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民國初年,梅蘭芳頭一次去上海演出,就大獲成功,他從上海回來以後,隨即排演了幾齣刀馬旦戲。當時的北京觀眾看慣了梅蘭芳的青衣唱功戲,覺得他這幾齣刀馬戲,很有意思,很新穎,因此也很受歡迎,覺得梅蘭芳是一個亦文亦武行當齊全的這麼一位旦角新秀。

那麼從上海回來以後,就已經到了年根兒底了,離新年不剩幾天。於是,一些大戶人家的堂會和營業戲就越來越頻繁起來,常常一天要唱好幾個地方,這就不得不去趕場了。

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青年梅蘭芳

說到趕場,那麼今天的這些京劇演員可能沒有什麼體會,因為京劇今天敗落了嘛。那麼那時候如果你是一位名角,很受歡迎,那麼趕場這種事情也就是司空見慣了。

民國初年,雖然“伶界大王”譚鑫培已經不怎麼唱營業戲了,但他的威名,影響力還是空前的,沒有哪個藝人能夠在名聲和威望上與他分庭抗禮,但這個“新新名旦”梅蘭芳,卻是個例外,不知道是人們的審美開始轉變,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自梅蘭芳出道以後,就如同初升的一輪紅日,越來越顯示出太多過人之處和光彩來。

有一個故事能夠說明梅蘭芳當時受歡迎的程度,這個故事電影《梅蘭芳》裡也有呈現。

某天,兩處堂會和一處營業戲他都得應場,這天三齣戲碼都一樣:《樊江關》。

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上海京劇院演《樊江關》熊明霞飾薛金蓮

那麼這三處的應活兒都比較關鍵,哪家也不能得罪,也不能不去,更不能推辭!第一處據說是一個陸姓的大家族,堂會是下午去的,開始演的時候,梅蘭芳是信心滿滿,十分認真賣力氣的。但是因為這出戏也不省勁兒,所以他演起來並不輕鬆。這其中薛金蓮的馬趟子就很難也費心力。

因為今天應了三家的活兒,所以他這兒還沒演完,不知道什麼情況,第二家戲園子就來了電話,並且不停地催。電話打了好幾個,看這邊好像沒什麼反應,於是戲園子又派人過來催他趕緊去應活。

本來他演的挺好,正在臺上認真做戲,結果管事的過來悄悄讓檢場的給他遞一句話,檢場上臺,趁著空檔,揹著觀眾對梅蘭芳悄悄說了幾個字:“叫您馬前一點兒,第二家催了好幾次了”,說完看了他一眼,就下去了。

這個“馬前”也是戲曲的術語,意思就是,臺上的戲,要快一點兒,不要太拖沓,儘量往前趕!

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樊江關》薛金蓮的馬趟子

梅蘭芳正演的精神頭十足,這麼一說他心裡就不踏實了,於是呢,下面的戲就沒有那麼太聚精會神地去把它完成。他心裡很煩躁,心想:這是幹啥呀,這裡還沒有演完,為什麼那裡一個勁地催催催,催個沒完沒了!這些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

其實應活的時候是把時間算好的,這裡演完正好能應那裡的差事,結果第二家,好像是不體諒,其實他們也沒辦法,有原因,什麼原因,您一會就知道了。

好不容易這出戏算是應付下來了,梅蘭芳好像出了大力一樣的精疲力盡,這時候管事的過來說:“哎呀,您趕緊走吧,那邊鬧得不行”。

原來,戲園子那裡因為見不到梅蘭芳,有些人就開始嚷嚷:怎麼還不見梅蘭芳啊?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跟著一塊起鬨,戲園子老闆沒辦法,就在臺口用紙寫了一張告示:說梅蘭芳因為有事兒不能來了。這可惹了麻煩了,結果那些觀眾們鬧得更厲害了,又嚷嚷又喊叫,砸桌子摔板凳就是不答應,說:“我們就是來看梅蘭芳的,今天梅蘭芳不出來,我們和你沒完!”

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熱鬧的戲園子

沒辦法,戲園子老闆趕緊叫人把紙條又撤下去了,另一方面,趕緊叫人駕車去接梅蘭芳。

這紙條是撤下去了,那些人還是不依不饒大聲喊叫嚷嚷著:“梅蘭芳不來不行,他不來,我們堅決不走,退票退票!”沒辦法戲院老闆只得上臺作揖和大家說:“各位各位,彆著急,梅蘭芳馬上就來!”

那面兒應付這些觀眾,這面兒急忙的去叫梅蘭芳,連妝也沒卸。因為是同一出戏碼,上了馬車,趕緊往那裡趕。結果到了以後發現老旦謝寶雲的《釣金龜》馬上就唱完了,戲園子老闆正搓手著急呢。

這位謝先生平時綽號"謝一句"。意思是什麼戲都不大使勁,只會在關鍵的一句上賣賣力氣,那天,因為劇場裡鬧得厲害,這謝老旦好像也來了精神,那傢伙,整場都在賣力氣,演得很精彩,就這樣還是壓不住觀眾的躁動情緒,有些帶頭鬧事的還是不行,不答應,還在那兒不停的鬧騰。

就在這時候,管事的趕緊派人上去和大家說:大家不要嚷嚷了,梅蘭芳已到。這時候,戲園子裡喊好聲此起彼伏,就跟炸了鍋一樣熱烈!

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電影《梅蘭芳》描述的當時情景

按照後來梅蘭芳自己的話說,這一天的三出《樊江關》,都唱得不理想,頭出,因為想著後面還有應活,所以唱得比較慌張,第二齣唱得提心吊膽,因為前兩出沒有應付好,也沒有休息,所以第三齣唱得特別的勞累疲乏。所以他說這三出一出也沒唱好。

但是,即使他自己覺得不理想,但你架不住當時的觀眾他就喜歡你!這沒辦法。

我們從這個梅先生早年的事故事裡,卻能窺見這麼一種情況,那就是當年如日中天,冉冉升起的這顆紅星梅蘭芳,是多麼的耀人眼目和大受歡迎。

因為有些觀眾只喜歡梅蘭芳而抽籤兒退場的還不止這一件事兒,據說,最早演《霸王別姬》是有後面烏江一場,還要打鬥什麼的,結果就因為梅蘭芳演的虞姬自刎以後,觀眾們就基本上走了一多半,就是武生宗師楊小樓也壓不住場,最後只能建議這出戏截止到虞姬自刎結束,皆大歡喜,這也是梅蘭芳帶來的明星效應。

因此,從古到今都有粉絲效應,就和今天一些明星的粉絲一樣,他喜歡的明星上臺,他看,這位明星下場,他走人,因為他們不喜歡什麼戲曲或者相聲或者歌曲,只因為喜歡那個人,而才喜歡那個劇種,那首歌,那段相聲,是因為喜歡那個人而愛屋及烏,這就是粉絲,古今同理。

民國初期的北京,梅蘭芳紅到什麼程度,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到的

荷露團珠談戲說戲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