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道,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遙遠的救世主》

近一年以來,讀過的各種書籍不下百本,《遙遠的救世主》給我帶來的震撼是首屈一指的。這是一部商戰小說,曾被改編為電視劇《天道》,不落俗套的情節和思想高度,於我來說是對認知邊界的衝擊,它結合儒釋道的要義精髓,將馬克思主義中的客觀規律,放置於激烈的商場鬥爭中,讓情節往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在這本小說跌宕起伏的情節中,作為教育人的我,留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女主角芮小丹,一直堅定地對抗父親想讓她學影視專業的願望,但小說的後半程,她卻在男友丁元英的影響下,改變了主意,主動想要學做編劇。我想先把精彩的故事情節放在一邊,從親子養育的角度,來探究這個女孩兒轉變的關鍵所在。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1.家庭的變故刺痛了誰?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三歲看小,看的也正是家庭的環境,營造出的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一個家庭對孩子最初的塑造,會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是這影響,有正向的,也有負向的。

女主芮小丹從6歲開始,就不理父親了,起因是父母的離異,讓小丹覺得他拋棄了母親。此後父親的一切關懷和決定,小丹都是對抗的,直到20年後,為了男友向父親借錢,才和父親有了聯繫。

這是一個上海的號碼,已經變更過三次了,從六位數變到了八位數。無論她在什麼地方,每次變更號碼父親都會設法找到她告訴她新的號碼,但她一次也沒有用過,她內心一直堅持著對父親的成見:他拋棄了母親。在她的成長曆程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她都不願與父親溝通,即使是父母在她的前途問題上已經達成共識的事情,她也會做出與父親意願相違背的選擇,不給父親一點機會。

在小說中,小丹的雙親離異之後,雙方都沒有再婚,由此可知這場家庭變故,基本可以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擾。如果說這段短暫的婚姻,對這對曾經的伉儷來說造成了傷害,那麼作為結晶而存在的芮小丹,無疑受到了更加嚴重的心理創傷。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整部作品中,芮小丹和父親有兩次會面,一次是借錢,一次是還錢。在這兩次見面中,多年不見的父親依然強烈地建議小丹重修影視專業,一是因為小丹的工作是刑警,父親擔心她的安全;二是從父親多年的導演經驗來看,小丹是天生做演員的好材料。然而不管父親如何情理兼顧地勸導,小丹始終是反對的,沒有任何猶豫。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安全感的人無法給予或接納愛,直到他們重新感到安全。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無論我們說什麼,孩子都本能地反抗,看起來就像是故意和家長作對,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正是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很顯然,小說中小丹和父親的對抗,正是父母離異事件所帶來的安全感缺失問題。當孩子缺失安全感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恐懼,此時你講再多的道理都沒用,最好的辦法是嘗試理解孩子的需求,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2.在馬斯洛需求的第3層,慰藉孩子的安全需求

  • 放任和專制

《雙向養育》

中提出,養育孩子的方式便有兩種極端:

一種是傳統型的專制式養育,這類家長通常牢牢地管控孩子,通過發號施令的方式,來讓孩子服從,否則便會受到懲罰,這樣的孩子通常只具備外部驅動的人格,依賴權威服從命令,而缺乏創造性。

另一種是曾被誤導為先進的放任式養育,這類家長信奉任由孩子自由成長,覺得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然而這種方式也註定失敗。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少有孩子能做到自我引導。孩子成長需要日常的慣例、穩定的規則、對未來的預期和與他人的邊界,而所有這些都不可能自然發生。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故事中芮小丹的父親是個電影導演,常年在外拍攝,他在女兒的成長中是缺位的,和小丹的母親離婚之後,更是見面都很少了,這段一直未和解的父女關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放任,造就了女主人公性格中固執的一面,其中最慘痛的事件就是最後女主在任務中負傷而自殺。

另一方面,在女主成年之後的相見,也就是本書中僅有的兩次會面中,我們依然不難發現這位父親性格中強勢專制的一面。即便是多年未見的小丹已經成年,獨立自主,並且打算深造律師專業,對自己的未來有合理的規劃,父親依然想強制小丹放棄自己的專業,言語中透露著犀利:

“一個女孩子當什麼律師,有幾個當事人肯花錢請女律師?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大子兒,整天拉動著面部肌肉強詞奪理,整天得為填飽肚子拉生意。你現在是年輕,老了怎麼辦?將來一把年紀了還站在法庭上吵吵嚷嚷,你說那是什麼形象?你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沒保障,還談什麼女性的優雅、情調、品位?”

也許在父親眼裡,他願意把自己的全部人生閱歷對女兒傾囊相授,然而對小丹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壓迫,並且這種壓迫帶來的不安全感,讓她在心底對影視這個行業充滿了敵視。

既然如此,男友丁元英又是如何徹底顛覆芮小丹心中的這種固有印象的呢?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馬斯洛需求層次


  • 馬斯洛需求第3層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確認了人類具有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歸屬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的這項貢獻為養育孩子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對孩子的需求做出準確反應。

其中第3層歸屬需求是指,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需要接受和給予愛。這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大來源和堅強後盾。

女刑警芮小丹的工作也需要經常面對罪犯,人身安全問題無疑讓身邊的人憂心忡忡,即便是思維模式非同常人的男友丁元英,也無例外,他對小丹說:

“只要你一分鐘是警察,你這一分鐘就必須要履行警察的天職,你就沒有避險的權利。但是,國家機關不缺一個遲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會應該多一個有非常作為的人才。”

言語之間充滿了關懷和欣賞,這種表達,和父親的強勢帶給芮小丹的感覺完全相反,父親給他的是壓迫,但丁元英讓她感覺到了歸屬和愛。用她的話來說,叫“儘管不能接受,但愛聽”。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3.女主的轉變帶給我的教育啟迪

首先,我們要避免和孩子對抗式的溝通。

“你應該好好學英語”“你應該讀這個專業”“你應該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你不應該找這樣的男朋友”……類似這樣的句子你一定不陌生,有時候我們知道,不能直接否定孩子,於是我們不說“不”,而是改為“你應該”。然而這兩個詞,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禁止,一面是說教。它們的本質一樣,都是把孩子推向我們的對立面,讓孩子和家長形成“對抗”的姿態,此時無論你說什麼,都會導致你和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

美國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傑恩·梅傑曾提出“自述式溝通”,即採用以“我”開頭的陳述句,包括背景情況描述、感受以及原因三部分內容,比如“我很擔心,因為客人馬上就要到了,但是桌子還沒有收拾佈置好。”這樣就比質問孩子“你怎麼還不收桌子?”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當我們發現孩子身上的某項缺點時,通常會不斷地提醒孩子去改正,以此來期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多數時候你會發現,說的越多,孩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此時我們需要做的是正向強化孩子的優點,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被接納和認可,也就是馬斯洛需求的第3層,孩子才會越來越配合。我在教學中發現,如果孩子練習沒有做好,找到他和自己相比有進步的地方,然後鼓勵他“今天比上次錯的要少,繼續加油”,這樣孩子對課堂指令的配合度會迅速提升。

最後,我們還要放下過度的期待,尊重孩子的自由發展。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會對孩子慢慢有自己的期待,同時為了開拓孩子的未來,我們會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這是出於家長對孩子的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審視,

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興趣,而不只是自己的想法,比如自己沒有成為律師非常遺憾,所以孩子以後一定要當律師。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就無法自由成長。要是他們沒能實現家長的期待,可能會因此否定自己,甚至可能會發展出逃避現實或者家庭暴力等問題。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本來的樣子,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才是身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愛。

6歲和導演父親對抗的姑娘,為何最終受男友影響決定踏足影視?


結語

國學經典《資治通鑑》中說: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意思是說愛的方式不對,是對對方的傷害。

孩子的成長,就像一隻毛毛蟲的蛻變,竭盡全力一步步穿越屬於自己的生命旅程,最終變成輕盈的蝴蝶。讓我們放下評判和否定,用開放的心態去欣賞生命的多樣性,去探尋和接納生命本身的價值,就像澆灌一棵植物一樣,靜待花開。


我是元罄,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