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瓦利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貢獻

麥瓦利是阿拉伯帝國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階層,為第二社會階層,由信奉了伊斯蘭教的外族穆斯林構成。這些外族穆斯林亦稱作“新穆斯林”,他們是阿拉伯帝國的獨特產物,他們的社會地位及其同純阿拉伯人的關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不同的,他們在各個社會領域裡的貢獻,特別是科研學術領域裡的卓越成就,構成了整個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後,大量的純阿拉伯人移居到了被征服地區,同敘利亞、埃及、北非、波斯等地的各族人民居住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個在血緣、語言、文化、宗教上互相融合的多民族社會。

以波斯為例,阿拉伯人雖征服了波斯地區,消滅了薩珊王朝,但波斯人相對先進的傳統文化被保留了下來,並被阿拉伯人吸收融合。客觀上說,波斯人有較之阿拉伯人進步得多的城市文明與科學文化。由於這個原因,波斯麥瓦利對於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貢獻尤其突出。

波斯文化對阿拉伯人的影響始於正統哈里發歐麥爾時期。歐麥爾是第一個設立國家機關、制定財務制度的哈里發,是伊斯蘭帝國的真正奠基者。歐麥爾的絕大部分行政制度來源於薩珊王朝舊制,如貨幣制造、行省劃分、行政設置、土地租稅等。當時行政機關的文字工作主要由被征服地區的本地人擔任,採用當地通用的語言,如波斯語、希臘語等。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7世紀末“阿拉伯語化”運動興起才有所改變,而波斯在奈路茲節(元旦)收稅、鑄幣、任命財政部長的習慣,從歐麥爾時期起,一直被延續到倭馬亞朝末。

阿拉伯社會在大擴張前,處於氏族社會瓦解時期,氏族部落制是整個社會組織的紐帶。伊斯蘭征服的過程,實際上是阿拉伯封建帝國逐步形成的過程。阿拉伯人對於管理地域遼闊的新型國家沒有經驗,受被征服民族的影響是必然的,他們在很多地方襲用被征服民族的行政機構和制度,借鑑被征服民族的管理經驗,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健全自己的國家機器。

被征服民族,特別是波斯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優越感。他們改奉伊斯蘭教進入阿拉伯社會後,充分顯示了他們的才幹。在阿拔斯朝前期,幾乎所有的國家要職都由波斯麥瓦利擔任。他們將波斯的傳統思想、組織機構、國家制度、管理模式等引進阿拉伯社會,甚至一些政治術語都沿用波斯人的,如“迪宛”(政府機關的一個“部”)、“維齊爾”(大臣、宰相)等。廣大波斯麥瓦利的介入給阿拉伯社會帶來了深刻影響,儘管他們也許是為了炫耀本民族的光榮,懷有強烈的民族情緒,有的甚至是出於貶低純阿拉伯人的目的,但事實上,他們對於推動阿拉伯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文化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倭馬亞時期,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黎明時期,阿拔斯時期是其興盛期。麥瓦利在發展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的作用始現於倭馬亞時期,至阿拔斯時期達到頂峰。在阿拔斯時期,伊斯蘭教的各個宗教學科以及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高度發展。許多希臘、羅馬、印度、波斯的優秀文化典籍,都被譯成了阿拉伯文,一個生機盎然的科學文化活動隨之蓬勃興起,阿拉伯帝國境內的麥瓦利學者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尤以波斯麥瓦利為最。

麥瓦利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貢獻

麥瓦利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貢獻

麥瓦利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