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鬆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文|秘籍君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有上寄宿學校的經歷。因為,需要完成學業的時間跨度長,小學、初中、高中這些學校,很難恰巧離家很近,所以上寄宿學校就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孩子吃、住、學習都要校內,大大節省了往返學校的時間,有更多時間學習。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白巖松,喜歡看新聞的都知道他,主持界的“常青樹”。他在做客一檔訪談節目的時候,談到關於寄宿制的話題,他表示打死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住宿學校。至於原因,他解釋的大概意思是,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瞭解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寄宿學校拉開了父母和孩子的距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寄宿制學校的設立,初衷是好的

寄宿制學校的概念,開始被人瞭解是在2001年的時候,《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來後。寄宿制提出來的初衷,也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解決雙職工無人接送孩子的難題,還有方便孩子的學習等等,總之目的是好的。

但是,像白巖松這樣的知名人物,都公開表示對寄宿牴觸的態度。那麼我們普通人,還應不應該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呢?所以,關於要不要送孩子去寄宿學校,有一段時間,網上有很多人在討論。最後,大家也都承認,寄宿學校對孩子是有傷害的。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寄宿制”的危害

孩子上寄宿學校,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只不過換了一個吃飯睡覺的地方,和家裡人見面的時間少了。從小長在家長身邊的孩子,一時間可能適應不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肯定會慢慢習慣的。“寄宿制”究竟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①寄宿容易造成親子之間情感的疏離

孩子上寄宿學校,每天在學校裡吃、住、學習,大概一個星期,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孩子和家長見面的時間少,放假休息相聚的時間短,很難有機會好好聊天交流。孩子和家長的關係就會從原來的親密無間,變得無話可談,慢慢地親子之間就會疏遠、不信任,極大地傷害了親子間的感情。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②增加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的幾率

寄宿學校是相對封閉的環境,孩子不能隨便出去,自由被限制,這本來就是對人天性的約束。封閉的環境,會讓原本就不太安分的孩子變得更加暴躁。校園內就容易形成一些小的團體,對其他孩子進行欺凌。

孩子在學校,遠離家長,身邊很少有可以信任並求助的人。如果有的孩子被壞孩子盯上,孩子自救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遭受到校園暴力的幾率是非常大的。

③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性格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獲得溫飽,但同時也需要安全感、愛和親情,之後才能發展出更加高級的能力,比如自律、合作、幫助他人的意識和能力等等。但是,孩子進入寄宿學校,遠離了自己愛的親人,其實是反自然,反天性的。如果孩子幼兒階段對愛和親情的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就送去寄宿學校發展社會屬性了,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孩子的性格,導致孩子焦慮、孤僻。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哪些孩子適合上寄宿學校?

當然,寄宿學校是有種種的弊端,但是如果全盤地否定它,其實也是不對的。因為,寄宿學校確實大大減輕了雙職工父母不能一直陪伴孩子、照顧孩子的壓力,也減少了孩子往返學校的時間,方便了孩子學習。所以,我們還是要理性地看待寄宿學校。像是以下類型的孩子還是適合上寄宿學校的:

①性格活潑開朗,融入環境能力強的孩子。有的孩子性格積極向上,走到哪裡都能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這樣的孩子,他情感上不容易感到孤單。上寄宿學校,反而有助於他發展出獨立、自理能力。

“打死也不讓孩子寄宿學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危害,引人深思

②年齡相對較大的孩子。有的孩子年齡很大了,十幾歲了,都快成年了,這樣的孩子需要離開家長多一些歷練,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住校學習,廣泛地結交朋友,獨自去解決生活上的難題,更有助於他發展成獨立自主的人。

③從小得到的愛比較多的孩子。有的孩子從小在家長身邊長大,獲得的愛比較多,上寄宿學校,他心理上也不容易滋生出消極的情緒,還有助於鍛鍊他,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上寄宿學校了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