人世間走一趟。

讓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