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酒等於酒精勾兌酒?

文/陳學增(白酒收藏家,曾任北京市通州制酒廠經營廠長兼銷售公司經理


酒友聊天時,常談到液態酒就是酒精配製酒,號稱勾兌酒。其實,液態酒並不等於酒精配製酒,也不是所謂的勾兌酒,下面我來講講它們本來的概念。


一、食用酒精

所謂食用酒精(以下簡稱酒精),就是把含有澱粉及糖分(多少均可)的物質或糧食(人和動物的均可)不經蒸煮,按照與固態酒相同的料水比配料,添加糖化酶、酵母菌等進行發酵(也可用酒麴,但成本高,通常不使用),發酵形態固態、液態均可,再經雙層以上或多層蒸餾提純得到高純度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該物質所含醇類、醛類、酯類、酸類等幾近於零,對身體有益及有害的物質也趨近於零,這就是食用酒精。


二、固態酒
所謂固態酒,顧名思義就是把富含澱粉及糖分的精品糧類物質高溫加水充分潤透,再經高溫蒸熟糖化,迅速降溫後添加大麴、小曲或麩曲等曲種以固態的形式進行發酵,再蒸餾(掐頭去尾)所得的酒稱為固態發酵酒,簡稱固態酒。下腳料為酒糟。


三、液態酒

所謂液態酒,係指原料粉碎後,一般按1比4的料水比調漿、糊化、糖化、發酵、蒸餾;各工序均在液態條件下進行,使用酒麴或糖化酶、酵母菌發酵。所得酒為液態酒,下腳料為糟水。
液態酒的好壞與用酒麴多少有關。其特點是風味淡薄,有的帶怪味,辛辣,後苦較重,尤其是以白薯幹為原料的液態法白酒更為突出。以我廠(北京通州制酒廠)為例,在北京第一個釀酒工程師楊懷仁先生的帶領下,於1977年批量生產出了首家瓶裝液態法白酒“潞泉酒”。
液態酒源於解放後百姓的糧食不夠吃,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酒的銷量又不斷增加,尤其是三年自然災害以後,吃與喝造成了嚴重矛盾,為解決此矛盾,不少科研單位及工廠開展了大量的液態法白酒生產試驗。
其實,液態酒也分為熟料釀酒和生料釀酒,產品質量也有著天壤之別。所謂熟料釀酒,就是把粉碎的糧食煮熟再加曲或加糖化酶、酵母菌發酵,蒸酒時甲醇、丙丁醇、異戊醇及醛類等有害物質很少,能達到國家標準,而下腳料能成為豬、牛、羊等動物的飼料,也可進一步發酵作為肥料用於改善土地的酸鹼環境。而生料釀酒就是粉碎後的糧食加水、糖化酶、酵母直接發酵再用於蒸酒。兩種液態法釀酒工藝都能達到出酒率高,節約糧食的目的,符合1987年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工作會議紀要的精神。


熟料釀酒被工廠化應用幾十年,雖然節約了糧食,但也比酒精配製酒成本高,相對耗糧高,工藝複雜,逐漸被淘汰了,工廠化的熟料液態釀酒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只有少量的液態生料釀酒存在於家庭微量釀酒,屬於玩的範疇,但也不適於長期飲用。隨之而來的就是有心人把酒精配製酒說成了液態法釀酒!


四、勾兌酒
再說勾兌酒,提起來更讓人生氣,本身挺好的名詞竟然讓人給糟蹋了。其實勾兌是把不同度數、不同口味、不同年份釀造出來的原酒調到一起,調出一個特定的度數和固定協調的口味來,這才是真正的勾兌酒。而很多不良酒家,把酒精、香精、甜蜜素、除苦劑、食用甘油、增稠劑(塑化劑)等攪拌在一起,再添加點原酒,這種純配製酒中的一種也稱為勾兌酒,導致多數消費者認為勾兌酒不是好酒或是假酒。其實玩酒的人都知道,只是說不清而已,即便說得清也惹不起只為金錢和利益的媒體,於是乎勾兌酒就此表面消亡了,換個名詞,叫作純糧酒、內供酒、原漿酒、良心酒等不一而足,可惜用不了多久又被偷換了概念,或被打壓。於是普通消費者想喝到真正純糧酒變成了奢望,這會兒只能靠消費者的嘴和酒知識以及購酒經驗了!


節選自《閒來無事聊聊液態酒》,更多內容見《中國名酒實用手冊》

液態酒等於酒精勾兌酒?


/ END /


來源:李尋的酒吧 微信公眾號(ID:lixundejiuba)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 精彩推薦 ▼

何謂“雙蒸”“三蒸”及“玉冰燒”?

李尋談酒 || 新型白酒的調味酒、調味液、調味劑是什麼東東?

白酒里加敵敵畏、頭疼粉、偉哥、甜味劑,白酒違法添加的亂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