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患骨癌,大三肺轉移,一生就這樣被毀了

知乎上有一個很熱的問題:“年輕人得癌症是種怎樣的體驗”,有將近4000萬的閱讀量。

高二患骨癌,大三肺轉移,一生就這樣被毀了

雖然知乎被戲稱“分享你現編的故事”,但是這個問題裡面的絕大部分答案我相信是真的,因為那種心情沒有親身經歷過癌症的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有知友回答:

高二患骨癌,大三肺轉移,一生就這樣被毀了

有位知友是在高二不幸患上骨癌,大三複發肺轉移:

高二患骨癌,大三肺轉移,一生就這樣被毀了

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9年全國癌症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每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與歷史數據相比,癌症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同時,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副主任陳萬青表示,相比20多年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患癌率大大提高了。

癌症年輕化早就不是第一次被提起,造成“癌症年輕化”的原因主要是現在在年輕人群體中普遍流行的一些生活不良習慣;《人民日報》也指出了5點癌症年輕化的原因:晚睡熬夜、久坐不動、過度勞累、刺激飲食和小病不醫。

高二患骨癌,大三肺轉移,一生就這樣被毀了

所以,對於年輕人群體預防癌症,除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之外,更重要的是意識到重疾保障的重要性。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癌症的生存率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談癌色變”仍然是每個人面對癌症時的通用態度,這是因為一紙確診書,敲碎的不僅僅是生命的希望,同時也成為了金錢的黑洞。


我們常說保險要趁著年輕的時候買,一是越早買越便宜,二是健康告知,三是風險發生突發性強;保險是用來轉移風險的最好的金融工具,尤其是90後這一代人,職場競爭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用保險來給自己的人生兜底,是一種對自己和家人負責任的表現,至少不會“因病返貧”。


那麼年輕人需要配置哪些保險?


百萬醫療險被稱為“人手一份的保險”。幾百塊就可以撬動幾百萬的槓桿 ,性價比非常高,但百萬醫療險是屬於報銷型的險種,看病花多少,報銷多少,不管是一般疾病、意外醫療還是重疾住院,都能報銷,而且報銷不限社保、不限用藥範圍、不限治療方式,對於預算有限的年輕人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


重疾險是年輕人群體面對大病風險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

不同於社保、醫療險的報銷性質,重疾險是屬於給付型的保險,只要發生了符合約定的大病,直接賠一筆錢,你可以自由支配,除了拿來支付醫療費、術後護理、康復等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來彌補無法工作後造成的經濟損失,對於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來說,再好不過了。


醫療險和重疾險都是可以轉移大病的風險,而意外險和壽險則是能夠轉移意外的風險,其中壽險主要保障的是身故責任,意外身故後家人可以獲得一筆理賠金,預算不夠可以暫時先不配置。


寫在最後

如果可以算出自己這輩子不會生病,那確實沒有買保險的必要。但正是因為無法計算,才需要未雨綢繆,趁早、趁年輕給自己做好保險兜底。大家對年輕人群體買保險這件事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免費預約1對1專家諮詢服務,定製方案、診斷歷史保單、對比分析保險產品,一站式解決保險配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