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一門必修課

你是否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在學習上明明很努力,可是成績卻一直沒有提高,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學習方法!

你會發現,在初中通過記憶就能快速掌握的知識,在高中完全行不通,這是因為高中的學習更注重思維,這也是困擾很多同學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之一,有部分同學表示自己初中成就一直很不錯,到了高中明顯感覺學習跟不上,反而學習很吃力,針對這些問題,學姐今天給大家分享下高中有哪些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我們該如何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呢?希望今天學姐的分享可以幫到你!


高中生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一門必修課


一、時間分配不合理

時間對每個高中生都是同等的,大家都擁有相同的時間,問題就在於你是否合理化支配自己的時間?有的同學可以把學習和生活安排的很從容,有的同學時間上雖然安排的很滿,經常熬夜學習,反而學習效果不好,有的同學卻在抱怨時間很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安排,甚至有的同學平時對時間沒概念,臨近考試才發現沒有時間複習,考試的時候手忙腳亂,無從下手,以上情況充分說明了時間安排的不合理化。

二、不加思索,死記硬背

記憶講究方法和技巧,不能死記硬背,不求理解,這是最低端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很容易忘記,並且學習沒有條理,主要還是因為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去整理分析內容,依賴死記硬背,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這種記憶也是不長久的。

三、不會梳理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學生輸入、加工、儲存過程而在頭腦中形成的有序的組織狀態。

不能合理化梳理知識結構,所學習的知識就如一盤散沙,根本起不到應用的功效。為什麼有的學生章節測試成績很好,然而綜合所學知識考試就不行了呢?就是因為沒有形成知識結構,沒有及時對各章節之間進行總結歸納,導致所學知識處於“遊離”狀態,知識越加零散,越容易被忘記。

瞭解了錯誤的學習方法後,我們該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呢?

一.、培養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學習興趣對學習的幫助。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有了興趣學習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有了精力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

學習好的人,對各科學習充滿了興趣,同時也多了一份求知慾,這種學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從他身邊滑過的知識,他能夠做到很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可以讓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這說明了培養興趣是有多麼重要。

當然培養興趣也不只是停留在嘴邊,培養興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學姐在這裡分享兩種方法:

首頁,人在疲勞的時候去努力學習會適得其反想要睡覺,時間久了學習和睡覺會產生條件反射,學習無精打采,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同學上課愛睡覺的原因。可以嘗試學習前調解下自己的身心,做些愉快的事情調解,每當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快的心情,久而久之,愉快的心情和學習產生條件反射,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興趣。

當你做一件不太感興趣的事情時,你可以嘗試投入你的熱情,力爭做到最好,當你做出一點成績時,得到別的稱讚或鼓勵,自然會願意做了,這樣也是可以培養興趣的,這說明了什麼?興趣是需要別人鼓勵和稱讚的。

興趣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我們必須要重視它。

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一方面我們要善於思考;另一方面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應用到學習上。

善於思考可以讓你擴展出更多知識,豐富你的學習內容,這裡僅舉一例。初二物理學習壓強時涉及了連通器原理。書上是這樣寫的:“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裡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冊2000年3月第一版156頁)那麼就可以這樣思考上端不開口的是什麼樣子的(託利拆裡管),思考下部不連通改為上部連通是什麼(虹吸現象),思考連通器中不裝水而裝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會怎樣(液體壓強的計算),思考連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動會怎麼樣(液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思考連通器有哪些應用(船閘的原理),思考在一個水面施加壓力,另一個水面產生向上的壓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頂的原理),思考如何證明水面會相平(平衡力)。一個定義,引出了7個思考。這樣你的知識就大大地豐富了。

怎麼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學習方法都是通過實踐得到的,不斷嘗試積累寶貴經驗,反覆思考這些經驗總結出新的學習方法,長此以往可以確定屬於你自己的學習方法。

堅持思考與學習同步發展代表著先進的學習方法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學習理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廣大知識的能力水平,二者要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高中生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一門必修課


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往往自信是學習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人們總是把成績的好壞歸咎於學習的努力程度、是否聰明、從來不關心學生心理,其實心理對學習成績影響是最大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學習方法和態度,靜心學習,可以讓你內心的壓力轉化為動力,進而體現在學習成績上。同時要不斷鼓勵自己,要相信自己,自信是一種態度,是每個成功者的必備條件,自信不是盲目的,需要日積月累的基礎知識堆積。

做完題就可以判定自己是否做對,看到難題就能判定自己是否會解,自信可以將你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體現,每一步的成長都離不開自信的強有力支撐。

如果想創建強大的自信心,你可以嘗試去幫助那些成績比你差的學生,幫助他們提升的過程也是在鞏固自己的知識,通過幫助他人獲取的成就感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

四、 態度決定一切

前國足主帥米盧先生曾經說過:“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足球,同樣適用於學習。主動學和被動學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要懂得如何學,才能更好的學。

態度也是決定學習成績的因素之一,就算是天才也需要拿出態度,機會都是平等的,遇到難題不是退縮而是勇往直前,積極面對,只有靠自己努力解決出來的答案,才會終身難忘,這就是主動學的態度,主動可以使你比別人多許多做事的時間,可以比別人多做許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練習就會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關注。

有態度才能有自信,有自信就會有強大的實力,態度和興趣同等重要。

五、有計劃的學習

學習要有計劃,計劃分為:長期的計劃和短期計劃。

短期計劃要隨著學習不斷變化,先做哪些作業,最近階段主攻哪些學科?

長期計劃制定好後一定要堅持,要牢記,切記計劃不要做的太過空大,要符合實際,又比較容易實現的,不然長時間達不到計劃目標就會失去動力,計劃要有針對性,計劃可以指導我們有效率的學習,讓學習生活更有條理。說的再多不如做,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有針對性做出調整,不調整不會有變化,沒有變化就會失去主動,等發現後再想調整會很難。


高中生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一門必修課


六、 向他人學習

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多向他人學習,彌補自己的短板,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看待他人不要以成績論英雄,即使是成績不如你的人,未必就處處都不如你,你要找到他們身上的精華,這是你需要學習的地方,必要時可以放下面子,向比自己強的人多請教,這些人往往可以給你很大幫助,即使是無意的一句話,可能都會讓你茅塞頓開,學姐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