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農家婦女賀翠:被評河南省孝老愛親“好媳婦”

近日,河南省文明委道德模範評選揭曉,共選出好媳婦10名,其中周口市4名,2019獲得市“好媳婦”稱號的商水農家婦女賀翠榜上有名。

商水農家婦女賀翠:被評河南省孝老愛親“好媳婦”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將來的自己”

賀翠是商水縣化河鄉大柴行政村張莊村民,今年52歲,憔悴的面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蒼老許多。公爹張存林患有嚴重的眼病,導致視力障礙,雖然生活勉強能夠自理,但幾乎不能從事農活;婆婆自幼癱瘓,終生與輪椅為伴。賀翠從不嫌棄,像親閨女一樣伺候他們。常年臥床,導致婆婆腸胃消化功能不好,賀翠就每天堅持給老人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飯菜。沒有錢買水果,她就自開菜園,種了好多種蔬菜,換著花樣調節飲食,在飯菜裡多加點蔬菜防止老人便秘。為了給婆婆補充營養,逢年過節,親戚送來的糕點、酸奶等營養品,她從不挨嘴,也不讓孩子們爭吃,留下來供老人享用。對老人的衣服、被褥,她經常拆洗,晾曬、勤換,雖說老人臥床、坐輪椅,無論冬天夏天,老人的衣服、被褥上沒有任何異味,老人的房間也是乾乾淨淨,不曾有過褥瘡的出現。今年,婆婆已達80歲高齡,腎臟不太好,一個晚上要小便好幾次。賀翠每天起床後先給婆婆倒屎倒尿,端水洗臉,做好早飯再服侍她起來吃早餐。安頓好一切後,她才忙其它事情。

商水農家婦女賀翠:被評河南省孝老愛親“好媳婦”

2014年,她80多歲的生身父母唯一的一個智障兒子因病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自不必說,贍養二老的責任又重重地壓在了賀翠的肩上。她除了經常要為孃家二老提供油鹽醬醋柴等生活必需品外,有了頭疼發熱還要帶他們去醫院尋醫問藥。去年,母親手部患了瘻瘡,賀翠每天帶她去化河衛生院做輸液治療。回家後連忙做飯,再燒一瓶熱水,安排好晚上的飲食、安頓好二老,而後趕回家給家人做飯。就這樣,她就像一支織布機上的梭子,往返於兩個家庭之間。問及力量何來,她說“將心比心,我們也會有老的時候。自己也有兒女,我怎樣對待老人,孩子們也會學的。善待老人,就是善待將來的自己”

“常懷感恩之心善待患病的丈夫”

賀翠丈夫張留仁本是一個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對家庭極端負責,對妻子倍加呵護的漢子,可就在人生“如日中天”的黃金時段,2003年,38歲時的他突患腦溢血,失去勞動能力。十年後又突發腦梗,雖經長期救治保住了性命,但落得個步履蹣跚、不會言語、精神失常的痴呆人。每天必須靠服鎮靜藥維持平靜,每月醫藥費高達六七百元。如果哪幾天湊不來錢買藥,稍不如意,丈夫便怒目圓睜,失聲狂嚎,經常摔桌子砸板凳,六親不認,逮誰打誰,弄得全家人不得消停。對於丈夫的狀況,賀翠充滿同情。她說:“丈夫年輕時起早貪黑,掙錢養家,對我也特別恩愛,沒讓我作過難。現在他病到這種程度,我只能常懷感恩之心對待他,不讓他遭罪。”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精心照料飲食起居外,更多的是給予丈夫心靈安撫。她經常給丈夫回憶當年他們婦唱夫隨的情景,陪他看電視節目,碰到有政府送文藝下鄉活動,她還帶著他去看大戲。2018年,村裡修了水泥路,裝了路燈,碰到天氣好的時候或晚飯後閒暇的時候,她就攙扶著丈夫去散步,進行康復訓練,既增強體質又愉悅心情。碰到他想發脾氣時,賀翠就平心靜氣、甜言蜜語地像哄小孩一樣哄他,循循誘導,消除他的煩躁心情。如此精心調理,現在丈夫“乖順”了許多。有時候不讓人攙扶,自己也能走好長一段路呢!

商水農家婦女賀翠:被評河南省孝老愛親“好媳婦”

“幹苦工掙錢養家,雖累我無怨無悔”

為了增加家庭收入,緩解經濟壓力,賀翠在沒有任何技術的情況下,抽空就到本村建築隊當小工,和混凝土、鏟水泥灰、拉石子、搬磚頭……這些即便是五大三粗的男子漢也吃不消的重體力勞動,她一個弱女子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施工隊沒活兒乾的時候,她就參加“巧媳婦工程”,在家裡利用扶貧項目培訓學到的技術,從事漁網加工。藉助作業架加工漁網的收入較高,但常遭丈夫“襲擊”——不是砸壞了作業架,就是扯爛了漁網。無奈她只能加工那些工費低的小附件,時常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她說“夜裡丈夫睡了,能靜下心來幹,多出貨。”她對種好責任田特別用心,從播種、鋤草、抗旱澆水、病蟲害防治、收穫入倉,所付出的汗水往往要比常人多得多,公爹實在心疼兒媳,就提出幫她一把兒。但因怕公爹跌跌撞撞地摔傷,每次都被她拒絕。有一年夏季,收穫的6000多斤麥子正在晾曬,天氣突然轉陰,雷聲隆隆,眼看大雨就要潑下來,她不顧一切地搶收糧食。畢竟歲數不饒人,待糧食全收到家,她渾身像散了架,癱倒在地上。這時的她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苦,淚水潸然而下。這是她無助無奈的淚水,是她對苦命無聲的哭訴。

常言說,過日子比樹葉還稠。一日三餐,她一頓不做,全家人就要捱餓;責任田管理,一步走不到位,就會減產減收;農閒時間,一天不去掙錢,婆婆、丈夫就面臨斷藥的風險。為了這個患難的家,賀翠像一隻負重的蝸牛在艱難地爬行,又像上足發條的時鐘一刻也不停息;為了這個病貧的家,她領回打工掙的血汗錢大都用來給婆婆、丈夫買藥,給兒女支付學費、生活費,從來沒有給自己買過新衣裳。離縣城只有3公里,她卻很少趕集上店。偶爾去購買農資,擔心誤了飯時親人捱餓,也總是快去快回,極盡做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擔當。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變化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不變的是她的辛勤和愛心。

賀翠的良善孝行,讓兒女耳濡目染也養成了孝老愛親的好習慣。女兒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她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各買了一身新衣服,讓老人們高興得合不攏嘴。弟弟到了能打工的年齡,她把弟弟接到自己身邊,讓媽媽少操一份心。姐弟倆兒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已經四年沒有回家過年,一是為了國家法定假期那份雙薪,二是為了節省往返路費,擠出更多的錢貼補家用。

2016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商水縣政協駐大柴村第一書記姚順、幫扶責任人崔中玉,大柴村黨支部書記張東建就成了賀翠家的“常客”。他們代表派出單位和黨組織送錢送物送政策,讓她家政策內應享盡享,更堅定了賀翠自力更生擺脫貧困的決心和志氣。賀翠雖目不識丁,但她通情達理、懂得感恩。後來,一有幫扶項目給她,她都提議讓給村裡比她更困難的家庭,讓幫扶幹部對這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心生敬佩、刮目相看。(化河鄉張長河 許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