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想獲得幸福的戀情和美滿的婚姻,我勸你儘早學會“失望”

01

好友小薇當媽媽已經快半年了。女兒乖巧可愛,小薇自然也成為了讓人羨慕的母親。但

更讓人羨慕的是,她和先生的關係依舊如婚前般甜蜜。

我認識小薇那年,她28歲——已經算是世俗層面的大齡未婚女青年了。雖然身邊替她著急的人不少,但小微卻從未為此而焦慮過。她認真工作,快樂生活,愛情的缺席,似乎完全沒有影響她的人生。

“愛情嘛,我又不是沒有體會過。它不能當飯吃,更不能雪中送炭,無非是錦上添花的事情罷了。那我得自己先活成一朵花呀!”小薇笑著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接受所有的可能。”

30歲那年在去北大進修期間,小薇認識了現在的先生。先生與她同齡,因為有著共同的人生態度和興趣愛好,他倆一拍即合。戀愛一年後,他們順利走入了婚姻殿堂。

以前的小薇,朋友圈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戀愛之後,歲月靜好如初,只不過增加了許多冒著粉紅泡泡的甜蜜氣息——男友和小薇一樣熱愛生活,且開朗幽默,兩人的互動,總是在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在心中莫名增加一份嫉妒。

嫉妒什麼呢?無非就是他和先生之間的那份輕鬆與快樂吧。

比如,兩人都很懂對方的笑點,並總是能接住對方的梗;
比如,兩人都很支持對方的工作,也會為彼此的夢想給予支持和鼓勵;
比如,小薇孕期,只要先生在家,必定會陪同產檢。小薇從產房出來後,先生第一時間撲到她身邊,滿眼含淚地說“老婆辛苦了。我們不生二胎了啊~”
……

妥妥的把生活過成了甜寵偶像劇啊!!!

姑娘:想獲得幸福的戀情和美滿的婚姻,我勸你儘早學會“失望”

夫婦在自行車賽車


02

和小薇比起來,朋友娜娜的命似乎就沒那麼好了。

娜娜和初戀男友相識於大學校園,畢業後就結了婚。但其實,從戀愛開始,他倆就經常爭吵,鬧分手也是家常便飯。

那是什麼讓娜娜堅持了下來?男友的執著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初戀就是一輩子”的執念下,娜娜總是“心懷希望”:

也許,過了這段磨合期就好了;再相信他一次,他一定會在我的影響下,慢慢也學會理解我;結了婚,他應該不會把我“看”得這麼緊了吧;生了孩子,他一定就會有責任感了……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娜娜的希望,一個接一個地被無情擊碎。
結婚生娃後,原本不一致的觀念,對立態勢越發嚴重:

娜娜上進,老公卻會因為她的偶爾加班責怪她對家庭不夠上心,甚至懷疑她 是不是因為捨不得男同事;
老公貪玩,娜娜無奈地承擔起了大部分管娃的責任,並在孩子教育方面很是用心。可老公不但不肯定娜娜的付出,還常常數落娜娜沒把孩子管好;
娜娜喜歡插花,報了培訓班,她老公得知後,第一反應竟然是“竟整些沒有用的,我看你是閒得慌!”可是明明,娜娜又要上班又要管娃,工資掙得還不比老公少。
……

‘’難道,我就只能這樣度過餘生了嗎?”娜娜坐在我的面前,哭得梨花帶雨,她疲憊的模樣,真讓人心疼。

“那……你有沒有想過改變?比如不再慣著他,把你的需求直接提出來讓他配合完成。”聽到我的建議,娜娜直搖頭,“沒有用的。他不可能改變的。”

姑娘:想獲得幸福的戀情和美滿的婚姻,我勸你儘早學會“失望”


03

看到小薇的故事,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心生羨慕甚至嫉妒之情?

再看到娜娜的婚姻,你是有些許共鳴“婚姻真沒意思”,還是暗自慶幸“還好,我的婚姻沒這麼糟糕”呢?

小薇的幸福,固然值得羨慕,甚至成為幸福婚姻的典範。但不得不說,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情感和婚姻狀態,是如娜娜這般充滿了各種不如意的。

造成娜娜現在這般痛苦的,看起來是是因為“希望”,但實際上,來源於她的“不會失望”。

如果她早早接受了男友無法改變的現實,而不是一次次地寄希望於“磨合”、“我會影響他”、“結婚”以及“生娃”,她可能早就在失望之下轉身離開尋找新的可能了。

但現實是,因為結婚生子,更多了一重道德和責任感的約束,在對方沒有出現【明顯】重大過失的情況下,她很難主動走出這段關係。而面對我“改變”相處模式的提議,

她一口否決,則是長期失望之後的“絕望”。

心理諮詢師李松蔚說——

失望是關係裡的常態。親密關係從來不如意。我做這麼多年的諮詢,知道人們在關係中有多少不被滿足的痛。痛不可怕,可怕的是已經絕望。絕望到心如死灰的程度,不是痛,而是痛苦,巨大且綿延不絕的受難。讓人僵在原地,動彈不得。

娜娜的婚姻,便是這種“絕望”的典型。

姑娘:想獲得幸福的戀情和美滿的婚姻,我勸你儘早學會“失望”


04

絕望, 來源於長期失望導致的再無希望。而失望,來源於最初【不那麼合理的】希望。

聽起來有點繞,但邏輯其實很簡單:寄希望於“關係的更進一步”就能自動改善當下不愉快的親密關係,註定是會失敗的。

因為關係中的問題,只能由關係中的主體解決,任何第三方,都只是輔助而已。

而我們之所以要學習“失望”,不是在否認“希望”的重要性。

而是說:在認清親密關係不完美本質基礎上構建出的“合理”希望,對我們的人生才具有真正的指導意義。

比如小薇,她很清楚“愛情不是雪中送炭”,所以,她能夠秉承著寧缺毋濫的態度堅持單身到遇到良人。而她對“愛情是錦上添花”的認識,又讓她堅持以提升自我的自我滿足方式來獲取快樂,而不是寄希望於他人。也正因為此,她才能在享受愛情的同時,依然保持精神上的獨立而非喪失自我——

她的幸福,一直掌控在她自己手裡。

而娜娜呢,則是將“自己的幸福權拱手轉讓他人”的代表。她之所以能將一段並不那麼開心的戀愛持續到婚姻,看起來是因為男友很愛她,實際上是因為她享受著男友“鍥而不捨”帶給她的價值感,並且害怕分手後的孤單和不習慣。所以,她並非因為愛男友而最終走入了婚姻,而是因為她把自己的幸福寄託在了愛情和戀愛對象之上。

姑娘:想獲得幸福的戀情和美滿的婚姻,我勸你儘早學會“失望”


05

瞭解了愛情真相的小薇,看起來像是早早對愛情“失瞭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但正是這份“失望”,讓她接受所有的可能,並最終收穫了幸福的婚姻。

而對愛情充滿希望的娜娜,在希望的“引誘”下,卻最終陷入了近乎“絕望”的境地。

這不是巧合,也非偶然。這背後反映的,其實是目標、期望的設置對結果的影響。

● 小薇對愛情並非沒有目標,她堅持“寧缺毋濫”,說明心中對“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愛情”有著明確的標準。但同時,她並未設定具體的標準,如:對方應該是什麼樣的外形、要以何種形式來對我好等等。對她來說,唯一的金標準是“在一起是否愉快”以及“能否有相互支持著走下去的可能性”。在這兩個大前提下,其他的問題,她覺得都是可控可調的。

● 再看娜娜,她的目標雖然也是幸福快樂,但她更想要的,是通過愛情來讓自己產生價值感並且完成自己“初戀即一輩子”的執念。

所以,在小薇的感情觀裡,自己的感受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所謂“適婚年齡”、“孤單寂寞”根本影響不了她。也正因如此,她能勇敢甩開不適合她的人,並且在戀愛和婚姻中全情投入,而不為“可能”的“失敗”所幹擾。

而娜娜呢,雖然帶著“希望”,但這“希望”本身就是不合理甚至錯誤的。因為她把希望,寄託在了外界身上,也就相當於將幸福和快樂的掌控權主動交予了他人。顯然,抱持這種態度的人,在感情和婚姻中,註定是被動的。


寫在最後:

愛情不能幫我們解決孤單和恐懼,婚姻亦然。

就好像,愛情和婚姻,並不一定意味著幸福和快樂。

認清這一點,也許會讓人有些許失望。但失望,比絕望好。因為——
“不把時間浪費在憤怒上,就可以有行動。”

願你“失望”之後,迎來真正的“希望”。

姑娘:想獲得幸福的戀情和美滿的婚姻,我勸你儘早學會“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