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疫情越來越嚴重,看歷史上的明朝怎麼應對?

世界上疫情越來越嚴重,看歷史上的明朝怎麼應對?


眼見著肺炎疫情在世界上蔓延的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歐洲的意大利,美洲的美國,有原來的僥倖變得越來越擔心,在災難面前,肺炎疫情不分國界,不分貧富,人的生命變得是那麼無知和脆弱,無知是對它缺乏過多的瞭解,頓感手無舉措,脆弱是沒有很好的辦法能夠及時預防它的擴散和治癒,以致那麼多生命無奈的死去。

世界上疫情越來越嚴重,看歷史上的明朝怎麼應對?


1642年的大明瘟疫橫行,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出現“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的慘狀。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

一、選對人

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吳有性臨危受命。

吳有性(1582—1644),字又可,漢族,江蘇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他臨危受命,不懼感染,親歷每次疫情,經過多次臨床試驗,潛心研究,推究病源,發現瘟疫病毒是通過口鼻呼吸傳染,而不是入侵肌膚而感染,因此他根據患者不同程度的病情情況,進行隔離治療,對症下藥,不斷摸索採用獨創劑方達原飲、三消飲等,讓病人服下後在臨床治療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就像我國這次面對突入其來的疫情一樣,舉全國之力,封城停運,居家隔離,足不出戶,付出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有像終南山,李蘭娟院士以及許多醫護人員和工作者等,逆行而上,不懼感染,捨己為人民,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可以說沒有他們的奉獻和犧牲,也不會有我國現在的國泰民安

,我們不但要感謝他們的恩情,還要教育好下一代以他們為榜樣,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世界上疫情越來越嚴重,看歷史上的明朝怎麼應對?


二、找到病因

主要成就:創立一套的新的祛病方法
《瘟疫論》

1.他創立的溫疫學說,領先西方200年 。

他將瘟疫病根據不同的情況分為發頤、大頭瘟、蝦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瘧疾、痢疾等急性傳染病,明確指出這些病是"四時不正之氣所為"。症狀雖然與傷寒相似但與治療方法不同。他新創著名劑方達原飲、三消飲等,示人以疏利分消,在臨床治療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還提出“癘氣”之說,“它是一種物質,“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從而否定了疫病的原因是“非其時人之是否得疫病,而是由於“癘氣”所致。疫氣的每年存的在盛衰多少,與地區、四時與歲運有關。”

他在六氣致病的傳統觀點上,提出了新的傳染病觀點,開創了瘟疫學說,他創立的溫疫學說,領先西方200年

2.他將溫疫病的傳變從表、裡兩大方面進行總結,歸納稱為“九傳”。

即但表不裡、表而再表,但裡不表、裡而再裡、表裡分傳、表裡分傳再分傳、表勝於裡、裡勝於表、先表后里、先裡後表等。

總結出瘟疫的侵犯途徑、傳染方式和流行特點,根據溫疫邪氣侵犯人體的途徑不同,確定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間,此處稱為膜原。溫疫之病,原先採用治外感病的方法,病人得不到痊癒或死亡,是因為病邪的部位,位於半表半里的膜原,這是一般藥物所不能到達的。由於邪氣盛時則可出表或入裡,這時才可根據邪氣潰散的趨勢,因勢利導予以治療,區別對待,對症下藥,在他和國家的最終努力下,明朝最終戰勝了瘟疫。

世界上疫情越來越嚴重,看歷史上的明朝怎麼應對?


結語:

疫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惶惶,待過且過,希望全世界的政府和醫護科研人員能夠藉助科技的力量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齊心協力,也希望國外能夠摒棄前嫌,攜手並肩,團結一致,儘快渡過這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