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1840年,英國人在大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而後洋務運動興起,口號曰:“師夷之技以制夷!”

2020年,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除去屠呦呦(青蒿素)和莫言(還是文學獎),其餘的高等教育或者研究過程,皆是在歐美完成的。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那麼這些和學英語有什麼關係,暫且放下不談,結尾處講解。


我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的呢?

1960年,中俄關系徹底決裂(準確的說是和蘇聯),同時中美關係緩和,在此之前,我國學術上的“第一外語”從來都是俄語,也就是說,英語成為我國“第一外語”的原因,不是因為學術上的需求,而是源於其他原因。

自改革開放以後(1978-1985以後),國人日益認識到了國際通用語言的重要性,至此以後,高校才將英語和其他科目同等對待,從而也導致初高中將英語作為必修課進行學習。

也就是說,從1985年開始算,我國把英語作為必考科目作為高校考核標準,已經才30多年。

你見過誰語文考試不及格嗎?極少吧,但是英語呢?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而言,學過的人都知道它的特點和難度在於哪裡。

我們在學習另一門語言學科——語文的時候,無論你平時成績有多差,或者多好,在語文方面,即使是有差距,也不會出現太大偏差,更不會不及格。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我們天天在用,幾乎是每時每刻都在使用。

同樣是語言,為什麼會有差距,其原因就是,學好一門語言,最佳的方法,就是把你丟進這個語言環境裡。其次才是用死記硬背套用語法來學習,可是這樣學習出來的英語能說嗎?算得上是英語嗎?

當時,即便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要繼續學(英語),和現在不同,當時的情況就是落後就要捱打!

要想成就自我,打敗對手,最捷徑的做法就是先活成對方的樣子。

在我們學習英語(包括學習俄語)的那段時間裡,新中國(實際上要從1840年鴉片戰爭算起)積貧積弱,百廢待興,非常需要西方文明的先進科技來提升改造自己,來讓華夏文明變得更加強大。

所以說在國民學子當中極力推廣學習“第一外語”,絕對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師從蘇俄時期,我們學會了工業化,在師從美國時期,我們實現了標準化。我們的核彈成功了,我們的火箭也成功了。從一個積貧積弱的三流國家,一躍變成的一流強國。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這些,不得不說這是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文明科技帶來的實實在在成果,因此,學習和推廣英語實在是上上策。

今天誰還敢說中國不夠強!,而當初,你別指望外國人幫你?

老外不會給你解釋翻譯什麼三大定律、質能守恆、量子理論、質子原子。他們不會給你翻譯獨立宣言和眾生平等,只會把《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翻譯成外語來變成軍校操典,再把《聖經》變成出版物賣出去,他們不會和你一起看煙花,只會把這些武裝到士兵的武器上,他們也不會開船帶你環球旅行,只會開來自己的蒸汽船,鐵甲艦,把成噸的黃金白銀運回國內熔鍊成貨幣材料,把雕塑字畫當戰利品拉到他們的博物館裡供人瞻仰,把煤鐵礦石拉過去填海造地,把勞工拉過去客死他鄉。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孫子兵法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美國華工


我們不去學外語,你難道指望他們來學中文,然後和你講“太君,這邊請!”。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太君這邊請!


當時發憤圖強,純屬無奈之舉。

可今時不同往日,我們仍然在學英語,切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天學英語有錯嗎?

學英語是沒錯的,目前階段,西方科技在很多領域仍舊是先進的,並且,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仍舊需要追趕。你不學,你就無法溝通,也就無法獲得相關信息,無法做出判斷,還是那句話,要想超過你的對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變成他的樣子。

但是,別忘了,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除去美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別提俄羅斯,在雙方都不動用超級大棒的情況下,俄羅斯撐不過兩月就得和談),還有工業技術層次,我們都完全有能力自主開發和創新。

這就形成了一個很矛盾的局面,不學習西方,總是差半截,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次品貨,次品貨就意味著市場競爭力太差,生存能力隨之下降。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這到底是哪國的牌子


可是你繼續學英語,繼續學西方,卻又會忽略了本身的體系發展,照搬別人,到最後永遠當學生,再也出不了師。


當然,這僅僅是宏觀方面的現象,微觀呢?而對於個人而言呢?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幾乎所有的學習外語好處的總結(有重複的,括號裡為自我理解內容):

開闊眼界,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與生產建設類工作關係不大)

出國旅行,結交朋友,(與生產建設類工作關係不大)

移民(和國家建設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留學必備,(無法判斷)

更好的大腦開發(還不如做數獨玩魔方飆車)

只是為了通過考試(實話)

投資要有回報(翻譯工作,值得肯定)

接觸更多原版的外國優秀文學作品、電影、音樂和文化(與生產建設類工作直接關係關係不大)

接觸那些你原本無法結識到的人(和國家建設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挑戰自我,保持敏銳的頭腦(還不如做數獨玩魔方飆車)

可以讓你有更多表達自己的途徑(與生產建設類工作關係不大)

成為一個與他人有更多共鳴感的人(和國家建設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光想著老外,你咋不投胎在那邊)

另外我在加一條

閱讀和翻譯文獻。

看到沒,上述的11條,除了當翻譯、考試、出國留學和翻譯閱讀文獻,其他的,呵呵呵!

就拿建築業來講,一個過雅思的建築工程師託尼·史塔克畫的建築圖紙,到底是木匠看不懂了,還是瓦匠看不懂了?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大樓複雜不重要,圖紙都那樣


再高級一點,程序員用的英語夠多了吧,寫一個API接口,既能夠用在python上,也能用在Java語言上;幾個div,公用一個CSS文件,直接調用一個js。我想知道到底是英語英語8級會寫,還是英語16級會寫。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這就是頭條的部分網頁代碼

其實生活當中,有好多這些例子多不勝數,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事情都需要用到英語,但是並非需要非常高深的水平才可以完成。在日常工作學習當中,有兩到三千個英語的儲備量,已經足夠用了,而英語三級考試的詞彙量也不過在3000-3500,但目前諸多晉級考試,英語的門檻都非常高,甚至考個律師、醫生等司法公共服務部門都要英語四級,你為了給老外打官司,還是外國人身體構造樓上字母?

前文已經提過了,1985年過後,高校才將英語和其他科目同等對待,別忘了其他學科,除了語文和數學,還有理化生和政史地這六門,在高中階段,已經處於對專業化的考慮進行分科選修。許多不擅長某一科的學生有的選,可是對於不擅長英語的學生你有的選嗎?語文作為語言基礎,數學作為計算基礎必修沒有問題,可是一門英語,一個以後可能完全用不上的東西,作為必修課,是不是有點差強人意。

過份的追逐英語帶來的後果

陰謀論解釋:為什麼英語必考!

其實,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實際上是最容易學習的課程,但同時,也是最昂貴的一門課程,前文提到,要想學好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學習者置於語言環境下去薰陶。我絕對相信,把一個初中畢業的人扔在英美四年,回來之後英語水平絕對大學本科生水平要高很多。但是絕大部分人,是無法達成這樣的條件,其次,如果沒有完整語言環境的影響,同樣,也可以通過其他種方法——比如說英語家教、影像資料等方式來提高英語水平。

說白了,相對於數理化這種靠先天條件後天鑽研就可以獲得成績的學科,外語成績提高,完全可以通過堆資源的方法來提高。資源越多,這方面的成績就越好,同樣語文也有部分這樣的特性。

這樣考核的錄取特徵性就是:優勢資源區的競爭力要大於劣勢資源區,人文類錄取競爭力佔比優於理工類錄取,重複類(說白了就是女生)總體競爭力要大於進取類學生成績,結果就是培養出來的守成類人才多於創新類人才,這樣易於管理。

這一點不用懷疑,從08年江蘇高考的政策導向,到目前的考核現狀的北不如南,男不如女,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就可以看出來結果就是這樣。

至於和諾貝爾有關的結果,由於涉及過多敏感層次的事情不便多講,其實在屠呦呦和莫言之前,我國最接近諾貝爾的一次是人工合成胰島素,但是最後只能當哈哈鏡看一下。

導致的社會結果是什麼樣子,我相信俞敏洪老師已經都說過了!

還有就是,未來的生產力仍舊還是信息技術佔主導,但目前的半導體行業,信息工程產業,中文還是在扮演著“僕從國”的角色,並且從未改變,這是由於編程語言低層決定的,無論是C,C+,java,還是其他類語言,其低層,都和中文無關,這個對於編程開發並無影響,但是對於編程的學習和拓展,以及本土化競爭力培養卻有著致命的缺陷。(打個比方,一個賽車手的兒子想當賽車手和一個工農出生的孩子想當賽車手,就會出現“基因差距”。)

中國碼農不缺編程大佬,卻很少有語言大佬。(這裡不得不為易語言默哀三分鐘)

所以,中國要想強起來,文化上更上一層樓,光憑孔子學院是遠遠不夠的。


以前不學英語不行了,現在拼命學英語更不行了


要讓更多的專才能享受更多的資源,這才是這個國家的基礎,廣開言路,寬進嚴出,才是王道。

月薪3000、5000的討論國是不正常,難道都去討論移民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