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上映1個月左右,《姜子牙》先後打破多項紀錄。

先是首日票房高達3.6億,較《哪吒之魔童降世》1.44億的首日票房高出一倍還多,且打破哪吒單日票房紀錄。

再是《姜子牙》首周票房高達10.35億,遠超哪吒創下的6.67億首周票房成績。

《姜子牙》的這兩項成績,分別打破國產動畫電影首日票房、首周票房、單日票房的紀錄。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不過,雖然《姜子牙》在票房上的成績如此亮眼,但是其口碑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在豆瓣,截止至發稿前約有30萬人為這部電影打分。

但是其中好評率有47%,一般與差評的評分人數分別佔到總評分人數的33%與20%,與2016年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評分趨勢十分相似。

也就是說,在這30萬條評分裡,有一半以上的人認為《姜子牙》一般或是低於預期。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但豆瓣6.9分的《姜子牙》真的差嗎?

國產動畫電影的分水嶺

在談《姜子牙》這部電影的優劣之前,不妨先來看下近些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情況。

首先,現如今提起國產動畫電影,就不可能繞開早在201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因為這部電影是國產動畫電影產業的一個分水嶺!

以往,國產動畫電影將目標受眾定位在兒童群體中,專攻低幼齡市場。

如《熊出沒》、《喜洋洋與灰太狼》、《小豬佩奇》等一系列國產動畫電影,其劇情內容簡單、直白、低幼,導致這類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的主要貢獻人群集中在兒童與兒童家長身上,票房天花板較為明顯。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但從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以來,這部在豆瓣評分8.3分,約56萬人為其打分的國產動畫電影,雖然累計票房僅有9.56億,但是其投資6000萬左右,帶來的回報率卻有600%。

無獨有偶,2016年上映的《大魚海棠》在製作、宣發方面累計投入的成本在6500萬左右,最終累計票房5.6億,回報率約為187%左右。

低投入高回報,開始讓資本認識到成人向的國產動畫電影擁有更廣闊的的發展空間與“錢景”,也樹立了資本投資成人向國產動畫電影的信心。

這才有越來越多的成人向國產動畫電影項目開始立項,光線傳媒、華誼兄弟、阿里影業等影視公司紛紛入場。

但是上述兩部電影雖然在口碑、票房、回報率等方面表現優異,卻並不是說他們沒有任何缺陷。

相反,這兩部影片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點!

先來看下《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雖然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3分,但仍有一部分觀眾直接指出自己是衝著情懷、國產、良心製作等原因打高分。

所以拋開這些干擾因素不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本身存在的問題還是非常明顯。

如劇情稍顯單薄,故事過於直白缺乏內涵,闖關風格明顯以及影片中部分人物設定不明等。

而這種問題放到豆瓣評分6.9分的《大魚海棠》上則更為明顯,甚至有不少觀眾直接評價《大魚海棠》是“PPT電影”,尤其是影片中對白的臺詞讓人感到生硬而尷尬。

可哪怕是這樣,在前些年連《左耳》、《小時代》、《富春山居圖》這樣靠流量明星帶動票房的低分電影都可以出來圈錢,那麼從這個角度看《大魚海棠》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確是良心之作。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在整個國產動畫電影行業都是憑藉低幼影片圈錢的時代,能做出一部讓成人都能看的津津有味的動畫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良心,也該他們成功。

所以拿《大魚海棠》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這樣的影片來看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水平,有些不切實際,因為這兩部電影的成功在不同程度上依賴於情懷、良心製作、國產動畫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那麼問題再次回到國產動畫電影上來,雖然《大魚海棠》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在口碑、票房以及回報率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實際上對於當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行業來說整體卻並未有什麼改變。

因為整個行業的製作經驗、水平依然還停留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這類影片上。

哪怕後來《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也並未從製作、從業人員水平等根本上改變這個現狀。

上述幾部影片的出現與成功,起到的積極作用更多的是吸引到資本加大對國產動畫電影的投入。

那麼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哪吒之魔童降世》屬於偶然出現的爆款產品,並不能代表整個國產動畫電影行業都有了飛躍的進步。

借用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的話來說:“國產動畫真正的崛起,需要每年都誕生五到十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這樣的作品。”

所以回過頭來看,細數從2015年至今已經上映且口碑還不錯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才堪堪達到十餘部影片左右。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所以對於整個國產動畫電影行業來說,需要從業人員製作更多的此類影片來吸取、積累經驗,進而壯大國產動畫電影的產量,從而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這樣一個過程,進而讓《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類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國產動畫電影的出現不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一個必然現象。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豆瓣評分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從《姜子牙》看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速度

從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引爆成人向國產動畫電影以來,至今已有5年之久。

期間國產動畫電影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的神作,也有《大魚海棠》《風語咒》這樣畫面不錯但劇情稍顯拖沓的作品。

而拋開《哪吒》這樣的意外之作不談,相比較《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風語咒》等影片,《姜子牙》無論是畫面製作、打鬥場景、故事的完整度,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飛躍式的進步。

尤其是畫面,借用網友的話來說,那就是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當壁紙來用!

由此可見電影《姜子牙》畫面的唯美程度與完整度!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其次是打鬥場景。

在電影裡有一處劇情是姜子牙、申公豹、小九以及九尾初次遇見互相纏鬥的劇情。

這段劇情內容不多,但卻讓人看到國產動畫電影在打鬥場景的處理不再是規避打鬥的細節,而是從正面入手去呈現出一場酣暢淋漓的打戲。

總結一句話就是,影片裡的角色過招有來有往,有始有終。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更別提《姜子牙》影片開頭那段精心製作的二維動畫,勾起了不少80後、90後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童年回憶。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但這並不是說電影《姜子牙》一點問題也沒有,相反,這部電影暴露的問題也足夠多。

不是每一部國產動畫電影都是《哪吒》

從整體上來看,《姜子牙》劇情的完整度遠比《大魚海棠》更高,起碼沒在出現類似於“PPT動畫”這樣的評價。

可是,電影《姜子牙》劇情雖然完整,但是故事稍顯單一、單調。

其結果就導致整部電影的劇情幾乎是直線式發展,地圖隨著劇情的展開也形成一條直線。

這樣做的結果就讓《姜子牙》這部電影中出現的人與事,都是為了服務劇情而出現,缺少前因後果、承上啟下的聯繫,且邏輯上前後劇情不能自洽,因此無法從更深處去觸動觀眾的情感。

舉個例子,姜子牙在北海的那段劇情中拿出過崑崙雲紋,以及在鏡頭前閃過的靜虛神石,店家門口擺放的青銅小人等,電影都不同程度的給出了一定的鏡頭,但這些道具在劇情中不僅出現的次數有限,而且與後續的劇情缺少聯動。

總結一句話,就是這些道具為了出現而出現,與後續的劇情聯繫不大。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那麼咱們再來仔細回顧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情與設定。

不管是前期太乙真人騎著的豬,還是魔丸有吞噬靈氣的設定,在劇情後期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聯動。

尤其是太乙真人騎著的豬後期轉變成哪吒的風火輪時,不少觀眾都被這樣精妙的設定驚豔到。

更別提中期出現的兩個青銅人、換命符等,對後期的劇情都起到了推動與昇華的作用。

尤其是換名符的設定,為哪吒前後性格的轉變,做了一個優秀的鋪墊。

可以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道具與人物設定沒有一處多餘,讓整部電影的劇情推進顯得處處合理,感情昇華自然有序。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當然,相比起早些年的《大魚海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等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不論是在劇情的完整度上還是在畫面的質感上,都有十足的進步。

可之所以這種進步沒有被觀眾明顯的感受到,其實與《哪吒之魔童降世》有著莫大的關係。

更準確的說,是因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將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期待值拔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這就導致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觀眾會自然而然對國產動畫電影有了更高的期待,可一旦遇到《姜子牙》這種進步不是那麼明顯的電影時,難免會產生一種落差感。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所以未來觀眾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不是每一部國產動畫電影都是《哪吒》!

所以,未來國產動畫電影仍處於或將仍長期處於一個不斷攀升的過程。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觀眾的我們依然能看到國產動畫電影不斷地湧現出優秀的作品,如此前就已經出現的《大護法》、《羅小黑戰記》、《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優秀國產動畫電影。

但是也要接受諸如《大魚海棠》《姜子牙》這樣處於合格線以上但又“不怎麼優秀”的國產動畫電影,對國產動畫電影給予更多的包容,就像是2015年前後對《大魚海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這類影片的包容。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觀眾更要有耐心去接受國產動畫緩慢崛起的事實。

直到當一年能湧現出5~10部優秀的國產動畫電影,且其評分、口碑、票房均能達到合格線以上時,或許才可以喊出國產動畫電影已經崛起的呼聲。

我是#頭條理娛君#,10月特輯帶你秒懂娛樂,戳:理娛君十月電子刊

豆瓣6.9分的《姜子牙》並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