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靠代理一品牌做到上市,市值44億,電商代運營的春天來了?

作者 | 電商君

來源 | 電商報

為他人作嫁衣裳而不得,這或許就是電商代運營的終極結局?

「正文」

01

壹網壹上市了!

什麼垃圾公司都跑去上市了?這是很多人聽說壹網壹創衝上創業板後的第一感覺。但創業板可不是“什麼垃圾公司”想上就能上的,創業板有兩套財務門檻指標:

第一套,發行人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

第二套,發行人最近一年淨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

所以,為什麼京東、拼多多等公司不惜捨近求遠,紛紛跑到美國去上市?按當時他們的條件,在盈利方面根本就達不到A股上市的要求!

7年,靠代理一品牌做到上市,市值44億,電商代運營的春天來了?

那麼壹網壹創是個什麼公司呢,簡單地說,它是一家電商代運營企業,就是通過為品牌提供包括形象塑造、整合營銷、廣告投放倉儲物流等服務,幫助各品牌方提升知名度與市場份額。

正是因為有了代運營企業的存在,一方面,品牌在銷售等方面做甩手掌櫃的同時還能獲得代運營企業的返利;

另一方面,代運營企業也藉助品牌的光環實現自身擴張,兩者之間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目前國內有五大電商代運營企業,分別是麗人麗妝、若羽臣、寶尊電商、青島金王,以及壹網壹創,其中寶尊電商、青島金王、壹網壹創都已經上市,麗人麗妝人營收比壹網壹創大好幾倍。

看來,電商代運營的春天近在眼前啊。

02

7年,靠代理一家品牌做到上市

而壹網壹創之所以會快速發展,是剛好搭上了百雀羚復興的班車。

作為一個創立於上世紀30年代上海灘品牌,百雀羚完美演繹了“中國傳奇,東方之美”。

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段時間,隨著國人審美多元化的發展和洋化妝品牌的入侵,百雀羚也曾經一度沉寂。

這時候,以淘寶、天貓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及時向百雀羚伸來了橄欖枝,再一次讓百雀羚煥發出動人的青春。

7年,靠代理一品牌做到上市,市值44億,電商代運營的春天來了?

2000年,百雀羚作為國貨復興的代表重回市場,並且利用天貓的“主場”不斷攻城掠地,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比如說,百雀羚曾連續三年獲得天貓“雙十一”美妝類冠軍,這一耀眼的成績至今無人打破。

而把百雀羚推上冠軍寶座的,就有壹網壹創的功勞。

壹網壹創成立於2012年,在和百雀羚這個超級品牌實現合作後,很快開始了野蠻擴張,5年內營收做到7億元,晉身中國五大電商運營企業。

其中,壹網壹創的發展速度更加驚人。

按斑馬消費的統計數據,2016年,壹網壹創的營收還只有5.07億,一年後營收突破7億;

7年,靠代理一品牌做到上市,市值44億,電商代運營的春天來了?

7年,靠代理一品牌做到上市,市值44億,電商代運營的春天來了?

而且從2014年至2017年,壹網壹創毛利率逐年增加,目前的幾大代運營企業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壹網壹創。

從發展趨勢來看,壹網壹創目前還處於起勢階段,它還有一段很長的放飛自己、獲得高速增長的時期。

03

未來電商代運營的渠道會越收越窄?

當然,壹網壹創的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過分依靠百雀羚。

一方面,壹網壹創通過百雀羚飛速完成 “野雞變鳳凰”的蛻變,另一方面,也讓公司的營收結構變得單一。

2015年到2017年,百雀羚分別貢獻了壹網壹創82.30%、75.81%和73.05%的營收,以及55.90%、49.07%、44.05%和利潤。

換一句話說,如果百雀羚的業績突然打了個噴嚏,壹網壹創也會跟著一起感冒。

所以這些年來,壹網壹創不斷加大了開發其他客戶的力度,分別和寶潔、強生大品牌加強了合作,希望通過兩條腿走路。

甚至在官網介紹中,壹網壹創也有意“忽略”百雀羚的存在,在合作伙伴中第一個提到的是寶潔集團和強生(中國),以及美國伊麗莎白雅頓公司、日本資生堂集團,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等世界五百強公司,以改變自己合作品牌“不夠大氣”的形象。

7年,靠代理一品牌做到上市,市值44億,電商代運營的春天來了?

但是總體而言,壹網壹創和百雀羚之外品牌合作取得的成交甚微。

與此同時,壹網壹創高額的品牌返利也引起爭議。

比如說,2017年,營收7.04億、利潤1.38億的壹網壹給品牌的返利近1.27億,佔到總利潤的92%。

而2016年營收20億的麗人麗妝的品牌返利為1.75億元,同期3.78億營收的若羽臣的品牌返利為4929.87萬元。

這種靠著高額返利獲取更多品牌自主權,不計代價擴張的路能走多久?

而如果展望未來,代運營企業的騰挪其實並不大,比如說,像京東這樣的高品質平臺已經逐漸以自營取代第三方代運營,這也說明,未來電商代運營的渠道會越收越窄。

為他人作嫁衣裳而不得,這或許就是電商代運營的終極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