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地處東北,氣候寒冷,為什麼要叫“長春”?

長春是吉林省的省會,是東北地區的地理中心,也是中國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歷史名城,那麼,你知道“長春”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長春地處東北,氣候寒冷,為什麼要叫“長春”?

長春可以追溯到大約7000年前的原始部落肅慎族,當時的肅慎族人都有祈福的習慣,這個祈福的地方,被肅慎族人稱為“喜都”,也就是今天的長春。

肅慎族人在祈福的時候,都喜歡說“茶啊衝”三個字,在肅慎族的語言當中,代表著上天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後來,肅慎族人與漢人通婚,不斷地融合,漢語也逐漸地代替了肅慎族語言,於是漢族人就想給這座城市起個名字。

當時,長春仍然是肅慎族人的“喜都”,兩個族的人吵來吵去,最後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把“茶啊衝”三個字改成漢語裡的“長春”,當作這個城市的名字。

長春地處東北,氣候寒冷,為什麼要叫“長春”?

這麼做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茶啊衝”的發音跟“長春”很像,可以照顧到肅慎族人;第二個原因是,“長春”兩個字代表的是四季常春,也是美好的祝願,符合肅慎族人祈福的心理,於是,“長春”就這樣定了下來。

除了這個說法之外,在民間還有一個流傳的故事,跟乾隆有關。

據說,乾隆在當上皇帝之後,每年的夏季都會去長白山祭祀自己的祖先,當路過今天的“長春”時,感覺這裡氣候宜人,非常涼爽,禁不住脫口而出:“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不得不說,乾隆這寫詩的水平,也就比小學生強一點吧!

後來,嘉慶皇帝登基後,也去了長白山祭祖,當來到長春時,同樣為這裡的美景所吸引,突然想起來老爸乾隆寫過的那句詩,於是就靈機一動,把這個地方改名為“長春”。

長春地處東北,氣候寒冷,為什麼要叫“長春”?

雖然今天的長春存在感很低,但是在民國時期,長春其實非常發達,是亞洲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人均綠地面積是日本東京的5倍,被譽為世界“森林之都”。

新中國成立後,長春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還成立了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被譽為“東方好萊塢”、“東方底特律”。

長春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光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就有4個(偽滿皇宮博物院、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長影世紀城、長春世界雕塑公園),4A級旅遊景區還有12個,這在全國所有的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