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習王陽明心學,第一課學什麼呢?

如果您想學王陽明心學,一定關心,學習這門課程的第一課學什麼?

不忙,看看王陽明先生本人怎麼說?


我想學習王陽明心學,第一課學什麼呢?



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三十四歲,以上書救戴銑等,忤宦官劉謹,廷杖幾死,貶為貴州龍場驛丞。時龍場猶窮荒不文,守仁日與諸生講學不輟,書此教條以為訓示。

《教條示龍場諸生》全篇講了四個要求、四件事:

其中第一件要求、第一件事是立志,沒有立志,就好像沒有舵木的船,沒有銜環的馬,隨水漂流,任意奔逃。

立志從行善去惡開始。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王陽明沒有說,也不用說,因為無論是聖人還是常人,對善惡的感知和判斷都是先天的存在的,人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後來王陽明概括為“知善知噁心之體”,這是良知——人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

行善去惡,是立志之始。這個意思,在王陽明四十六歲那年前往江西南部平定賊匪,為了教化民眾,特意發佈的《諭俗四條》中講的更清楚不過了:

“為善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愛之,朋友鄉黨敬之,雖鬼神亦陰相之。為惡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惡之,朋友鄉黨怨之,雖鬼神亦陰殛之。故積善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們來到世上應當樹立遠大的志向,我們在心上用功的事要讓身邊的人喜之,悅之,愛之,敬之,信之。在我們行動起來的時候,我們的心中也都會充滿著信心,充滿著無限的力量,身邊的人也會受到你的感染,漸而習之,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在這種力量中蓬勃向上,多好啊!

故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